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邮区不同风味早餐,你喜欢哪款呢?

 LYK乐观 2022-06-06 发布于上海


一顿早餐下肚,

这一天的心情

似乎都能变得满足、妥帖,

这就是早餐的力量。

豆浆、油条、锅贴、馄饨……

所谓甜蜜的烦恼,

大概就是从清晨睁眼就开始思考

今天的早餐到底吃什么~

一起来看看

长三角有哪些好吃的早餐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 海

图片

“四大金刚”
大饼、油条、豆浆、粢饭

大饼分甜咸两种口味
从形状上就可以区分
圆形胖头陀是甜的
长形瘦头陀是咸的
轻轻一掰,脆到掉渣~

油条可以夹在大饼里卷着吃
也可以蘸豆浆食用~

图片

粢饭糕的原料用的是粳米
原粒压成糕坯,再下油锅炸成
别看外表方正酥脆
内里却极为软糯
带着微微的咸味~

一碗滚烫的咸豆浆里面洒上
虾米、豆腐干丝、
几寸老油条渣、紫菜、葱花…
层次丰富,咸鲜可口


人气面点
生煎、锅贴、小笼、馄饨…

生煎各个厚实饱满
底部焦黄不糊
出锅前再撒上
一把香香的黑芝麻和葱花
呼~香气逼人
图片

锅贴皮薄汁多
外皮被煎的酥脆透亮
隐隐可以看到饱满的肉馅
一口下去
肉汁四溢~
图片

小笼
薄薄的皮里面裹着一块敦实的肉馅
“轻轻提、开小窗、蘸香醋、一口闷”
早上来一笼,适宜~
图片

小馄饨以前多出现在流动摊子上
摊贩会在深夜用木柴烧火煮馄饨
然后打着竹板叫卖
所以小馄饨老早又叫柴爿馄饨
捏的又小又薄的小馄饨
中间点上鲜肉
沸水一滚即起
撒上葱花、虾皮和鸡蛋丝


大馄饨属于经典的上海本帮菜
有元宝形、圆形甚至三角、长方形
馅料和形状都不拘一格
最常见的是荠菜和虾仁馅料的
荠菜馄饨是抢手的时鲜货
图片

鲜肉汤团
Q弹的糯米皮下是饱满的肉团
又大又多汁
咬一口就是一包汤~
图片

葱油拌面
一把鲜葱入油锅炸到干瘪
炼就一碗浓香的葱油
老抽赋予葱油鲜甜的口感
干湿适中的面条韧劲十足
吃之前细细拌匀
一吃就停不下来~
图片

浇头面
一碗浇头面可以吃出几十种花头精
最简单不过的面条
搭配不同的浇头就是不同的滋味
每餐换一个
至少一周不重样
图片

葱油饼
在油锅里煎的嗞啦响
刚出锅时葱香微烫
用手轻轻掰开
嘎嘣嘎嘣的脆裂感
耳朵能听得见
咬下去层层酥脆
还有浓郁的葱香
图片

鸡蛋饼
是陪伴上海人长大的蛋饼
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十分常见
也是一道操作简单的家常早点
图片
鸡蛋饼一般只加鸡蛋和葱花
柔软的饼皮蛋味浓郁
葱花提鲜
可以单吃
也可以包上火腿肠、油条等
左手蛋饼、右手牛奶
是不少学生、上班族的标配了~
图片

羌饼
分油羌饼和硬羌饼
油羌饼油水多
香而松软
硬羌饼不用油
吃起来更有嚼劲
表面撒上白芝麻粒
会切成一块块的三角形来卖
图片

米饭饼
被称为上海人的铜锣烧
乍看又像本土版舒芙蕾
不同的是
米饭饼吃起来有一股米酒味
两面煎得略糊的时候更好吃
会有锅巴的香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江 苏

