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天宇 | 济源沁河水利故事浅谈

 大河文学 2022-06-12 发布于河南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在济源,沁河是一条重要的河流,它与济源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自秦代济源先民们便在沁河修建枋口堰,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沁河之水来灌溉农田,服务于日常生活。经过历代的不断扩建,先后开凿广济渠,永利渠,广惠渠,甘霖渠等,使它不断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部分水利设施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在使用。
在济源五龙口一带,古代的水利设施遗址和遗留的碑刻,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一些曾经的往事。
 

1

明代故事

在济源历史上,对兴修水利,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袁应泰,他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出任河内(沁阳)知县,捐出了三年的俸禄,以弥补水利经费不足,率领百姓开凿广济渠,历时三年,方才修成,深得百姓爱戴。修成后,他带领百姓修桥砌闸,又用了两年时间,才算将工程彻底结束。桥修好了以后的维护怎么办?向朝廷要钱吗?不,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买二顷四十亩地,让佃农耕种,每年收谷一百余石,用作河渠的维护经费。真是一代廉吏啊!这样的官员,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其精神依旧光照千秋。
由于河渠延绵二百余里,增设了闸夫四名,闸夫也得开工资啊,怎么办?他并没有向百姓摊派,也没有向朝廷要经费,而是裁掉了县衙五名差役,将他们的俸禄作为闸夫的工资,解决了看护问题。后被朝廷调离此地,1612年百姓们在广济渠首正上方,依山而建成袁公祠,当然还有许多赞扬袁应泰的石质匾额,最为突出的,莫过于“禹后一人”,可见百姓对其评价之高,1620年袁应泰被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虽然精明能干,但是一来明王朝大厦将倾,积重难返;二来用兵并非所长,终被后金军战败,次年城破自缢而死,消息传来,怀庆百姓无不悲痛欲绝,直到康熙十三年仍有河内南崇下乡曹村民王自兴自备资财,为袁应泰重塑金妆神像,民之所爱,可见一斑。
其后盛名者是另外三位官吏,分别是史纪言,石应嵩,涂应选三人,此三人也是功劳卓著,但是没有专门的祭祀之地,在嘉庆七年,由民间士绅与长者集资修建,请时任济源县令的何荇芳撰写了碑文,碑中原文:“而三公竟无专祠,斯固济民之所大不安者。迄今二百余年,被其泽者既久,思其德者难忘。”此话让我们明白,济源人们非常感谢这三位治水功臣,也享受了二百多年水利之福,当他们饮水思源,想去祭奠一下这三位英雄之时,发现没有专门的祭祀场所,很懊悔,内心也很不安,这不是忘本吗?我们而今灌溉浇田不愁用水,生活丰衣足食,就把先辈忘了?那怎么行,所以后人们商量修建祠堂,令大家永思先贤之功。这便是今天的三公祠的由来。
那么关于其中史纪言在兴修水利时,有个比较奇特的办法,有碑文记载“斗粟易斗石,与民巧相市。”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派你去开凿河渠,你凿一斗石头背来,就可以换一斗小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首先,开凿之时山石坚固,活不好干;第二,财力投入应该比较大,一斗石头换一斗米,给的待遇还是比较丰厚的;第三,史纪言很聪明,这个点子用现在来讲很有创意,既把工程干了,老百姓干活的热情也激发了。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想象出当年开凿河渠之时,是一片政治清明的和谐社会啊。
那么到了涂应选之时,又遇到问题了,碑文记载:“河水不敷,浇溉争水,兴讼不休”,原来是水不够用,百姓争相抢水,官司不断,作为本地县令的涂应选,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地勘察,发现原因是水洞太高,水位太低,水进不来,于是在万历四十七年,“自捐俸金谷五百石,招夫洞底挖深三尺,河水涌流不竭。”看到这里,不得不让我们佩服这位涂大人,清官啊!他也是把自己的工资捐了出来,捐了五百石当工钱,找民夫挖洞,把问题给解决了。这位官员放于今天依然是楷模啊,据相关资料表明,在明代一个县令的月俸是七石五,一年九十石,相当于捐了自己五年的工资,很了不得。
在明弘治年间,进行了一场工程浩大的水利活动。据碑文记载,古秦(广济)渠是从五龙口引沁河水一直到武陟县的董宋村终止,可以灌溉田地五千顷,但是济源,河内,温县,武陟四县的百姓均不知道它何时荒废了,只是知道,在唐朝时温造曾经修复过一次,其后又荒废了,这些年又连年干旱,百姓生活十分困难。弘治七年(1494年),当时的河南巡抚徐恪下来视察时,百姓纷纷上告,陈诉灾情,徐恪经过实地调查后,发现工程牵扯四县,工程浩大,必须派专人负责方能解决此事。将情况上报了,上报后皇帝下令由河南布政使朱瑄总领此事,朱瑄将此事安排给了时任通判的施应麟,并让怀庆卫指挥薛宗元监督工程进度。施应麟经过日夜操劳,加班加点,终于将河渠重新修复疏通,工程从弘治八年二月开始,到弘治九年八月结束,共用了四县军民夫六千三百人,全长一百五十三里,渠宽四丈,可谓工程浩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59年,在全国大办水利的高潮中,济源、沁阳、温县、武陟四县十余万民工经过半年的苦干,开挖了广利总干渠。
到了明崇祯年间,又发生一件事。广济河洞开凿于明万历年间,时任县令袁应泰开凿,原本在洞口置有闸板,铁绳等用来启闭,闸夫看守。但是碑文记载“崇祯壬申年间,流寇自绥犯怀,往过此地系数上千次,闸板,铁绳皆被焚毁。”原来如此,这是说崇祯五年(1632年)的事,“流寇犯怀”根据历史资料,可以推断这是明末的农民起义军,经过怀庆府这一代,看来当时的战争十分频繁,不然碑文不会留下上千次的记载,战争导致闸板,铁绳被毁。屋漏偏逢连阴雨,碑文载“又于隆庆辛巳年间,奇荒大饥,人类相食,闸夫李惟政,葛孟全皆遭饿死。”根据上下文意及相关资料查证,这个隆庆辛巳年是有问题的,隆庆皇帝在崇祯帝之前,明显上下文已经不通了,而且其在位期间并没有经历辛巳年,可能是刻碑人当年笔误所致,而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是辛巳年,那一年全国四处受灾,这倒是历史明确记载的。先不说时间,此处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是两名闸夫饿死,更是没有人管理此事了。时任县令丁泰运,“捐俸百金,置办器具以接开河之绩。复招附近义士李士风、李思让、李元、李士凰为闸夫”,丁泰运也是好官啊,捐俸禄百金,又买了器具,招了闸夫,把问题解决了。丁泰运是崇祯十三年考取的进士,先在武陟任知县,后在河内(沁阳市)任知县,为官清廉,崇祯十七年,刘方亮(李自成部下)率领农民起义军攻怀庆府,丁泰运独守南城,誓死不屈,遂被杀害,丁泰运可谓既是清官,也是忠臣啊。从丁泰运的任职时间,可以更加明确那个“隆庆辛巳”年份是有误的。
 

