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 | 糖尿病的六经辨证思路和实践(二)

 闫奎钦中西医门 2022-06-08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以下为李赛美教授外出授课的现场翻录讲稿

现做节选、分享

本期开始将摘录

糖尿病的六经辨证思路和实践

相关内容

您可点击#专辑#可快速获取目录。

本文字数:2417字

阅读时长约8分钟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从六经辨证归类

第一个方面是六经辨证糖尿病的思路。我是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个是站在中医的角度看待糖尿病,另一个是从西医的角度去对应。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病人的三消症状比较明显,出现三多一少,体重下降,甚至出现胃肠道的感染,病位在肌肉、胃肠道时,可以阳明来辨证;如果合并胃肠的病变,像胃轻瘫,偏实的就归属于阳明,偏虚的就归属于太阴病;如果病人合并有抑郁的状态,血脂高,脂肪肝,甚至转氨酶高,或者本身有肝病的,我们可以把他归属于少阳或厥阴,这视病情的轻重而定,轻者病在少阳,重者病为厥阴;如果合并心肾损害,往往放在少阴病来讨论。从六经辨证的角度,我们把《伤寒论》中零散提到的症状、体征融合起来。

临床上一些糖尿病患者同时有老慢支,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病,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出现四肢麻痹的症状。这些病程比较短,属于外感病的急性阶段,病在皮毛,在表,在肺的,我们都可以把他归在太阳病的范畴去思考。

太阳病治在汗法,麻黄汤,桂枝汤,桂麻各半汤,大小青龙汤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太阳病的方;如果有太阳,太阴合病的,常用桂枝人参汤;有太阳、少阳合病,用柴胡桂枝汤;有太阳,少阴合病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太阳腑病出现膀胱感染的,用五苓散等等。

从表入里,接下来到阳明阶段。阳明病为在肌肉、胃肠,实证多见于阳明,比如说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阳明燥热饮水不解渴又伴有饥饿感的,可用白虎加参汤、竹叶石膏汤;大便干结的用承气汤类,麻子仁丸;有燥结、瘀热的桃核承气汤;湿热而小便不利的用猪苓汤;心烦,抑郁的用栀子豉汤;肠道有湿热的用葛根芩连汤;肝损害,病人出现转氨酶高,甚至有黄疸的,可以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如果胃中有热,而且胀满不适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以上的方药我们都归结在阳明。并没有完全按照张仲景的太阳病,阳明病分类,是我们结合相关的脏腑经络、相关部位进行分析总结。

与少阳病相关的糖尿病有哪些病证呢?很多糖尿病患者有三高同时存在代谢问题,合并脂肪肝、胆道感染、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发作时用柴胡汤;有抑郁状态,大便不通畅的用大柴胡汤;如果大便性状异常加上抑郁状态的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抑郁比较重的用柴胡加龙牡汤;部分患者有肠道湿热的用黄芩汤。这些证候都可用少阳方。属于外感病的急性,亚急性的阶段,或者跟肝胆,或者跟抑郁状态有关的,我们都可以把他放在少阳病的范畴去思考。

太阴病的方剂,包括理中汤的中阳虚寒,太阴病本证。还有气虚气滞腹胀证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脾虚水停的用苓桂术甘汤,脾胃虚弱的用小建中汤,腹痛的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寒湿发黄的们可以仿后世的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太阴病是外感病到了后期阶段,或者是病在脾胃,胃肠神经病变,偏虚的一类病证。

少阴病方面,心阳虚的用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肾阳虚有烦躁证的用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合并抑郁、失眠、眼底出血病情出现热化的情况用黄连阿胶汤,合并有尿路感染的用猪苓汤。这些都是少阴病热化寒化的相关方剂。往往在糖尿病中后期,或者危重阶段,或者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甚至合并有中风后遗症的,都可放在少阴病来讨论。

厥阴病方面,糖尿病合并抑郁、本身有肝病、周围神经病变或者更年期的病证都归属厥阴范畴,包括四逆散证、当归四逆汤证、芍药甘草汤证、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厥阴病热证用白头翁汤,寒热错杂用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我们将六经病的方证结合糖尿病和其相关的合并症或者并发症组合在一起,这是第一个思路。

二、从治法归类

第二个我们从治法方面思考,这种角度尤其适合某些病人,他的病症很难归到某个经,难以从脏腑来定位,就从治法来归类。这在糖尿病辨治过程中也是很有意义的。比如说刚才讲的泻心汤,如果将它归为和法范畴治疗糖尿病,效果也非常好的,我常用的就有附子泻心汤。还有消法,比如上热下寒用黄连汤,太阳蓄血证用抵当汤,化饮用小青龙汤,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水热互结的大陷胸丸、大陷胸汤,悬饮的十枣汤等等,都是放在消法的范畴来运用。临床常见糖尿病合并有感染的,尤其是结核病,虽然现在社会结核病已经比较少见,但是糖尿病患者出现结核的几率很高,除此之外一般也多见胸腔积液、肠梗阻等,也可以把经典的治法和方药运用到现代临床上来,站在中医的角度去看现代病。

三、从糖尿病本身出发

第三,我们可以站在糖尿病的角度去看六经辨证。《伤寒论》往往以方证作为立足点,特别是现代学习经方就强调方证的对应,临床上以方证辨证取得很好的疗效,但《伤寒论》的内涵并不单只方证,《伤寒论》还有很多没有方证的条文,不见得就不重要,甚至还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熟读原著。现行的糖尿病研究领域中,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比如古代医家提出的三消学说,至今仍然是内科学的主流认识,但是我觉得这个三消学说的实用价值是有限的,尤其结合我们的研究发现,治法上单纯的益气养阴是不足以应对糖尿病的复杂病情,而且不一定有很好的疗效。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三消症状时已经是糖尿病的中晚期。我们强调治未病,预防胜于治疗,早期筛选,早期诊断,而不是等病情发展到中后期,出现气阴亏损才治疗。正是如此,基于研究的深入,不同医家提出阴虚燥热说,湿热说,瘀热说,阳虚说,肝郁说等等,这些学说能联系上《伤寒论》的方。湿热的常用葛根芩连汤,阴虚燥热用白虎加参汤,由熊曼琪教授提出的瘀热互结用加味桃核承气汤,从阳虚论治糖尿病的用茯苓四逆汤,肝郁学说,认为糖尿病肝病的发生和肝郁有关,所以四逆散成为该学说的代表方证。这些学说都离不开《伤寒论》。

责编 | 袁颢瑜

审核 | 李赛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错误请联系

感谢您的支持与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