图片

图片
扁豆饭
扁豆饭是一道非常“硬”的早餐
早上吃一碗
一直到中午都不会觉得饿

扁豆饭可以理解为焖饭
以扁豆、猪肉丁为主料
辅之以酱油、料酒、白糖
与白米饭同炒后放入锅中焖熟
每一粒米饭油润饱满
咸香的肉味和米饭的清甜相融合
图片

图片
火饺
火饺是南通一道传统早点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炸饺子”
以烫面作皮包猪肉馅
捏成饺子状下热油中炸制而成
火饺外壳酥脆
内里还有一层面团软糯Q弹
一大块鲜肉馅喷香流汁
图片

图片
红汤馄饨
红汤馄饨在南通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那碗红汤
红汤是由酱油、猪油等料调制而成
口感方面集合了咸、鲜、香多种滋味
图片

图片
蟹黄汤包
图片
蟹黄汤包皮薄汁多
走一步晃三晃
图片

图片
粯子粥
图片
粯子粥是靖江的一大特色
因为煮粥的时候会加碱
所以粥是红色的
如果在夏天
可以把一碗粯子粥放凉
表层结了一层浅豆沙红的膜
凉咄咄、汤溜溜
真是爽心爽胃
粯子粥煮馄饨
是靖江较常见的吃法
粯子粥里下的馄饨
不会走味道
吃到嘴里顿感滑而不腻
清爽而不寡味

图片
玉米糁粥
一碗热腾腾的玉米糁儿粥
搭配荞麦蛋饼
就成了美味又养生的饮食选择
图片
如皋有俗语说
“糁儿粥米打底,吃了能活九十几”
说明玉米糁儿粥和荞麦蛋饼的组合
还是非常营养均衡
健康可口的

图片
盘水面
面下入沸水后煮片刻即捞起
放入一个凉水盆里过一下
再捞起
投入沸水锅中汆个两三下
将盛有面条的笊篱
顺势一甩
沥去水
这一过程称为“过桥”
这种面吃起来滑爽
图片
盖浇内容也很丰富
一般是雪菜肉丝或青椒肉丝
再配一碗面汤
才算是饱餐一顿


图片
图片

浙 江

图片

葱包桧儿
图片
图片
杭州人的葱包烩
也算是小有名气的
烤热的葱和半根油条
一起裹到皮子里头
压得扁扁的
大口咬下
甜味里混着一丝辣意
满足感油然而生

片儿川
图片
图片
这碗片儿川
风靡杭州已达百余年
嗦一口面条
喝一口热汤
再来一片笋
简直回味无穷……

宁波汤圆
图片
图片
宁波汤圆细腻
色泽洁白如玉
香甜软糯
名气响当当

糯米饭
图片
图片
得透透的糯米上
被撒上了香脆金黄的油条碎和肉松
一勺香菇肉末汁
再来一点点葱花
正宗

清汤米面
图片
图片
米面一直是温州人早餐的主打
没有吃上一碗清汤米面
总感觉这顿早饭吃得不落胃
温州米面配上肉末和香葱
最好再来点辣椒酱
那才算是地道的温州吃法

