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默的大多数》

 胖咸鱼的树洞 2022-06-12 发布于重庆

《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 王小波/ 豆瓣评分:9.1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内容简介
主要讲述了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析身边复杂的事态。王小波的文字有一种力量,会把人带到那个年代中去感受当时的情境和社会风气。尽管他在讲多严肃的话题,却大都好像一个朋友在跟你讨论娱乐圈八卦一样,用黑色幽默表达出那些沉默的人不敢说出的心声。这本杂文集涉及道德伦理与科学思维的观点、西方哲学和东方国学的争论、狭隘民族主义蛊惑和民族自尊心的思考、崇高和迷信的批判等方面的立论,真实地记录了王小波先生对历史、生活和哲学的真知灼见。

作者简介

王小波(1952-1997)是当代著名作家,以机警哲理的文字著称。他生长在动荡的年代,当过知青,做过工人,考上了人民大学学商科,却最后成为了一位作家。王小波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他的文学生涯开启得格外的早。16岁在云南兵团劳作时他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在此后很多年内,王小波开启了现代中国独特的写作风格:直白、自由、犀利透彻,他像一位没有被大人耳提面命如何表现如何说话的孩童一样,说着最真实的人性。他拥有理性而幽默的灵魂。他用冷静理性的批判取代非理性的愤世嫉俗;他用面对荒诞的幽默取代肤浅的讽刺。了解小波先生的人就会知道,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是一个资深的程序员,可在程序员与写文章中间,他还是觉得写文章更有意思。王小波能体会到思想的乐趣,正是因为他没有那么多功利的想法,只是出于自己的乐趣。“不管有没有直接的好处,都应该学习。”这是小波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的观点,在这个浮躁功利的年代,像是森林里默默的幽径,正确却鲜有人探寻。

“沉默的大多数”是哪些人在沉默?为什么而沉默?沉默的人大多是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大多数人选择沉默的原因是怯懦或者无知。王小波很睿智地看到了在人面对不公或者受压迫的情况下,大多数的沉默带来的影响:好的是磨练出了好的修养,而坏的就是把不说的话变成恶行,或者更大的恶意和不满。而王小波选择沉默的原因是: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为何会有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认为沉默的背后是话语权的集中。在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话语权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无论少数人说出来的话是否正确,都容易受到大众的追捧。封建帝王说王权天授,愚民便把他当作天子。群众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当一些人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时,他们就可以被崇拜、被追捧。而社会上还有着沉默着的大多数,观点不同是不能说出来的。

相对于少数人的强大的话语权、强大的权力以及影响力,沉默的大多数的偶尔发声,也会淹没在追捧少数人的大众的欢呼声中。没有发声的渠道,我们变得越来越沉默,于是社会上就只充斥着一种声音。王小波说过,“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即'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械,乃是幸福的本源。老子说,要让大家'虚其心而实其腹’,我听了就不是很喜欢;汉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我看来是个很卑鄙的行为。”在当沉默的语境下,王小波的观点仿佛一把利剑撕开了中国千年沉默的幕布。他奔走呼号,试图把大众从沉默中唤醒。他想唤醒人们自由的灵魂,他想唤醒人们独立的思考。(摘录来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从书名中好像看出想说的大概就是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是沉默的,不太发声,王老师通过跨越时代的细腻描写呼吁我们不要沉默。待读完整本书才发现自己的肤浅。《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书里还有很多文章讨论了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光是能有意识去思考这些问题就很不错了,何况还够胆写出来,非常不易。王小波说他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其中一人,现在变得不沉默了,想要说点什么,但我认为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说,毕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并敢于说出来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只是复制粘贴别人的说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说不说,而是思不思考。

原文:

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座鸡窝。

原文:

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

札记:

而往往一切大的灾难却是以善良之名酿就的,将自己的善良强加到所有人之上,妄求天下一统,万人咸同,集体主义的悲剧尔!

原文:

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知识。然而,你劝一位自以为已经明辨是非的人发展智力,增广见识,他总会觉得你让他舍近求远,不仅不肯,还会心生怨恨。我不愿为这样的小事去得罪人。

原文: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原文:

我们国家自汉代以后,一直在进行思想上的大屠杀。

札记:

    实然如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元定国,马恩为神,对思想的不断阉割和规制成为放之万代皆准的统治艺术。

原文:

 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原文:

当时话语正站在人性的反面上。假如完全相信它,就不会有人性。

原文: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原文:

弗洛伊德对受虐狂的成因有这样一种解释: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做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这样一来,他的价值观就被逆转过来了。

体验生活

原文:

反正我不觉得这是在受教育,只觉得是折腾人——虽然它也是一种生活。

札记:

    常见有些人明明不需要吃苦,却自找苦吃,在他们看来吃苦已成为一种习惯,无关价值,缺失了苦的生活总会充满愧疚和负罪感。忆苦有时仅仅是一种慰藉内心的方式。

◆ 有与无

原文:

我想任何一个农场主都会觉得自己猪场里的norm对猪来说是最好的——每只猪除了吃什么都不做,把自己养肥。

札记:

    集体生活中,每个人只需要遵守共同的准则生活即可,任何过多的自主决定和想法都会被统治者认为将威胁到集体统治秩序,从而被视为异端,邪恶。集体之下无意识。

◆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原文:

事实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却成了接触世界与了解世界的障碍,结果是终生停留在只会“明辨是非”的水平上。可以这样说,接受了一个伦理的体系不过达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水平,而接受一个真理的体系就难得多,人们毕生都在学习科学,接触社会。人们知道得越多,明辨是非就越困难。



◆ 个人尊严

原文:

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就是没有个人的位置。一个人不在单位里、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