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症、抑郁症,真的是“闲”出来的吗?

 美丽新世界L 2022-06-07 发布于河南

罹患神经症的朋友,在他人面前倾诉苦闷,展现出脆弱、敏感与疑虑重重的一面时,难免会接收到这样的评价与反馈:

“你就是太闲了,才会天天胡思乱想。多去找点事情做吧,否则人会闲坏的。”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从小就被鼓励追求卓越,竞争攀比,对自己内心情绪与欲望的接纳往往是遭到轻视与忽略的。

一个人要在客观外在的、物质化的层面要按照正确的方式达成目标,但ta想了什么,精神是否健康并不被重视。

主流的价值观依然对心理障碍抱有诸多偏见,例如:想太多、想不开、太闲、吃太饱。

因此,“闲人愁多”也就成为了很多人谈论心理障碍时的刻板印象。

沉浸在忧愁烦恼之中无法自拔,往往会外界误解为浑浑噩噩、自甘堕落。

然而,“闲”必然会导致神经症吗?“忙起来”真的可以如愿解万忧吗?

01

“闲”并非

诱发神经症的关键因素

心理问题的形成,从来不是某一单个因素的结果,背后的机制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将神经症单纯归因于“闲”,在逻辑上显然是不合理的、以偏概全的。

一方面,“闲”最多只是为神经症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即便一位神经症患者的生活状态的确自由散漫,缺乏外界的约束与敦促,“闲”也并非致病关键因素,神经质的性格才是。

因为,在诱发神经症的诸多因素之中,素质因素才是最具有决定性的。

所谓的神经质素质,就是一种内倾型的精神倾向。

即,一个人的注意力经常指向自己内在思维情感与身体状态的变化,对任何风吹草动总是抱以谨小慎微的态度;

容易产生疑病、忧虑,并习惯于通过自我内省、穷思竭虑的方式,来一蹴而就地消解情绪、感受上的不适。

这种精神素质,或者说性格特质,一部分是先天性的。

依据神经科学、脑科学的研究成果,父母基因的遗传、性别的差异、大脑发育的状况与损伤对个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部分源于后天的成长环境、经历与人际关系的影响。

早期的生命经历中,一个人若不能对周遭世界形成安全的依恋,收获正向的体验与反馈,那么在面对日后的人生时,就会被迫地将对安全感的需求,凌驾于其他一切目标之上。

因此神经质性格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且一旦被塑造完毕,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转变。

固然,在一个闲散的环境中,一个人本身就具有神经质素质的人,因为缺乏来自于生活其他方面的驱动力,精神会更多地指向与自身相关的细枝末节、琐碎情感。

“闲”只不过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让原本存在的神经质性格、疑病素质变本加厉了。

换言之,“闲”只不过是给精神与心理腾出了更多的空间,至于这些空间容易被什么占据,还是取决于个人的性格特质。

健全完整的人格,在轻松闲适的环境下,反而会安然自得,惬意地享受生活。

更何况,还有相当一部分神经症患者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忙碌与劳累,不堪重负后才遭遇了心理上的崩溃。

因此,“闲”并不一定导致神经症。

02

不是“闲”

而是不知道“如何闲”

很多时候,神经症患者的困境并非因为“闲”。

恰恰相反,是因为不知道“如何闲着”,才陷入到了思想矛盾之中。

不具备成为英雄的坚韧与意志,却又觊觎英雄功成名就的人生,对自我的平庸无法坦然悦纳

外在的堕怠与内心自恋式的愿景不相匹配,一边荒废着人生,一边又不停地自我抨击与指责。

当不切实际的幻想惨遭现实的残酷对待时,痛苦便开始生根发芽了。

换言之,若安心躺平,发自内心的与世无争,心安理得的“闲”着,那么心灵依然会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并不会被种种矛盾与冲突占据。

因此,当一个普通人,成为一名“懒人”,意识到自己有资格荒废人生、虚度光阴,对神经症患者来说,是人生十分重要的一课。

因为无论外在的自己如何精进与卓越,若内心缺乏与之相符的认知与情感,那么幸福永远会处于遥不可及的境地。

03

“被迫的”闲

是患病的结果

再者,深陷症状之中的“闲”是被迫的,而非主动选择的。

神经症者也很渴望能够打破神经症的束缚,像普通人一样流露人之常情,回归日常生活。

内心“不对劲”的感受却总在拖拽他们的脚步,将他们围困在焦虑内耗、对痛苦上瘾的怪圈中。

在这种情形下,在神经症发病之后的“闲”,并不是由于精神上的懈怠与懒惰,而是在趋利避害本能的驱使下,妄想将痛苦即刻铲除的心念。

表面上看似毫无作为,内心却丝毫不能歇息。

为安抚内心掀起的重重波澜,平息翻搅的妄念与苦痛,全部的能量与精力都凝滞于此,丧失了让自己投身生活的力量。

04

“闲”会让症状雪上加霜

但“忙碌”并非解忧的灵丹妙药

森田疗法、禅宗思想都强调了世俗生活本身对治愈神经症与磨练心性的重要意义。

如前文所述,一个本身具备神经质素质的人,在闲散的环境中,原本的苦恼很有可能加剧,固有的敏感、多疑与情绪化的特质也会被夸大化。

因为,一个人的注意力范围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容纳多个焦点。

“新愁可代旧忧”、“忙起来就遗忘了”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一个处于精神的折磨之中时,若能促使自己的注意力充分流动起来,从对内心的执着流转向客观外在、手头的事务,心无所住,那自然会阻断神经症的发病机制——“精神交互作用”与“注意力、情感的固着”,帮助缓解症状,平稳情绪。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味迫使自己忙碌起来,并非解决神经症的灵丹妙药。

首先,忙碌与行动应当是建立在顺应情感自然的基础之上。

即,将个人主观的情感暂时搁置在一边,不过分顾及自己的身心状态,与症状共存,放下对苦乐感受的爱恨、贪嗔,以平等心对待。

将忙碌本身当作消除情绪的手段,频繁检测自己的感受是否被舒缓,那依然还是深陷在抗拒、排斥的怪圈。

为所当为也就成为了强迫性行为,越是努力,离解脱反而愈来愈远。

其次,由于周围人的不理解,误认为患者太闲、无病呻吟而向其施加更大的压力,迫使其忙碌起来,试图以烦恼解决烦恼的方式显然也是不可取的。

最后,忙碌的行动应当能够回应内心真正的诉求,顺应个人向上发展的欲望,个人应是在纯真之心的指引下砥砺前行。

如若选择了错误的“忙碌”方式,偏离了初始的目标与生活的轨道,那也是有悖于“自然”之道的莽撞之举。

例如,因为不堪学业的重负而陷入焦虑,为了转移注意力而逃避学习、打游戏、看电影......

虽然烦恼也许会被暂时遗忘,但因为没有沿着内心最初的渴望——取得优异的成绩——扎实行动,等再次面对书本时,内心依然会焦虑不安。

再例如,一旦陷入恐慌焦虑,便急不可耐地甩开手头的事务,找一安静场所开始正念冥想的练习;或者为了治愈自己的神经症,干脆选择脱离日常生活,终日闭目禅修。

这些都是南辕北辙之举,因为最好的修行永远是在事上磨练,觉悟的境界一定是在世俗中做一名仍有喜怒哀乐,较为豁达通透的普通人。远离生活实践,无法真的达成“知行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