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法日课 | 口述史方法及CSSCI范文15篇

 fengshulanrilr 2022-06-07 发布于海南


读者福利

添加客服回复“口述史研究法”

获取15篇范文

不用发朋友圈,不用集赞
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回复“口述史研究法”获取15篇范文


概念: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口述史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央党史研究室及各省党史研究室也较为普遍地采用这一方法来征集党史资料。

01 口述史研究方法发展历史

1. 口述史研究方法的诞生

广义地说,它始于远古时期历史文献大量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头转述将历史流传下来,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即是,后由于文献的日益丰富和后代史学家重视文献而衰落。

狭义地说,口述史出现于 20 世纪40 年代的美国,当时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协会,是最早的两个口述史研究中心。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因研究需要做部分口述史收集工作,但很少有学者和机构专门做口述史收集、整理工作,许多历史亲历者因为年龄过高离开人世。

2. 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发展

萌芽阶段:从某个角度说,口述史是重视下层民众历史的产物,因为后者的活动和心理很少见诸文献,为了研究他们,必须借助口头资料或口碑;从方法上说,口述史是历史学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注重田野工作即实地调查的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因为口述史学家必须通过调查采访等直接手段,从特定主题的当事人或相关人那里了解和收集口述资料,以其为依据写作历史。由于口述史料的直接性,使这些主题的研究,特别是民族史、社会史,从时间上说是现当代史的研究更易接近真实,减少史学家的主观性。特别是口述史可以借助现代化的音像手段,大大简化了资料收集工作。

所有这些,都吸引着史学家去从事这项工作。其中代表作如斯坦利·维斯塔尔描述印第安人领袖的《西亭·布尔》、西奥多·罗森加顿揭示黑人农民看待美国南部史的《上帝的全部危险》、脍炙人口的《根》 ,以及拉斐尔·萨缪尔的《伦敦东区的下层社会》等。

在国外的发展:从20世纪60 年代到 80 年代,口述史有了极大发展,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法、德诸国出现了大量口述史研究机构,出现了大批口述史研究成果。由于非洲的特定历史状况,口述史也引起了非洲各国史学家的重视。这期间不仅召开过多次关于口述史的国际学术会议,第 15 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还对其进行了专题讨论。总之,口述史的发展正方兴未艾。

国内引进的必要性:口述史研究也碰到许多方法上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和区分口述材料里的真伪,如何整理口述材料,把它们变成著史的有用史料,甚至如何选择主题、制订调查计划、最后采用何种方法成书等等,都是口述史面对的一些特殊问题。但尽管如此,口述史的文字生动,以及音像效果的直观,都极其有利于历史学的普及,这在今天的中国,尤有引进发展的必要。

在中国的发展:自从2009年夏天开始,位于江西吉安的青原色井冈山大学人文纪录中心(IFChina Original Studio)正式成立“口述历史”创作单元,探索社区口述历史的创作。青原色口述历史专注做吉安/井冈山地区的口述历史纪录、整理、存档和分享的工作,是该地区唯一的秉持民间立场的历史纪录小组。由于井冈山地区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发源地,在这里做近代革命的口述历史相对比较完整。截止2011年8月,青原色口述历史已经开展《记忆捐赠》、《360度城市记忆》、《万村写作计划》等三个系列纪录工作,以及《超生》、《饥饿》、《生育》等主题的创作。自从2010年春季学期开始,青原色口述历史在井冈山大学开设了口述历史创作工作坊选修课,到2011年8月已经培养了三届学生。同时,有10余名青年学生志愿者参与该项目的工作。2010年青原色口述历史人员访问了香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办公室。

02 口述史研究方法操作步骤

1. 题材的确定

埃罗省文献馆收藏有1500小时的口述资料,一般不自定选题去做口述史,而是将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从事研究工作过程中采撷口述史料所形成的文献加以收藏。政府也参与和推动着这一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将民间可能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课题,作为口述工作的内容,或围绕一些历史学家未必感兴趣但重要的题材,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的迫害等问题,来主持或组织开展口述史料的收集。并对口述文件进行记录、整理,公布于众,由专业人士和公众进行评判与利用。

