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应的地理位置也有着独特之处,邑人发现把江苏省的地图对折再对折,那个中心点的位置就是我们宝应;作为中国荷藕之乡的宝应,她铺展开来的地图也形如一张荷叶;我们宝应属于苏中里下河地区。里下河地区,一个氤氲着水气的河荡密布的平原地域。更让我们宝应引为骄傲的是中国大运河从这里穿境而过,她给我们宝应留下了历史、文化的风景,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也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变化。
在历史上,江淮之间的运河曾称里运河,又称里河,而大体上与范公堤平行、位于范公堤东侧的串场河则被称之为下河,介于里河与下河之间的地区,遂被称为“里下河”,面积超过1.35万平方公里。淮安市区的楚州区,扬州的宝应,泰州的兴化,盐城的东台、盐都、建湖等地。 里下河是著名的洼地。在地形图上,里下河是一个很特别的碟形洼地。它的南面是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边是历史上视为王朝生命线的大运河和高耸的运河大堤;北边是黄河故道,比里下河高5米以上;东面是串场河和范公堤,也比里下河高1—2米。
西边是历史上视为王朝生命线的大运河便是从我们宝应穿境而过,直至今天,大运河依然蜿蜒在这片土地上,被赋与着新时代的使命,也传承着卓越的历史传统。在家乡宝应,大运河在槐楼湾弯了一个近九十度的角,从北往东南而去,运河两岸的运河大堤绿树葱茏,河堤高拔,东堤是最美的淮江线,近年来打造的运河风光带,让东堤到河道之间成为好风光,听运河涛声、看夕阳西下、数一数穿梭的航船,在风光带的杉林、杨树林中的林间小道中漫步、穿行,春天的绿叶、夏天的绿荫、秋叶的斑斓、冬树的高峭挺拔,或者遇见一处码头伸向河中,抑或寻觅一处沙滩,听鸟儿从运河之上传来辽远的叫声。
运河已经渗透进我的人生之中,从出生到上学,从工作到安家,我并没有离开过这条大河。当我蓦然觉察出这样的情形后,我不禁对自己哑然——“原来你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你说你喜欢运河、深爱运河,你究竟知其多少?”今天,我一次次地走近运河,再走近,走进这条魅力无穷的大河!同道者几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