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信对方,是一种勇气!家长投诉事件有感

 社工客 2022-06-06 发布于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卢国辉

    单位 | 广州市白云区瑞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大家一起拔打市长热线,投诉隔离酒店虐待未成年人!”

晚上21:45,我看到一位家长在家长群内发出上述信息,信息中呼吁大家一起共同行动。上述事件发生在疫情期间,一群中学生正在隔离酒店进行隔离,该酒店当晚刚刚接收了一批新增隔离人员。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酒店在安排好人员入住后,需要先做好全面消杀工作,再安排送餐。由于推迟了送餐时间,学生们苦等到了将近晚上十点还没能吃上晚餐,这引起了部分家长的不满,并联合起来投诉酒店和相关的工作人员。

消息一经证实,马上引起家长们的共鸣,情绪像点燃般地高涨,不少家长纷纷表示赞同,并决定一起投诉。这些家长通过在朋友圈、家长群、社区群发布消息表达不满,又顺带引起一波接一波地投诉酒店工作人员在隔离期间诛多服务不周。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其中有一个学生在群里幽幽地回应了一句:难道大家在隔离之前,都没有准备好一些食物干粮吗?为什么饿着的人不投诉,你们反而意见这么大?

群内瞬间鸦雀无声。

一段时间的沉默后,其中一位家长发话道:孩子已15岁了,我们要相信他们有处理的能力,他们已长大了,还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吧!或许他们大部分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让他们自己面对困难,我们家长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担心,但我们不放手,他们如何成长?就像发生这样的事,孩子们都没有提出异议,我们却在这里干焦虑,还自发地组织投诉,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关注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无关孩子。

另一位家长接着道:突然一下子要进行封闭隔离,相信无论是家长还是工作人员都没有提前做好准备。人无完人,工作人员每天面对一大堆的工作,已是焦头烂额了,听说很多人都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有人甚至因为工作而感染上了新冠。

她们也只是常人,要换作我们自己当工作人员,也未必做得比她们好。让孩子去面对困境,去应对困难,也不失为一个成长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生活中的困苦,对她们以后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片刻过后,又有一位家长表达了想法:曾经看到一个新闻,说一对与父母同住的独生子女婚后既不带孩子,也不做家务。当父母生病入院后,由于第一次接手照顾孩子,手忙脚乱而无暇顾及去医院探望父母。

结果父母住院一个月,两人从未探望过,父母接受不了事实,双双自杀。当时我看到这则新闻时,我很震惊!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这样!现在遇上这件事,我觉得我们是应该放手的。

即使孩子一时克服不了困难,我们也还有时间静待花开,可若是我们一直不放手,孩子就很可能会变成新闻中那对年轻夫妻一样。也许那对夫妻内心并非真心不孝,只是让他俩一下子面对这么多的挑战,既要接手孩子,又要照看病中的父母,根本应付不过来。最终酿成这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悲剧。但归根结底,还是父母对孩子的不自信所致。所以相信对方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

当大家开始议论电话投诉太冲动时,那位提议投诉的家长回应到:很抱歉!孩子第一次离开我,我有很多的担心和焦虑。平时我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她有一点的委屈,我就很心疼,才产生了投诉的想法,想想确实是对孩子过度保护了。孩子成长,需要我们勇敢地放手,要相信她们自己有能力学会面对与克服困难。

当下正值壮年的家长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出生在独生子女政策实施的年代。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人生得到历练考验的机会不多。在其成为父母后,也往往不自觉地套用老一辈的教育经验与方式去教导自己的子女。其中父母对子女不松手是主要问题。

父母越是不松手,孩子的应变能力越弱!父母越发觉孩子应对不了,就越不肯松手,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要解决,就必须相信孩子并给予其锻炼机会,还要承受挫折所带来的不适。这确实需要勇气!也是对父母的重要考验!

社工在跟进个案服务时,同样很容易出现信心不足的情况,会担心对服务对象照顾不到位令对方失去配合耐心,从而影响个案推进的进度。不断地想方设法为服务对象链接资源,试图为服务对象减轻压力,更好地维持操守。这与服务的最终目标“助人自助”有点背道而驰

因此,在让服务对象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问题上,社工在介入时也需要有意识地放手,既要给予服务对象适当的支持与引导,也要相信服务对象有改变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