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的地——毁灭:二战日军改装航母“双鹰”

 长弓有心 2022-06-10 发布于江西

本文作者:大兵  

文章图片1

  “华盛顿——伦敦海上裁军体系”下,日本海军的总吨位和主力舰数量皆被限制为美、英任何一家的六成,但事实证明这一纸条约不可能阻挡军国主义扩张的野心。正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日本海军省不但在条约规定的造舰计划中疯狂注水,而且早早就盯上了“民转军”的这条路。

文章图片2

▲最典型的注水舰是日军“最上”级,以8000吨级轻巡洋舰的名义开工,但换装主炮后排水量突破14000吨,这是换了多大的个炮啊?西方称其为惊人的违约舰。

文章图片3

▲其实在条约时代,军舰吨位上注水或偷换概念是大家的惯常操作(图为意大利“扎拉”级重巡洋舰在标准排水量上也突破了1000多吨),但像日本海军这么厚脸皮的可就这一家。

文章图片4

▲英国海军是个例外,别人是偷偷摸摸地“注水”,英国由于国力衰退居然造了一批“缩水舰”,图为标准排水量7000吨的“约克”级“重”巡洋舰。

  1938年5月,日本海军主动向邮船公司提出可资助建造新型远洋高速邮轮,并且由海军设计部门介入建造过程,在动力、船体结构、舱室布局等方面都考虑到了可在日后迅速转换为航空母舰。1939年3月,这两艘当时日本最大的高速邮轮“橿原丸”和“出云丸”号以“为1940年东京奥运会扩容海上航运”的理由开工了。

但事实上由于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国际舆论指责日本的战争行为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应当剥夺其奥运会承办资格;而日本国内在中国人民的浴血抗争面前早已转入战时生产体制,根本无暇旁顾,近卫内阁早在38年3月份的时候就决定放弃举办奥运会了!

这可真是现实版的“挂羊头、卖狗肉”。

PS:也就是为什么文章一开始“橿原丸”的彩绘图,笔者只放出前半部的原因。

文章图片5

▲当前日漫文化制作的“橿原丸”彩绘,还煞有介事地配上少女和和平鸽,好像是在暗示这艘本来为奥林匹克诞生的豪华游轮化身为战争机器的“无奈”?这是另一种日本式的偷换概念,值得警惕!

文章图片6

▲这是当时日本邮船公司的豪华游轮“新田丸”号,新建的两艘宣称要更大、更豪华,不过讽刺的是“新田丸”号后来同样被征用改装为航母。

  1941年2月,随着战争迫在眉睫(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的最终方案于当年1月通过),尚未建造完成的两舰进一步加紧施工,但目标是两艘航母,更名为“飞鹰”号和“隼鹰”号。由于在设计之初就是按照改建航母准备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一开始就是航母,只不过披了张“高速邮轮”的羊皮。

两舰完成后的作战效能比二战中日本和其他国家真是用商船改装的航母要高一大截。

文章图片7

▲建造中的“飞鹰号豪华游轮”,注意上层甲板预留的机库空间和升降机位置。

  原本下层甲板就为机库预留了空间,拆除上层建筑后可以再搭建一层机库,和主流舰队航母一样是双层机库的设置;两舰本来就是按照27000吨排水量最大航速24节设计的,进一步提升主机可承受最大压力值后能达到26节的航速,刚好满足新式舰载机起飞的甲板风下限要求,并勉强跟得上主力舰队;底层的货舱、人员住舱以及水密门划分全部是按照军舰标准设计的,加装防护装甲就可以了,甚至连提升弹药的升降机都是本来就有的,只不过叫“送餐电梯”。

文章图片8

▲已完成舾装的“隼鹰”号航母,由于2号舰“隼鹰”号其实更早下水,所以有的资料上也称该型航母为“隼鹰”级。

文章图片9

▲“飞鹰”级航母线条图,该舰仅配备两部升降机,毕竟下层机库两侧还得装模作样的设计客舱等设施,故舰载机数量上不如同吨位的正规航母;注意由于船体肥胖,该舰给人飞机甲板短的错觉,实际上长度超过220米,比正规航母“飞龙”号还长,完全满足各型舰载机的起降条件。

文章图片10

▲这张照片上就能直观地看出飞行甲板是多么宽阔了,毕竟“双鹰”的吨位比当时的大部分正规航母都要大。

实际上日军在扩军备战的道路上,这种“借鸡下蛋”的事儿远不止“双鹰”。在裁军条约规定的作战舰艇吨位满编以后,海军还用潜水母舰、高速加油船的名义造了一批“航母预制舰”。和“双鹰”一样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预留机库和升降机的空间,最大航速全部在25节以上,战争爆发后共计有5艘改建为轻型航母。

文章图片11

▲被日军称作“潜水母舰”得“剑崎”型,前部升降机是直接配好的,而且该舰是柴油机驱动,烟道一开始就设在舰体侧面,中部那个硕大的烟囱其实是假的,给人一种机库很小的错觉。

文章图片12

▲由“剑崎”号改装的“祥凤”号轻型航母,对比上图是不是就是把那个假烟囱拆了搭了一层飞行甲板?

