分享

公主对王诜情深,可惜最终两败俱伤!(宋徽宗时代第2卷151)

 金色年华554 2022-06-03 发布于江西
公主对王诜情深,可惜最终两败俱伤!(宋徽宗时代第2卷151)

第二部:路的尽头

神宗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赦无可赦。

实际上,除了米芾之外,还有很多人替王诜求情,但神宗始终不为所动,到死也没有宽恕王诜。

这时的神宗,只是个想替妹妹讨回公道的哥哥。

直到公元1086年,神宗驾崩,哲宗登基,高太后垂帘听政,老太太最终原谅了女婿。王诜恢复了驸马都尉的官爵,回到了东京城。算起来,这条贬谪流放之路,他已经走了七年。

在皇宫的殿门外,他和同时被召回的苏轼重逢了。这对老友再见面,恍如隔世,抱头痛哭。曾几何时,他们以为此生再无相见之日。

重回京城的王诜,时年50岁,虽仍是盛年,却再无当年的意气风发,行事犹如垂暮老者。多数的时光,他把自己关在府里的书房,潜心书画,不问世事。即便与苏轼等故人交往,也是异常的低调、再无往日挟妓出游的出格举动。遇好友来访,一杯清茶、一炉青香、一幅名画,坐之清谈而已。

公主对王诜情深,可惜最终两败俱伤!(宋徽宗时代第2卷151)

王诜,彻底远离了朝廷的新旧党争,在接下来太后去世、哲宗亲政的朝局大翻转里,他也没有受到任何的牵连。当老友苏轼再次遭到重贬时,也没再见到王诜奔走的身影。倒未必是他不愿意出手相助,只是没有了公主赵浅予,他这个前驸马,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呢?

在王诜晚年,他与端王赵佶交往较多。按辈分,他是赵佶的姑父;按年岁,他长赵佶46岁,是爷孙辈了。少年赵佶很仰慕这位书画大家,对他很是尊敬。赵佶的艺术天赋,也让王诜尤为欣赏,这一老一少,倒是一对难得的知音。

他们交往频密,还留下了个关于高俅的故事。高俅原是王诜的跟班小厮,靠着给端王送梳子、展示了蹴鞠的绝技,被赵佶所喜,后来飞黄腾达。

赵佶继位后,更是对姑父推祟有加,不仅下诏将王诜的35幅画收入皇宫府库,名字著录于《宣和画谱》,还曾派他出使辽国,官拜定州观察史,封开国公。

因为王诜的缘故,对于已去世多年的赵浅予、这位从未谋面的姑妈,徽宗也是一再的追封。这份荣耀,可能是王诜一生唯一带给赵浅予的东西。

公主对王诜情深,可惜最终两败俱伤!(宋徽宗时代第2卷151)

数年后,王诜安然离世,朝廷赠昭化军节度史,谥荣安。

细数两宋三百余年,王诜,可能是最有名的驸马了。

驸马的身份,是赵浅予带给王诜的。可惜,她的选择,不仅自己人生带来了悲剧,也带给了王诜半生的坎坷。这种从纯美的爱情出发,却在世俗的道路上翻车的悲剧,让人唏嘘。

赵浅予和王诜,赵浅予是两人命运的推动者,但最终历史却几乎隐藏了她的名字,只留下了王诜。

这也是历史的无情。

------------------------------

我是未央先生,原创连载,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