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解深密经(上)

 书虫小记 2022-06-04 发布于北京

解深密经是三时教法的经典,应该算是最高品级的经文了。它是一部独特的佛经,五年前系统学习《金刚经》时,才算是初步了解了整个佛经体系。

佛陀在其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也同样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他从一开始就讲高深教理,逐步发展为能够根据不同的受众,用不同方式说教,由此就形成了各种经典。经典之有这么多,而且其中有些观点可能看起来是矛盾的,所以,就得根据佛陀说法对象的不同,对佛经理论体系进行分层分类。这个做法,在佛学中叫判教,判即是分别的意思。

解深密经其实就是佛陀对自己各种说教的一种分类梳理,他把自己一生的说教,从纵向上分为时教法、二时教法、三时教法三大层次。所以说,解深密经在佛经中的特殊地位,它好比一部八万四千法门的总纲要,把所有教理都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梳理,由此构成一个理论体系。

比如,初时教法主要就包括四谛、十二因缘这些理念,主要经典如阿含经,这个层级的目的是破除“人我”这个执念,即人对自我的概念,方法就是阿含经里说的三十七道品等,逐步消解所谓自我这个执念。

二时教法主要的理念是二谛方法论,所谓二谛就是俗世谛和胜义谛两个道理,我把这个二谛看作佛法解构整个客观世界的基本思维工具,其地位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奥卡姆剃刀”。二时教法目的在于破除“法我”,即解构客观世界。二时教法的主要经典是大般若经,我们所熟知的金刚经,就是大般若经中的一个章节

三时教法是最高层级了,主要理念就是八识,算是直接告诉了大家,我们所谓的自我,世界,都来源于“识”,三时教法的经典主要是楞伽经,敝号在前年的随笔中推介过,深不可测。解深密经也是三时教法——可见到三时教法,也就到了纯理论境界

解深密经是佛陀亲自主持的一次在一个叫净土宫殿的地方的法会上的说教。各菩萨根据自己的修行经历,向佛陀分别汇报自己的心得,然后佛陀一一对他们进行评价和指点——这应该就是佛陀的主要宣教方法。大多数他的弟子,都是分散独处修行的,然后定期聚集在一起汇报研讨

通过这些弟子们所言,发现佛陀的教团是很开放的,他的这些弟子们甚至可以跟随其他教团去一起修行,一起辩论。我甚至怀疑是否佛陀让他的弟子们这样去做,一方面是让自己的观点到其它教团中得到辩论和修正,一方面也了解其它教团的相关理念是怎样的

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佛教确实是整个北印度众多宗教或哲学派系中的一支,而且是很普通的一支,而我们今天了解到的佛学理论体系中的诸多概念,尤其是关于世界的构成这种观念,其实也都是从当时其他宗教和哲学派系中借鉴来的,或者说这些观念都是当时的学人们共有的

由此,这部解深密经也有可能不仅是对佛陀自己说教的分类,也涉及到对当时各类学派教法的分类和总括。

解深密经对心、意、识做了细分。我们汉语对心、意、识当然都是另外的意思,造成我们对佛教中的这三者运用了汉语的语境概念。其实,佛经中的心是指的集起,即集合,集中,归拢的意思;意是指思量,即思考,考察,分析的意思;识则是分别,辨析的意思

所谓心、意、识,其实指的是一个思维步骤——先把要分析的问题集合起来看,然后逐一思考和量度,最后分类分别和辨析其中,识是结果,也是佛经中最核心的概念——万法唯识嘛,一切都起源于分别、辨析。

因此佛陀进一步又对识做了分析,如八识中的阿赖耶识,乃是链接种子心识和心意的关键,从最初的种子心识出发,发出了六蕴,如眼耳鼻舌身意等,由这六蕴又产生色声香味触法这六识,这些六识集合起来,就变成了心,有了心,就会有分别,有分别,就产生了自我和客观世界。看到没有,其实没有心这个东西的,心就是一种集合