文章图片13

▲再对比同时期“千岁”级的改装航母,前型上那个突兀的水上飞机操作平台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机库结构大梁嘛。

  “双鹰”的另一大特点是首次应用了大型一体化指挥、航海舰岛,之前的实践表明日军航母上为了尽量减少对舰载机调度的影响而惯用的小舰岛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舰队和航空指挥、通信的复杂要求;而单独设置的下弯曲式的排烟道虽然避开了废气对舰载机起降的干扰,但由于过于靠近海面,在恶劣海况时存在海水倒灌的问题。“双鹰”一体化舰岛上的烟囱经过风洞实验测试,向外倾斜26度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文章图片14

▲“飞鹰”级的一体化舰岛上集中了航海、指挥、通讯、射控,并且装备了雷达(日军叫“电探”),其功能较此前日军航母上的小舰岛完备得多。

  1942年5月,“隼鹰”号率先交付日本海军,原因是两舰建造时由于提升主机最大压力值的要求,川崎和三菱造船厂分别应用了自家的主机技术来改造,而建造“隼鹰”的三菱造船厂明显在这方面更有经验。

文章图片15

▲结束海试的“隼鹰”号航母。

  6月初的中途岛海战期间,“隼鹰”号和另外一艘轻型航母作为北太平洋区域日军的详动兵力对阿留申群岛展开了一系列空袭。在第一机动部队四艘主力航母损失后,山本曾一度打算掉这两艘航母南下来替补,但终因距离太远而不得不接受大败的事实。其实事后想一想,日军为了袭战中途岛并最终形成合围歼灭美太平洋舰队主力于珍珠港,又是北上又是南下的调兵遣将,妄图掩盖其主攻方向,却不知美军早已破译了密码,相当于打开了战场上帝视角,真是机关算尽一场空啊!

文章图片16

▲有趣的是:当日军航母出现在阿留申群岛并轰炸了一些无意义的目标后,已认定大仗在中途岛美军高层反而迷惘了——莫非是我们错了?

文章图片17

▲更扯淡的是:由于日军内部对已不是秘密的中途岛作战计划还高度保密,海军装备部门并不了解刚刚服役才一个月的“隼鹰”号航母是要去参加大战,一贯轻视非正规部队的官僚们只给“隼鹰”号上配备了96式舰载机(上图),这在当时已经是被淘汰的古董了。

文章图片18

▲当时“隼鹰”号上的飞行队长志贺淑雄大尉刚从“加贺”号调任过来,去工厂接收飞机的时候,对方误以为是要给“加贺”号准备的,直接给了21架崭新的“零”式,大尉也不客气,领着手下的飞行员全部笑纳了——结果是航母上装不下这么多战斗机,也没有那么多合格的飞行员,“隼鹰”号之后相当长时间没有要求过补充装备。

  圣克鲁斯海战期间,航速较慢的“双鹰”拼着烧坏主机全力赶往战场,“飞鹰”号的发动机是真的在半路上烧起来了,只身抵达的“隼鹰”号却意外的交了好运:“双鹤”在负伤撤离前已经重创美军“大黄蜂”号和“企业”号两艘航母,赶来补刀的“隼鹰”号舰载机部队一举将已经丧失战斗力“大黄蜂”号送入海底,如果不是“企业”号上残存的美军航空兵奋力搏杀,舰队中的“南他科他”号战列舰和其他几艘巡洋舰怕是难逃厄运。

此战对于非正规军出身的“隼鹰”号航母算是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圣克鲁斯海战算是继中途岛后,日本海军扳回了一城,当时美军“大黄蜂”号(上)和“企业”号(下)以二敌五打得异常惨烈。

文章图片21

▲从之前“96式”的事件就可以看出,日军中论资排辈的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不是第一机动部队在中途岛全军覆没,“双鹰”恐怕从来不敢想还能熬成主力的一天。

  由于动力系统上的先天不足,作为主力航母使用的“双鹰”此后一直和鱼雷纠缠不清:

  山本五十六被美军击毙后,联合舰队旗舰“武藏”号以最高规格运送它们司令官的遗体返回本土,“飞鹰”号负责护航。早已破译了日军密码的美国海军派潜艇在半路伏击,谁知这艘“鳞鲀”号潜艇的艇长是个“缺心眼”,放着七万吨级的大舰不管,给“飞鹰”号来了个六发鱼雷齐射,所幸当时美国的鱼雷质量不行,只有两枚爆炸,“飞鹰”号得以逃回。

文章图片22

▲“武藏”号在护送山本遗体返回本土的航程中降下了所有旗帜以示服丧,或许美军正是因为了解这一点才没有向其开火吧。

  马里亚纳大海战期间,“双鹰”皆负伤失去战力,勉强逃命途中“飞鹰”号再次遭到鱼雷打击,这次就没那么好运了,动力丧失、弹药库被引爆,在熊熊大火中沉入海底。

文章图片23

▲中途岛海战后日军才开始重视舰上损管,图中“飞鹰”号正在开展机库消防喷淋演练。

文章图片24

▲这是海战后正在修复的“隼鹰”号,可以看到舰岛上依旧一片狼藉,半截子烟囱也不知道去哪去了。

  幸存的“隼鹰”号因为日军已经没有舰载航空兵了,干回了海上高速运输的“本行”,在美军潜艇和飞机的联合绞杀下,每一次出海都是九死一生。有一次是护航的驱逐舰发现了鱼雷扑向“隼鹰”号,舰长指挥驱逐舰冲上去挡在鱼雷和航母之间,用全舰官兵阵亡的代价救下了“隼鹰”;还有一次在途中遭到3艘美军潜艇围攻,接连挨了3发鱼雷,全靠水密隔舱设计合理才勉强保住不沉,蹒跚着爬回佐世保军港。

文章图片25

▲侥幸逃回母港的“隼鹰”号面对的是美军轰炸后的凄惨景象。

不甘心失败的军国主义狂热分子曾有计划将该舰改装为搭载特攻艇的母舰去执行自杀任务,但已在在多次负伤中折断了翅膀的这支残鹰最后是连大修都很难修好了。

随着不远处广岛一朵蘑菇云升起,它和军国主义相伴相生的死亡之旅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文章图片26

▲战后已经被解除武装的“隼鹰”号航母停泊于港口等待解体,它也是参战日军主力航母中唯一“幸存”到战后的。

文章图片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