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知讲伤寒论77(第203-205条)——阳明禁下证

 厚德载物乾 2019-05-29

       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

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这一条无论历史还是现代的注家,好几位大师都认为这一条不是阳明病,这个争论我们暂且不论,毕竟分类只是为了更好的统计,处于两类分界的疾病,怎么分类都有道理。我们关注条文的内容实质。

病人自汗出,医生重用汗法,病差不多好了,由于发汗过度,导致病人有微烦、大便硬等症状。是因为大汗亡津液,胃中干燥,大便硬。如果询问病人的小便,本来每日小便三、四次,现在变成每日1、2次小便了,就知道病人的大便就快正常了,因为原来病的时候,大汗亡阳脾胃虚弱。脾虚不能固水,导致小便固涩不住,所以小便日三四行,有的人严重的甚至可能十数行。小便减少,说明脾胃功能在恢复中,津液在慢慢恢复中,不用吃药,人也慢慢会好了,大便也会正常了。

       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这一条是太阳伤寒和阳明证合病的情况,有伤寒表证,又出现呕的症状,不能用攻下的方法。中医俗语有“下不宜早,汗不宜迟”,后世也有人认为这一条是少阳证,少阳心烦喜呕嘛!不管怎么归类,病人就是表热还在,内热已起的状态,适宜的方剂是葛根加半夏汤。

       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心下硬满,如果用下法攻,则下利不止。不可攻,适宜的方剂是桂枝人参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