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一六)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火帝养生_WSH 2022-06-04 发布于云南

《伤寒论》第185条辨: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原文解释】:患外感病,有发热无汗、呕吐、不能进食症状出现,是伤寒邪热亢盛的表现,若反而出现不断汗出的,是邪传阳明的标志。

当我们看到“伤寒发热,无汗”,立即就会想到麻黄汤证,应该开麻黄汤,结果,病人还有“呕不能食”,看起来象是少阳症,按理来说,应该进入少阳,在这个传经的过程中“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不是转属少阳,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了。看来这个病人的身体素质很好,不然的话就有可能转入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转入阳明,病就会再进了,到此为止。

有一个主证,就可以用方子。

这一条讲伤寒转属阳明的见证。太阳之邪传到了阳明以后有一个特殊的症状,就是濈濈汗出。“濈濈”就是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如果是少阳的汗出,那是盗汗,是不会濈濈汗出。

照理说,伤寒表证不会有汗的,现在有汗就知道病要传阳明了,会进到阳明的病毒都很厉害,病毒进来的时候,肠胃的津液会去相抗,津液就会一直丧失,病人免疫系统一直在丧失,病毒又赶不出去,津液就会伤到,所以汗一直往外流。汗不断地流出来,肠胃的津液丢失严重,从而导致肠胃燥屎而成阳明里实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