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伟大的世界文明-印度文明

 大能猫的天地 2022-06-04 发布于北京
我曾听世纪坛的志愿者说过,王立梅当院长的时候,引进了很多世界文明的展览,这一套《伟大的世界文明》就是当时欧美十四家博物馆三百件文物展览举办后出版的书籍,这部书是周凯旋基金会赞助出版的,周凯旋就是李嘉诚的红颜知己。

印度文明分册的撰稿有王镛,我之前写过他讲的印度美术史笔记。

最早的印度文明发祥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500-前1500年),土著居民就有了生殖崇拜和瑜伽观念印度河文明突然消失,但生殖崇拜的文化基因仍然沉淀在文明的深层结构中。(关于印度河文明可见我之前写的《众神降落之前》。

约公元1500年,中亚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并向恒河流域推进,印度文明的中心也从印度河流域转移到恒河流域,史称“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年-前322年)”。吠陀(知识)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圣典,吠陀诸神有太阳神苏利耶、雷雨之神因陀罗等。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与土著居民的生殖崇拜和瑜伽观念结合,逐渐升华为宇宙生命崇拜,产生了“梵我同一”和轮回解脱观念。约作于公元前800年-500年的奥义书,主要阐发宇宙本体论和认识论。吠陀时代后兴起的印度三大本土宗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耆那教和佛教,都从奥义书哲学中汲取了营养。
婆罗门教约在公元前800年-前550年形成,雅利安人属于高加索白色人种、印度土著居民属于澳大利亚黑色人种,雅利安人以血统高贵自居,划分了四大种姓,种姓的原意就是颜色、肤色。在这种种姓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宗教就叫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没有创始人,是世袭的祭司们集体创造的。婆罗门教的崇拜对象从吠陀诸神向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转化。
公元前6世纪,随着印度文明中心东移和恒河流域众多城市国家兴起,印度进入列国纷争时代,刹帝利和吠舍势力日盛,对婆罗门宗教特权提出挑战,非婆罗门教的出家人——沙门思想日益活跃,其中出身刹帝利的大雄和释迦牟尼分别创立了耆那教和佛教。
耆那教的耆那就是胜者、战胜情欲的意思,主张裸体苦行。大雄死后耆那教分裂成两派,一派叫天衣派(裸体派)、一派叫白衣派(只穿一件白袍)。

(天衣派,仅在胸间有一个金刚石标志)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故事就不多说了。

(传佛陀的一个堂弟曾试图篡夺僧团领导权,灌醉大象冲向佛陀,被佛陀的法力驯服。)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是孔雀帝国(公元前321年-前185年),第三代皇帝阿育王皈依佛教,使佛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古代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是东西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亚历山大东征带来了希腊化艺术。贵霜王朝(公元50-320年)第三代国王迦腻色伽时期,以犍陀罗地区为统治中心,他信奉拜火教、也赞助佛教。迦腻色伽时代,犍陀罗地区建造了大批佛塔寺院和佛像。犍陀罗艺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东渐。马图拉(或译秣菟罗)公元1世纪成为贵霜帝国的东都,这一地区同时流行婆罗门教、耆那教和佛教,民间还流行精灵药叉和药叉女。马图拉艺术家参照印度本土药叉像创造了一种印度式的马图拉造像。

↑ 弥勒坐像 犍陀罗艺术 巴基斯坦 公元2-3世纪
弥勒也属于遍及东方古代世界的普遍宗教现象——救世主思想之一,包括犹太教的弥赛亚、古伊朗的撒奥什延、婆罗门教中期待毗湿奴以卡尔基形象降生于人间,都是救世主思想。
弥勒形象部分来自梵天,比如饰有珍珠串的头发在头顶梳成发结,就是梵天雕像中的典型发式;左手持的宝瓶原型也是装有梵天的水的水瓶。

↑ 印度马图拉 约2世纪, 可称为“完人”,当时还没有区分佛教和耆那教等其他宗教人物的视觉特征,此像身份模棱两可。
笈多王朝(公元320年-550年)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佛教在印度本土已式微,佛教哲学家无著、世亲把大乘佛教唯识派哲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也是在唯识派的影响下,笈多式佛像浸透了沉思冥想的精神。
笈多时代是印度教勃兴的时代,《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是在笈多时代前后编写的,这两大史诗中的主要任务克里希纳和罗摩,被说成是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两个化身。
印度中世纪(7世纪-13世纪)是印度教文化的全盛时期,十八部往世书神华被加工整理,内容以梵天、毗湿奴、湿婆神话为主,其实都是宇宙精神“梵”为了世界的创造、保护和毁灭采取的三种形式。
梵天通常婆罗门祭司装束,四面四臂,坐在莲花上。
毗湿奴躺在无边大蛇阿南塔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睡一觉醒来就是宇宙循环的一个周期——“劫”,一劫之始从他的肚脐长出一朵莲花,梵天就是从这朵莲花中诞生开始创造世界,世界被湿婆毁灭。毗湿奴不断沉睡、苏醒,就是宇宙不断循环。

