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看台 15期】孙谦:砖瓦依旧青青,承接着高处的鸦声

 置身于宁静 2022-06-08 发布于浙江

推荐语:回族穆斯林著名诗人。认识孙谦老师是在北京文艺网,他推荐我一组诗入围决赛,未料到,这次我冒昧跟他约稿,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决意推荐这组诗歌,正如孙老师给这组诗歌做的题记:临界的意象”。毫无疑问,这是一组意象派的诗作,但又不是典型的西方意象派格调,到处洋溢着古典韵味的字句,颇有东方意境。诗句中的意象源自内心自然的抒发,有清雅而自然的格调,堪称中西临界的融合,是喜欢写这类作品的极佳临摹范本。故,强烈推荐。

图片

早年曾接触到英美意象诗人的作品,当时试做了几首并不上心。最近流连于山水之间,重读意象诗人感触大不一样。

意象诗人所倡导的以物观性,以性见心,以心生境理路,是出自自然的本意,其文化根源当是道家的界说意象诗人主张物在物中是自由自在的存在,一物和它物的连接完全可以呈现出一个个圆满自足的世界,而诗意就隐迹在此世界并且最纯粹最真实的诗就是在一种两忘的状态中产生的。而最纯粹最真实的诗,就是一种纯然的自然形象、色调,韵律、内在外在构造的流变,转化的结果。意象派关注、凝视物象衍变的过程,的确为我开了一道通向内心、内省的途径。

意象诗在对物象的纯然凝视、谛听中,直达开悟之门,与禅意暗通款曲。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美德就是“知止”,这也是意象派诗人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图片

意象派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诗歌毕竟是人的语言的作品,如果要完全摈除人的思想意识的参与,是否可能不经人的思维意念的导引牵连,自然的现象 、物象、或意象能否自己结构为一个意义完整的作品纯以自然意象结构的作品,在现代后机器时代生活的境遇中如何拓展格局?

诚然,我们的生活和艺术的恶劣环境,非常需要出自自然的纯粹的艺术给予净化,但是这样的艺术对抗强大的消费文化是否还有可能?

英美诗人写自然、写意象是从东方的中国移植过去的,而自然和意象的写作应是我们的气骨内蕴。于是再写意象诗一组,以续前缘。

图片

晚春登中严山

山道陡直。五月

连着一百五十四级台阶和更高的热

一片蝉鸣,自山腰

将栎树的枝叶烁亮

橡树着了春寒痕迹,梢头处处灰黑

庙宇的梁柱失去颜色

砖瓦依旧青青

承接着高处的鸦声

迟到的游人、香客

悬垂于山路上

牵系着顶颠的心何以知道

在那琉璃的空间里

远近的山与云,树与光

正在接入黄昏的空茫

图片

有柏树的麦田风景

深绿,一棵古柏

在狭长休耕地带的边缘凝视着

前方灰蒙中淡绿、黄褐

呈梯级栉比的麦田

惟灰蒙,是这天地的主色调

调合了远近的距离

更远的地界

也因了这灰蒙而将视野

隔阻。灰色的雀群若隐若现地

掠过原野,叫声显示了

它们飞临,并被带走的迹象

大雁也该南飞了,即便

这灰蒙渐渐增长

在柏树附近的一隅

一位农民挥锄挖地,沉浸劳作的

他,全然没有在意

柏根下的一块墓碑将要倾倒

图片

太平岭白杨林

紫色的晨光照彻林地

密集的树。高的树、矮的树

桔黄的叶、灰黄的叶、焦黄的叶

和银色裸枝在一层薄翳的光亮中

闪烁着微风

树的律动,声响和线条

与山的安详相匹配

升高的太阳,一点一滴地

吸收着草叶和野菊花上的

晚霜。一只鹞子在群峰上静静地翔

海蓝色的天空澄澈

没有任何倒影

对面山腰上

火车的鸣笛、穿越

远远传来

震颤的光,令空气

充满了杨树叶苦涩的气味

图片

有白杨树的乡村路

秋阳当午

泛白的路面,黄叶如蛙的

跳动。在我踩痛这些叶子之前

有天真的眼,从高处

搜寻曾经的足迹

裸枝插进空气,巨烛即将燃尽

而我必须继续赶路

夕照之后,星星还会俯身

低吟。如你所知,自己迎来的

只是一个不谙有形界限的旅人

图片

郑沟水库邂逅一只蛙

偌大的一条山谷

唯有

一弯银色的溪水

流淌

偌大的一个深秋

唯有

一只小小的青蛙

跳动

白崖上红色的树

静观

水中倒影

光斑

闪烁的水流下潜底的

青蛙

是一片不是很绿的

树叶

图片

刺蓟花与蜜蜂

两朵刺蓟花

与寂寞一般的紫色

不多也不少

一朵像这打蔫的晚秋

一朵还盛开在隐约的季候里

捉摸不定的风

吹着一些捉摸不定的微馨

看不见的风

引来了最后一只蜜蜂的垂青

从里到外地忙碌

搜寻着花蕊的蜜蜂

趾爪与翅羽间有一种奉献

像花粉和蜜

刺蓟的刺,我早有领受

图片

冯家塬芦苇地

小小的山包上

一片芦苇摇动晚秋的风

银亮的花絮柔软

银亮的花絮缄默

银亮的花絮

和清澄的天光对位

哪里有不为人知的音声潜沉、浮升?

对面的山原上

黑色的小庙脱颖而出

图片

常阳山鸦鸣

鸦鸣此起彼伏,自

常阳山墓园的松林尽头

抬高了太阳。四散的

乡村路泛着

一无所有的白光

我走在其中一条路上

如同走在过去未来的

空无中间。枯萎的艾蒿

摇曳着空静气流

一只黄蝴蝶倏然掠过时

将麦田里的亿万露珠

瞬间吸干。远山

一柱青烟扭动着

擦拭蓝玻璃的天空

图片

孙谦,回族穆斯林,诗人、自由撰稿人。祖籍古都洛阳,五十年代生于青铜器故乡宝鸡,投入诗歌创作三十余载,在新古典诗歌、伊斯兰宗教诗歌和艺术诗歌三个界面写作。出版诗集《风骨之书》、诗画合集《人马座升空》、诗集《新月和它的反光》诗与札记合集《苏菲绝唱——穆斯林三部曲》等多部。其写作方位的变迁与寻根的念头相维系,晚近写作致力于伊斯兰宗教诗歌的写作,在汉语诗歌中注入伊斯兰文化语境,藉于诗歌回归人间宗教。试图创立中国伊斯兰本体诗学{暨中国神性本体诗学}。主要文本有《穆斯林词》《新柔巴依集》和《苏菲绝唱》。曾获台湾《蓝星》诗社“屈原诗奖”; 悉尼《国际汉语文坛》首届国际汉语文学奖;北京文艺网第二届国际华文诗歌奖;第三届天铎长诗史诗奖。作品曾被翻译成日语、英语和阿拉伯语译介到海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