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多表现为月经量多、痛经、子宫增大、不孕等。中医可归于“痛经”、“癥瘕”、“不孕”等疾病范畴。 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我认为腺肌症的主要病机,是瘀血阻滞冲任胞宫,经血流通受阻,而致不通则痛;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故而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瘀血停留,日久结块,形成瘢痕。形成瘀血的原因,有虚实寒热的不同,以寒者为多,实证及虚实夹杂者多,单纯是虚证者少见。 在治疗中可采用活血化瘀法。《金匮要略》里的桂枝茯苓丸我经常根据患者情况,随证加减使用,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 25岁的王女士来诊时,自述经期小腹疼痛已有3年,伴腰痛,gang门憋坠。月经量较多,有血块。 经B超检查提示:右侧附件有3.1cm *2.2cm*2.5em大小的囊性肿物。经诊断确诊为子宫腺肌症。 观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边有瘀点,脉弦涩。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气滞则血行不畅,血瘀于盆腔形成包块,故经期腰腹疼痛。 ![]() 拟方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茯苓、桃仁、亦芍、牡丹皮、地鳖虫、木香、三棱、莪术; 14剂。 2周后复诊述:肛门憋坠感明显好转,已无腹痛。 按原方予以加减,继续服用60剂后复查,症状基本消失,月经量正常,仅偶有小血块,经B超诊断,盆腔未见明显异常。 方中桃仁、地鳖虫破血祛瘀,消瘢散结;用辛温的桂枝以通血脉而行瘀滞;赤芍、丹皮、三棱、技术活血化瘀,又可凉血以清退瘀久所化之热,且赤芍可缓急以治腹部拘挛疼痛;木香行气止痛;茯苓导药下行。 诸药合用,共奏化血化瘀,缓消癥块之功。 ![]() 子宫腺肌症有虚实寒热的不同,多为虚实夹杂,纯虚证则无。因此在治疗上需要扶正与祛瘀并举,把握扶正和祛邪之度,不可一味攻逐祛瘀而伤正气,而应随病机变化加减或更方。 如果你也正在被腺肌症困扰,不妨在下方说说具体情况,帮你辩证后再说怎么调理! |
|
来自: 新用户88302mX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