(无边大蛇在毗湿奴头上形成七个蛇头,毗湿奴四手有一只残损的,持的正是生出梵天的莲花。)

毗湿奴通常王者衣冠,肤色绀青,四臂手持法器,乘大鹏金翅鸟。

(古克什米尔国-11世纪-石头浮雕,三头毗湿奴和妻子吉祥天女拉克希米,毗湿奴三头分别为人、狮子、野猪,骑在大鹏金翅鸟上。)

湿婆的前身是印度河文明生殖之神,因为兼具生殖与破坏之力,呈现各种相貌,如温柔相、三面相、舞王像等。湿婆通常是苦行者打扮,腰间围虎皮,额头长三只眼,坐骑是公牛南迪,也是生殖力的代表,当然更典型的象征是林伽(男根)。
(象岛石窟的湿婆三面像)

(湿婆的恐怖相,头顶骷髅,身上挂着骷髅头,狗是食腐的,与印度教焚尸场相联系。)

(瘤牛)

湿婆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两个儿子,一个是象头神,一个是战神塞健陀,在莫高窟壁画中都有出现过。

(帕尔瓦蒂和两个儿子)

湿婆老婆的另一种形象是杜尔迦,杜尔迦是美艳嗜杀的复仇女神。

(杜尔迦砍下水牛头)

(湿婆与其妻子帕尔瓦蒂合体的半男半女形象,三叉戟是湿婆的特征)

婆罗门六派哲学是尊崇吠陀权威的正通哲学流派,六派中的吠檀多派在中世纪发展成为印度教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流派。“吠檀多”原义为吠陀的末尾,指吠陀附录奥义书中阐发的哲理。中世纪印度教哲学家商羯罗创立了吠檀多不二论(非二元论),主张“梵”“我”是同一,凭借知识才能亲证,这种解脱途径是“知识之道”;另一位印度教哲学家提出了殊胜不二论(有限制的一元论),主张靠崇拜毗湿奴亲证“梵我同一”,被称为“虔诚之道”。

中世纪被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和比哈尔地区的波罗王朝(约750年-1150年)是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最后庇护所。波罗诸王大多信奉佛教,但已经是密教。密教,即坦多罗崇拜,起源于土著居民的农耕文化生殖崇拜,同时影响了佛教和印度教。波罗时代的佛教艺术以退化的方式延续着几多艺术的风格,也混杂大量印度教艺术因素,佛教造像与印度教神像趋同。波罗时代后期信奉印度教的塞纳王朝(约1504年-1206年)在印度教神像又与波罗王朝的佛造像趋同。

13世纪初,穆斯林入侵孟加拉和比哈儿地区,焚毁了那烂陀等寺院,佛教从此基本在印度本土消亡,当地的比丘纷纷逃往西藏、尼泊尔等避难,把波罗艺术风格传播到各地。

中世纪北印度东部奥里萨地区的东恒伽王朝(约750年-1250年)和中部的金拉德王朝(约950年-1203年),都是主要信奉印度教的王朝,也创造了印度北方式神庙的两个亚种——奥里萨式神庙和卡朱拉霍式神庙。在神庙外壁通常装饰繁缛的雕刻,包括印度教诸神、天女、爱侣雕像。爱侣是一种性爱的隐喻。

(爱侣-印度奥里萨地区-约13世纪中叶东恒伽王朝时期-黑滑石)

帕拉瓦王朝(约580年-897年)是中世纪初期南印度最大的印度教王朝。帕拉瓦神庙的高塔呈角锥形,奠定了印度南方式神庙形制的基础。

朱罗王朝(846年-1279年)是继帕拉瓦王朝之后南印度最大的印度教王朝,朱罗时代铸造了大量印度教男女诸神铜像,把南印度铜像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其中由于诸王崇拜湿婆,以湿婆神像居多,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被罗丹称为“艺术中有节奏的运动的最完美的表现”《舞王湿婆》。

(青铜雕像更适合在典礼中搬出来游行)

中世纪德干地区最大的印度教王朝是遮卢迦王朝,埃洛拉石窟即在期间开凿。

从德里苏丹国(1206年-1526年)到莫卧儿王朝)1526年-1858年),北印度和德干地区被穆斯林统治,印度本土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印度伊斯兰文化。莫卧儿王朝阿克巴大帝倡导“神圣信仰”,即调和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矛盾。阿克巴时代的莫卧儿建筑和细密画,都带有这种风格。

1858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在印度实行议会制度、文官制度,推广英语教育和自然科学,促进了印度知识分子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泰戈尔的宗教是“人的宗教”,他把人格分为无限的人格和有限的人格,相当于吠檀多哲学中的“梵”和“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