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隔窗听雨:五月艾蒿香

 岚山诗话 2022-06-04 发布于江西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五月艾蒿香

文/隔窗听雨

农历五月,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悄然而至。之所以形容“悄然而至,”感觉现在的端午节没有往昔那么热闹。尤其是孩子们,对这个节日似乎没有什么祈盼,这个节日不同于其它节日,可能就是可以吃到粽子那么简单。

尽管这个节日缺少了往年的那种欢乐气氛,有关这个节日的某些形势还存在。临近五月,街上卖五彩线、小葫芦的出现了,卖粽叶的也纷纷登场。待到五月单五,一些农家人把自家的艾蒿割来一大堆,几棵一把,售价一两元,可谓生意兴隆。

像我们年岁大一些的人都知道上述东西是干啥用的,这应该是遗传下来的民俗,也是华夏五千年代代相传的文化。端午节在南方欢度形势多于北方,其中赛龙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普通民众还保持向江里投放粽子的习俗,以此来纪念缅怀我们的民族诗人屈原。

我们北方,过端午节的统一形势就是房檐上插艾蒿,门旁挂彩葫芦,还要插上几根桃树枝。现在城市扩大了,农村面积小了,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寻不到真正的桃树枝,就到公园里或是马路旁的绿化带寻一种“北京看桃”树折下几枝。虽然这是破坏绿化行为,但还是有很多人去做,可能市场上很难买到桃树枝,不过卖艾蒿的每年都有。

说到艾蒿,那种特殊的香味还真是沁人心脾,闻一闻,让人精神为之一震,心情大好。小时候,我家东侧菜园枣树下就有一蹲子艾蒿,每一年的冬去春来,父亲收拾菜园时,都不忘清理一下那一蹲子艾蒿。父亲还会在干枯的艾蒿旁圈成一道圆形的土岗,喊我们过来浇水。不多时日,一蹲子艾蒿发芽生长,慢慢盖过干枯的茬口,一派生机。细心的妈妈还在艾蒿边插上几根树枝,以防我们玩耍时踩倒艾蒿。

随着艾蒿一天天长大,五月节也渐渐临近。每年入夏,雨水勤了,艾蒿生长得更快,一蹲子艾蒿挤挤压压,数不清有多少棵。艾蒿是独梃植物,野生能力极强,不需要什么肥料,只要水分充足,长势十分茂盛。一般都会长到二尺左右,有的可以长过三尺。

艾蒿虽然是植物,仍具备某些动物的习性,喜欢“群居,”不然也不会挤在一起生长。艾蒿一条梃,很少分叉,一直向着天空生长,对蓝天有着深情的渴望。艾蒿的叶子像鸟儿的羽毛,形状十分美丽。它的正面是深绿色,背面是没法正确定义的颜色,有些淡绿、有些发白,最主要的是好像附着一层“灰。”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夏天的晚风吹来,艾蒿的清香透过窗口,让人在无限的惬意中沉醉。

那一年端午节当日,天刚蒙蒙亮,父亲便将那一蹲子艾蒿割倒。绽绿的艾蒿挂着露水泛着清香,一根根被插到房檐上。妈妈在园子里的桃树上折来几枝桃枝,把昨天剪好的纸片葫芦,穿上线绳,绑在桃枝上,连同艾蒿一起插在门框上。外屋门插好,里屋的也要插,后窗两侧也插上一些。听父母说,端午节插艾蒿,可以驱灾辟邪,插桃树枝挂葫芦,可以逃过劫难。总之是祈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平安安,生活顺畅。

插完艾蒿,妈妈还要拿一些放在炕席底下,一方面可以使屋子里空气清香,另一方面它有驱虫作用。如一些潮虫、蚂蚁都会躲去很远,就连厉害的蜈蚣也会绕道而行。艾蒿晾干以后,用它点燃熏蚊子,也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一蹲子艾蒿自家肯定用不了,妈妈把一部分送给左邻右舍,再把另一部分捆好,拿到北商店门前路边去卖。妈妈把艾蒿分成一堆一堆的,每堆一毛钱,一大捆艾蒿先后分成三十多堆,总共卖了两块多。不是妈妈算错账卖丢了,也不是折价少卖钱了,而是遇见亲戚朋友送人了。两块多钱已经不少了,足够一个家庭半个月的油盐酱醋开销了。

端午节的早上,吃着粽子,蘸着红糖,甜得心里喜洋洋的。姊妹们每个人手里拿着分到的鸡蛋、鸭蛋舍不得吃,翻来覆去的数着,欢喜得不得了。晚上,一顿并不丰盛的晚餐过后,我们围在父母身旁,听父亲讲屈原的故事,也为屈原的遭遇而悲伤。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怀念儿时的端午节。虽然那时物资并不丰富,生活也有些艰苦,可那种幸福感好像特别浓。童年的快乐一直留存在心间,每年的三大节日是我们心中最大的祈盼。现在生活好了,每一天都是过节过年,可是那往昔的粽香,童年里滚烫的鸡蛋,还有那五月艾蒿的清香,已是我每逢夏季的深切思念。

今年五月又来,端午节又到,许多情景,在你、在我,在我们心里流连忘返。那五月的艾蒿香,芬芳着一代人的念想,注定相伴着我们永远、永远……



     作者简介:隔窗听雨,实名:单乃久,74届知青,自由撰稿人,长居辽宁鞍山。一个喜欢文字的摄影师,一个从事摄影的文学爱好者,时常敲击键盘去追逐过往,力求每一篇文章都具有温度,希望每一段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能够温暖自己感动他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