嘉兴粽子
图片
图片
糯而不糊
肥而不腻
可以吃出一道
东坡肉拌饭的味道

阿能面
图片
图片
桐乡阿能面
用几个词形容
那就是汤紧、味甜、料鲜与面细
其中不能错过的要数
红烧鳝丝腰花面

海宁京粉
图片
图片
海宁京粉的原形其实就是粉丝
只不过做得比较粗短
用特制骨头汤将京粉煮烂之后
再配上猪肺、牛肉等不同的配料
最后撒上一把葱花
味道极鲜

豆腐年糕
图片
图片
绍兴特色的“炒年糕”
也是常年列入当地人早饭行列
它和普通年糕最大的区别就“带汤”
先炒后煮
年糕充分吸收汤汁
久煮不烂
香味扑鼻

兰溪鸡子馃
图片
图片
说起鸡子馃
它的特色
就是馃皮薄得像纸一样
一口下去
满是鸡蛋、肉、葱的混合香气
堪称金华早餐美食中的翘楚

金华汤包
图片
图片
金华汤包
素有“金华第一点”的美誉
以猪肉皮汁加老母鸡汁制成的
皮冻和鲜肉笋丁作馅
所以馅鲜、汁多

福建羹
图片
图片
提到福建羹
总有种错觉是福建的小吃
但它却是地地道道的金华美味
爽滑的面皮
鲜美的小虾皮
还有豆芽、木耳等佐料

糯米团
图片
图片
糯米团是衢州最经典的早餐
喜欢吃咸的可以加
芋头丝、榨菜丝、炒豇豆等等配料
喜欢吃甜的就直接老油条加一勺白糖

搁袋饼
图片
图片
面团擀平
铺上馅料
卷好压扁
用刀割成一段一段
贴炉壁上烤
这就是搁袋饼
它可以直接吃
也可以夹油条吃
刚出锅的搁袋饼
软糯酥嫩

开化气糕
图片
图片
气糕又可称为焙糕
顾名思义
就是用“气”蒸出来的糕
它香糯可口
洁白晶莹
松软有弹性
可以就着稀饭吃

嵌糕
图片
图片
嵌糕是台州的特色早餐
年糕揉成薄薄的圆形状
再往里面加米面、豆腐干、包菜......
咬一口
满足~

炊圆
图片
图片
白白胖胖的炊圆
肉香四溢
里面裹着瘦肉、豆腐干、
虾皮、鲜笋等配料
Q弹却不黏牙
淋上酱油、醋、辣椒等
能在早晨暖到你

豆面碎
图片
图片
一碗汤底浓厚的豆面碎
是清晨餐桌上的常客
常常跟肉骨头、菜头、竹笋等一起熬
锅开后倒上醋,撒上葱花
味道十分清爽

缙云烧饼
图片
图片
缙云烧饼是丽水人早餐盘里
不可复制的经典
表皮松脆
内质软糯
麦香、肉香、芝麻香经高温烧烤
熔成一气
慢慢咀嚼
享受~

图片
图片

安 徽

图片

虾籽面

图片
采用长江中青虾的籽
配以多种佐料
制成膏汤
再加手工揉制的小刀面
煮制而成
面有韧性
味极鲜美
图片

太和板面

图片
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
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
相传太和板面源于三国时期
煮好的板面
清白润滑,晶莹透亮
捏一些嫩绿的青菜放在上面
然后浇上煮好的枣红色的汤料
白的面条,绿的菜叶,红的汤料
使人食欲大增
图片

鸭油烧饼

图片
小小的一个
其实更象千层饼
里面裹了葱花、鸭油等
烧饼里鸭油不少
烤的焦黄透酥
趁热吃更棒
咬上一口
一点点咸味
葱的清香、鸭油的鲜美
混合着芝麻的香喷喷
非常美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河米饺

图片
米饺
是三河古镇的特色美食
三河米饺以籼米粉制成饺皮
用五花肉等及调料制成馅
成饺后油炸而成
色泽金黄
外皮微酥脆、馅味鲜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是宿州早餐标配
用散养嫩母鸡汤熬制
作料配料24种
先后顺序均有讲究
汤味入口鲜咸
汤味厚重
图片
图片

淮南牛肉汤

图片
是淮南人的美味佳肴
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
按一定的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
久经熬制而成
其汤味醇厚
鲜香爽辣
图片
图片

绩溪水馅包

图片
“水馅”
是水与馅的融合
是灌满包内的汤液
在绩溪吃水馅包
每个季节各不相同
春天吃香菇猪肉包
夏季吃各种时鲜菜包
深秋吃冬瓜包、南瓜包
入冬吃牛肉萝卜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资料:乐游上海、江苏微旅游、诗画浙江文旅资讯、安徽文旅
编辑:阮天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