从这段原文的艰深解读,我突然体会到了玄奘的用心和难处。当年他之所以下决心亲赴印度求经,就是因为当时中土流传的佛经大多似是而非,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的“二传三传”;关键是,语言确实成为一种学习佛法的障碍——太多翻译上的错误,而翻译上的错误,部分也源自译者自己的理解错误

玄奘引进了原典,从事翻译,这是一个成就,但大家都忘记了一件事,即是玄奘掌握梵文,阅读了大量原典之后,他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是怎样的——他由是创立了慈恩宗,却没有在中土得到很好的流传

其原因就在于,玄奘可能是真正深入理解了由龙树菩萨这批杰出学者开创的大乘佛法,这其中是非常精密的逻辑思维,甚至是数理思维(想想印度人在数学史和计算机史上的贡献吧)——而这恰恰又是中国人最不擅长的领域,玄奘的慈恩宗,对“识”的分析和理解,到了极其艰深的地步,反而让国人难以接受了。从这一点来看,玄奘出走的初心其实并没有达成,但出走的副产品却让他受景仰。

极精深到什么程度?佛陀在解深密经中,阐述了通过修习佛法来观察阿赖耶识的方法——佛陀把修习达到的境界分为奢摩他毗钵舍那,奢摩他就是汉译的所谓“止”,毗钵舍那翻译为“观”。其实,汉语中的止与观,与梵文经典中这两个词的意思完全不是一回事,极易造成误解

我自己就见过多数佛学专家把“止”解释为静止,如如不动,把“观”解释为观照内心的说法,这与解深密经中佛陀所说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其实止是指分析,而观是指综合。止和观,其实是逻辑思维的步骤。

佛陀认为修习的关键在于“正思维”,其实就是要严格训练人的逻辑思维,佛陀就是通过十二分教,来教导弟子们,应该如何去分析、综合各种事物。所谓奢摩他(止),其实就是在修习佛法过程中,运用分析方法来解构分析对象,即佛陀说的“分别影像”;所谓毗钵舍那(观),就是用综合方法来重构或统观事物的整体,即所谓“无分别影像”。换句话说,止和观都是指思维方法。

佛陀进一步分析道,修习经文有诵读、背诵、默记、讨论、比喻、举例等等十二种方法(十二分教),每一种都可以在我们心中用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两种思维形式来进行解释。对于每一条经文上的结论,都通过上述十二种修习方法,应对两种思维形式,才是正确的学习途径。

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有疑问,有感触的点,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或论点,都必须周遍思维——就是要详尽考察,既要用不同角度思考分析,也要考察到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运用不同方法去考察。

再进一步,毗钵舍那(综合型思维方法)也分为三种境界:一是有相的,即通过观察一个具体事物,来进行统观和重构;二是寻求的,就是脱离了具体事物,提炼出综合型思维方式,应用于一切事物的方法;三是伺察的,在获得了方法,并且理解了事物本质之后,进一步反思综合型思维的方法。看到没有,这一步步何等严密——从一个具体事物开始,到遍及一切事物,之后反思提炼方法

奢摩他(分析型思维方法)也和上述方式一样,分为三种。而且依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还进一步可分为八种分析方法。

最可怕的地方,佛陀还指出,有两种修习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境界,其一是直接讲理论,从纯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和综合,这一种境界适合那些智商高的人;其二是从具体事物出发,如观察风霜雨雪、观察人物动物,来练习分析和综合思维,这一种境界适合那些智商一般的人。

接着,佛陀又开始分析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他说,语言分为名、句、文三部分,所谓名即我们用来概括总结一切事物法相的语词,类似于概念和名称这类;所谓句,即是名的集合,用于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名词集合;所谓文,即更复杂的语言结构,如动态、时态、复杂含义的从句等等。如果不弄清楚语言的这三个部分,就很容易堕入语言障碍中,不知道很多问题本身就是语言这三个部分中出的差错所造成的——典型的维特根斯坦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