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西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常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与中医内科学中的咳嗽相合。 百合粥 【组成】鲜百合30-50g,粳米50g,冰糖适量 【制用法】将洗净之鲜百合与粳米共煮成粥,趁热放入冰糖调匀即可。 【功效】肺阴不足,脾气虚弱引起咳嗽。 【出处】《饮食辨录》 止嗽丸 【组成】炙紫菀1000g,炙百部1000g,白前1000g,桔梗1000g,荆芥1000g,陈皮500g,甘草500g, 【制用法】制浓缩丸。每次服20粒,每日服3次。 【功效】新老咳嗽,咯痰不爽,咳呛不止等症。 【出处】《南京中药厂经验方》 川贝丸 【组成】川贝母180g,法半夏120g,生姜汁30g 【制用法】制药汁丸。每日2次,每次服6g, 【功效】咳嗽痰多,胸脘痞闷,饮食无味。 【出处】《中医学大辞典》 玄麦甘桔茶 【组成】玄参、麦冬、桔梗各9g,甘草3g 【制用法】上药共制为细末,和匀过筛,分作2包。1次1包,开水泡饮。 【功效】肺阴不足的咳嗽。 【出处】《疡医大全》 外感咳嗽方 【组成】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五味子5g,干姜5g,薄荷6g,瓜蒌仁6g,炙甘草3g,山药18g,钩藤9g 【制用法】日1剂,水煎2次,午晚分2次温服。上方药量为5岁左右儿童剂量,成人用时酌加量。 【功效】外感咳嗽,发热恶寒。 【出处】《刘惠民医案》 青白止咳方 【组成】青果5枚,白萝卜半个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咳嗽,咽部红肿。 【出处】《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1000首》 玉兰露 【组成】白玉兰叶500g 【制用法】加水1000g,经2次蒸馏取回蒸馏液250g,即成,每服20毫升,频服,10天为1疗程。 【功效】慢性气管炎痰多者。 【出处】《新医学通讯》 清燥润肺饮 【组成】石膏15g,杏仁5g,枇杷叶2片,雪梨2个,蜂蜜30g 【制用法】将杏仁研泥,布包枇杷叶与石膏同煎,去渣取汁。将雪梨去皮,捣烂绞取汁液,兑入药液中,共取药汁约500毫升,然后分次调人蜂蜜饮用。 【功效】燥热咳嗽。 【出处】《百病饮食自疗》 沙参百合饮 【组成】沙参10g,百合15g 【制用法】上药以水适量煎煮后,取药液代茶频频饮用。 【功效】阴虚咳嗽。 【出处】《百病饮食自疗》 橘皮粥 【组成】鲜橘皮30g,粳米50~100g 【制用法】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 【功效】脾虚痰湿阻滞之咳嗽痰多。 【出处】《饮食辨录》 百合枇杷藕羹 【组成】鲜百合30g,枇杷(去核)30g,鲜藕30g,淀粉白糖适量 【制用法】把鲜藕洗净去皮切片,与鲜百合、枇杷果肉一并放人锅内合煮,将熟时放入适量淀粉调匀成羹,服时加少许白糖。 【功效】燥热伤肺之咳嗽。 【出处】《习用方》 温阳止咳方 【组成】肉桂粉3g,(吞服)制附片3g,炮姜3g,炒潞党参6g,炒白术9g,炙黄芪12g,炙远志4.5g,炒熟地6g,炒山药12g,米炒南沙参9g,夏枯草3g,炒子芩1.5g,熟枣仁18g,煅龙齿15g,法半夏6g,炒秫米30g,(煎汤代水煎药)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脾肾阳虚之咳嗽,痰多,口干不欲多饮,便溏,舌苔灰黑而润,脉象重取沉细无力。 【出处】《现代名中医类案选》 |
|
来自: 文香阁 > 《外感(伤寒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