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9.1 足太阳膀胱经应用三​

 中医秘典 2022-06-10 发布于甘肃
注意:没有针灸基础者不可下针。承扶穴
第9节0:44:15
在臀部股沟的正中间的位置;
用3寸针,直接透进去,扎到骨头,才有效果;
治疗:坐骨神经痛,背痛,久痔疮,小便不利;

图片


殷门穴
第9节0:45:25
在承扶和委中的中间位置,很少下针;

图片


浮郄穴
第9节0:45:25
委中穴外侧,筋和肉相接的位置为委阳穴,委阳穴往上1寸的位置,就是浮郄穴;知道就好,很少用;

图片


委阳穴是足太阳的络穴,很重要,在原络治疗的时候会用到,大部分用在阳经,以原穴所在的经络为治疗,腋下肿大都可以治疗;

委中穴(合穴-土穴-变母穴)
第9节0:54:00
有名的大穴,中医的解毒大穴,血郄穴;
委中放血:靠墙垫脚站立,拿水或者米酒,拍拍打打,在两条筋中间,就胡看到青筋冒出来,用刺血针刺破青筋,让血流出来,麻风病也是在委中放血;

因为补井当补合,把委中穴当做膀胱经的母穴;临床上,膀胱经遍布整个后背,几乎所有的背痛都会在委中穴上下针,

如果病人痛在督脉,下后溪;
如果病人痛在膀胱经,下委中;
所以有一句话:腰背委中求;
委中这里汗很多,所以不灸;
所有的皮肤病都可以在委中放血;
图片

担法
第9节1:04:15
如果手腕和肩膀痛,扎曲池穴;
承扶和委中痛,扎殷门穴;
就是扎在两个疼痛的部位中间的位置,不能随便乱用;

截法
第9节1:06:25
在出血上一寸的位置下针,如果下针后还出血,再上一寸下针
这里说的上一寸是指靠近身体的上一寸;
治疗疱疹的时候,在首和尾的地方艾灸,也是截法;
五行治法中,金有病的时候,去强木,也是一种截法;

类比法
第9节1:09:40

图片


合阳穴

第9节1:12:58
委中穴直下3寸的位置;
辅助委中穴的效果;

承筋穴
第9节1:13:07
在委中穴和承山穴的正中间;
抽筋,脚不能动,痉挛,霍乱抽筋,都可以在这儿下针;

图片


承山穴
第9节1:13:55
小腿人字纹的交接点;
用的非常多,下针的时候一定要透到骨头上;
如果一个人在水里抽筋,重压承山穴;
如果在临床上,病人痔疮大量出血的时候,下承山穴,灸承山,下针下孔最,灸孔最,都有止血止痛的效果;
委中和承山常常一起用来治疗中风;
下委中穴,腰部会很有力;
下承山穴,脚会很有力;
如果撞到尾椎骨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看到承山穴的青筋浮起来,左腿或者右腿,在承山穴附近,用放血针扎一下,痛当时就好了;

图片


飞扬穴(络穴)
第9节1:17:33
承山穴往下1寸,外开1寸的位置;
治疗:让脚强壮,痔疮,不能久坐久立;
手受伤可以动,但是脚受伤不能动,所以要想尽办法让病人的脚能动起来;

图片


跗阳穴
(阳跷脉郄穴)
第9节1:19:48
治证和飞扬、承山差不多;

图片


昆仑穴(膀胱经的经穴-火穴)
第9节1:21:30

专门治疗后项项背痛的有名的大穴;

孕妇不能下针;

如果生完小孩以后,胎盘不落,下这个穴位;

消积穴(经外奇穴)

第9节1:22:38

脚后跟往上3寸的距离,正在大筋上;

痞块,有东西累积,都可以用消积穴;

也可以用作诊断,

图片

图片

仆参穴

第9节1:26:00

在昆仑穴下方的骨头边;

治疗:足后跟痛,脚后跟不能踩到地上

中医认为:

脚后跟都是肾脏在管,

脚踝这出问题,多是心脏的问题;

下半身全部水肿,是肾脏的问题;

图片

申脉穴(管阳跷脉)

第9节1:27:28

在外踝裸下5分的位置;

阳跷脉是申脉穴在管,人体的阳跷脉和阴跷脉能让我们左转右转;

痫病灸阳跷,隔姜灸,白天发痫病灸申脉穴,夜晚发灸照海,每天灸9壮、11、13壮,灸到眼睛里的鸡爪纹消下去;

45°斜刺进针,如下图:

图片


金门穴(郄穴)
第9节1:31:45
在小脚趾凸骨的前面;
下针的时候是直针;

图片


京骨穴(原穴)
在凸骨的后面;
下针的时候是直针,在第5脚掌骨和肌肉的中间;
虚症和实证都可以治疗;

图片


束骨穴(俞穴-木穴-子穴)
第9节1:36:00
治疗膀胱经的实证,例如背后生疮,化脓等;
子母穴的应用往往都是经络痛;
俞募穴往往治疗内科病;

图片

通谷穴(荣穴-水穴-本穴)

第9节1:37:22

有一种治疗方式:

比如右手肺经痛,大肠经痛,3、5天,属于实证,本来应该扎对侧的二间或者尺泽,但是病人没有手,可以扎对侧的通谷穴,通谷穴是水,大肠经是金,金生水,一样可以泄肺经的金经;

五脏气乱的时候,我们可以扎天柱、大抒,如果下去还是不行,可以再深取通谷、束骨穴;病人气乱的时候,脉象也会很乱,情绪不稳定,呼吸会很短,黄帝内经细讲;

图片

至阴穴(井穴-金穴-母穴)

第9节1:39:51

小脚趾指甲旁边的位置;

补井当补合,所以膀胱经的母穴为委中穴;

特殊的治证:胎位不正,当发现妈妈胎位不正的时候,下至阴,针下去很快,胎儿就会在转动,24小时以后,慢慢就回正;

拿1寸小针刺下去就好;

图片


委中穴(合穴-土穴-变母穴,解毒大穴,治疗所有的皮肤病)

合阳穴(辅助委中)
承筋穴(抽筋,痉挛,脚不能动)
承山穴(伤科的大穴)
飞扬穴(络穴)
跗阳穴(治证和承山、飞扬差不多)
昆仑穴(治疗后颈项背痛有名大穴,孕妇禁针)

消积穴(经外奇穴)
仆参穴(治疗脚后跟痛)
申脉穴
金门穴(郄穴)
京骨穴(原穴)
束骨穴(俞穴-木穴-子穴)
通谷穴(荣穴-水穴-本穴,五脏气乱)
至阴穴(井穴-金穴-母穴,治疗胎位不正)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