2. 对象的选择

口述史料与其他历史文献不一样的是,前期准备工作较长,一是划定历史时期,二是确定课题。选择口述人很讲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就某一阶段、某一课题寻找亲历者,对能找到的、有表达愿望的,进行口述调查记录。其中对距现实远一些的时期,由于相关人群已不多,那么不管是重要不重要的人物,旁观者还是亲历者,统统都做口述记录。而对距现实比较近、相关人较多的情况,就要对人群进行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口述记录。另一种方法是,历史事件发生在某一地区,见证人也集中在该地区,可以通过当地媒体或发布广告来征集口述人。在口述采访中往往会不断发现新的人选确定为口述对象。这种人选的记忆往往更中性,其价值更大。

3. 问题准备

访谈者向被访者所提的问题,应以超越历史的中性问题作引导和启发,而不能以主流历史观来设定问题。要仔细研究口述者背景、经历、宗教禁忌等材料,确定哪些词不能用。尽量做到中性、开放式的。采录者工作时应尽量避免叙述历史资料,不要让口述者认为你们掌握的材料比他多,这样会影响甚至使访谈进行不下去。首次见面后准备正式的问题清单。但要根据采录过程中的情况,有所取舍、调整。问题的设置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按时间顺序来提问;第二种是按主题来提问。每次采录不超过两小时。采录者在此期间应尽量少讲话。即便口述者有长时间停顿,一般也应耐心等待,不另提问。关于口述的成果形式,采录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作支持,录音、录像确保清晰无误;录制环境保持安静;录完作为原始文献保存;同时附上一份备忘录,内含被采访人、采访人的所有信息,采访的时间、地点和所有的技术手段、问题清单,以供别人使用该口述史时作为辅助信息资料。每完成一份口述文献,其保存有三种形式:即原始录音、录像刻成光碟;对外传播录制成MP3格式;永久收藏则用音像合成的DVD技术。

4. 采集场地

进行口述采录的场地可选择采访对象家中、省文献馆或其他地方。实践证明,地点不同,效果不同,口述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省文献馆采录制作效果较为理想。但场地的选择首先要把口述者的意愿放在优先地位,尊重其选择。目的是让被访者在一个轻松、愉快和安静的环境中接受访谈,以取得最佳访谈效果。

5. 口述资料整理与分析

6. 保管利用

口述文献的使用涉及被采访人、采访人、出资人三方利益。欧洲范围内采用《知识产权法》保护各方利益。口述采录前,省文献馆授权采录者与口述者签署一份合同,请口述者放弃其对口述材料的拥有权。同时采录者与省文献馆也要签署一份合同,放弃对采录来的口述史料的著作权。在文献馆保存的供查询的目录中,口述史或者是按题材、或者是按时间段编排目录,每个文件前面要有简短的说明,即采访人和受访人的基本信息和问题清单。也有的把几小时的录音切割成几段,每段前起个名字,以便于查询和视听。

03 范文推荐

1.日本二战史研究的性别转向:口述证言、记忆研究与历史学的革新  杨力 史学集刊 2022-05-01

2.知识史与生活史——口述史研究的理论转向与实践策略  牛乐 民族文学研究 2022-03-15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从课堂走向田野——以云南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为例  李志农,周丽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2-03-15

4.口述史研究的方法论悖论及其反思:以单位人讲述为例  王庆明 江海学刊 2022-03-10

5.历史田野新方法——利用社交媒体外包“生牛贸易”口述史的一种尝试  刘芹利,杜博思 民俗研究 2022-02-28

6.社会学与口述史互构的逻辑、旨趣与取向  谢治菊,陆珍旭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04

7.“共和国之音”的锤炼与启示——以葛兰讲夏青的口述史为基础  李颖,隋育杉 传媒 2021-12-25

8.“口述成史”的学科意义与现实价值  郭辉 兰州学刊 2021-11-25

9.口述史、集体记忆与新中国工业建设  周晓虹,邴正 贵州社会科学 2021-11-20

10.个体经验如何进入“大写的历史”:口述史研究的效度及其分析框架  周海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11-15

11.播音主持创作的情感传达与内塑——基于林如口述史的研究  邵鹏,黄昕 传媒 2021-11-10

12.21世纪中国大陆口述史规范的三种模本  周新国 史学理论研究 2021-09-28

13.口述史再思考  钱茂伟 史学理论研究 2021-09-28

14.1949—1986:“三转一响”生产与消费的口述史研究——以山东淄博为中心的考察  王雁,张维杰 理论学刊 2021-09-15

15.口述史作为方法: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以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研究为例  周晓虹 社会科学研究 2021-09-01

作者:姚荣霞(科研写作研究所第一编辑部见习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