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沂文化符号:闵子骞

 海曲上人 2022-06-06 发布于山东

笃圣闵子骞

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闵家寨村,是古代先贤闵子骞生活居住过的地方,被称为笃圣故里。

这里有乾隆皇帝题写殿名的笃圣殿祠堂,有占地百亩的闵林,有闵子骞长子闵沃赢的墓地,是世界各地闵氏后裔祭祖续谱的正宗之地。

从2013年开始,一年一度的闵子骞孝贤文化节暨闵氏祭祖大典已经在这里成功举办了七届。

闵子,名损,字子骞,(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7年),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之—,享年89岁,被后人尊为笃圣。

文章图片1

(闵子骞画像)

闵子骞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11·5)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和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均将闵子骞《单衣顺母》、《鞭打芦花》列为第三篇。原文说:“周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锦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手无法握住缰绳。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有诗赞道: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闵子骞为人谦和。“闵子侍侧,訚訚如也。”((《论语·先进》11·13)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道:“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孔子称赞他处理事情很会处理,话说得很好,“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论语·先进》11·14)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成为历代王朝治国理政的思想基础,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沂蒙大地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至纯,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四位孝贤楷模,沂蒙山人就占了七席,以闵子骞为首的孝贤名人,他们对沂蒙文化影响深远。忠孝爱国成为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正是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形成了沂蒙山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沂蒙精神。

闵子骞从学孔子,深受器重,被纳为衣钵弟子,成为七十二贤之一,十二哲之首。他德行卓著,孝行突出,被誉为“笃圣”。祖籍曲阜, 后搬迁到蒙山之阳的闵子庄,(今费县汪沟镇闵家寨村,2011年,费县汪沟镇整建制划给临沂市兰山区),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受尊崇的大孝子之一,与孝感天地的大舜相辉映,名垂千古,广而流传的《鞭打芦花》《芦衣顺母》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

子骞为人沉稳持重,平时少言寡语,然而一旦讲话就很中肯。孔子特别称赞闵子骞,评价他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子骞注重“仁”的道德修养,淡漠仕途利禄。闵子骞的孝行备受后人推崇,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先贤人物。他的孝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为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他顾全大局,牺牲自我,以德报怨,宽厚仁爱,纯真至孝的情怀,成为做人的千古楷模。历代帝王因闵子骞的德行高尚,对其屡有追封: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追封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封琅琊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又称费公。

他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曾13次提到闵子。历史上先后有10多位帝王12次对其嘉封,先后被赐封为“费侯”、“费国公”、“琅琊公” 、“笃圣”、“几圣”等封号。历代帝王,都将其以“十二哲”身份配享从祀。历代封建帝王,对闵子不断加封追谥的同时,对其后裔也给予很高的社会地位。

闵子骞在“鞭打芦花”故事中,所表现出的至真、至纯的孝德情怀,感天地,泣鬼神,千百年来,激励后人,团结和睦,行孝扬善,是孝贤文化的杰出代表。

据《闵氏家乘》记:闵子骞于周景王八年(公元前536年)正月出生。他的父亲马父夜梦文魁星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手持玉符宝玺,与福禄寿星一起站在床前。当马父醒来时,屋内兰香绕室漂浮,达三个时辰,接着子骞便出生了。此婴英俊而秀灵,仪表非凡。因生其“表相乃奇赢二气盈成,夫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也,故名'损’。譬如濯污而曰污,治乱而曰乱”,名损有由亏损转盈余之意。

文章图片2

(电影《少年闵子骞》剧照)

闵氏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加一级闵兴汶撰写的《闵氏修建家嗣碑记》中说,“先大贤闵子,字子骞,系出鲁公族闵马父家嗣,为余合族之始祖也。生于曲阜,死后葬于高元。”意为过世的大贤人闵子骞,是鲁公家族后裔闵马父的儿子,是闵氏全族人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祖先,出生在曲阜,去世后葬在高元(历城洪家楼附近)。

闵子求学成名之时,正是我国奴隶制由强盛走向衰败的时期,奴隶主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鲁国实力最强的季孙氏看到闵子德才兼备,力聘他到其封地费国(今山东省费县)为费宰。闵子看到孟、叔、季三家弄权、国政日非,坚辞不做,后在孔子的劝说下,怀着将儒家思想付以社会的抱负做了费宰;宰费数年,他“以德法为衔勒”,招募游民,开垦荒地,兴办学校,使倍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减征赋,废酷刑、定法律、倡节俭、德化于民,使费境内重现鲁国强盛时期的繁荣景象 (《孔子家语》)为与黎民共休戚,闵子将全家由宋国相邑迁来费城,居于蒙山之阳的闵子庄(今天的兰山区汪沟镇闵家寨村)。至今闵子庄占地百亩,古冢累累,松柏茂密的闵林中还有其长子闵沃赢之墓(金代前御史张万公《闵子祠记》)。孔子相鲁时,在帮助鲁定公堕三都之后,受到以季孙氏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反扑,被迫辞官离鲁,闵子也辞掉费宰,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颠沛流离,艰辛倍尝,于89岁时(公元前447年),病逝于周游途中,葬于今山东长清。 ( 文/马荣宪)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