2

清代故事

那么到了清朝嘉庆年间,又遇到问题了,这是在永利河,什么问题呢?原来在永利河渠首,原本是设立有闸夫的,专门负责开放闸门,原来商定的工钱是有润月的年份是十五两六钱,没有润月的年份是十四两四钱,这是一年的工资,按四个季度分别发放,这工资呢,其实是不太够的,不过商量好了,勉强够用。但是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发生了一件事,碑文记载“经前任将闸夫工食银拨入壮班一两八钱,以至闸夫推委不看,启闭失时,河每淤塞。”原来是工资中有一两八钱被扣了,划给壮班(相当于现在的协警或者城管)了,那闸夫心中自然不满意,推诿扯皮,不按时开闸,这就很耽误事了,一旦农时需要用水,你这里不放水,那庄稼岂不旱死?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原来乡民们商议后,劝勉了两位善人,我们可以理解为两个热心肠的人,一个是冯郎氏,捐了五亩地,一个李郭氏,捐了三亩地,交给闸夫,闸夫呢把地租出去,每年收租归于自己,以此来弥补工资不足,那这够不够呢?碑文记载“施地虽少,其利甚渥人”,看来这收益还是蛮不错的。当然,为了防止时间久远,再发生变故,乡民们一方面将这件事禀告给县令,算是做个备案,一方面在礼房存下关于此事的资料,最后又立了碑,此碑所立时间是嘉庆七年(1802年)。真是往事悠悠,如若不是碑文所载,谁又知道当年还发生这么多事呢。
当然,这两位善人的详细资料是什么呢?另有《永利河捐施地亩碑》记载,一个是南程村的李瑞麟,其职衔是正九品,这里大概可以推测出李瑞麟可能是一个主簙,相当于现在的市政府秘书长。他有一个母亲姓郭,年近九十,但是平生好善,她命令她的儿子把自家的田地捐出了三亩,而且还是土地比较肥沃的三亩地。不得不说,这位老人家也是深明大义啊,值得我们学习。另外一个是西湖村的冯有福,是一个监生(国子监读书之人),这个人呢,当时已经去世了,他的妻子也姓郭,这个郭氏也命令他的两个孩子——冯尚武,冯尚祥,共同捐地五亩。合计八亩地全部纳入永利河作为官田。自此之后,闸夫不仅有工资收入,还有租金补贴,再也不推诿了。这些租金不仅贴补闸夫,三公祠的祭祀费用也从这里来,看来租金还是不少的。唯让我们钦佩的是两位女性的大义,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当然到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时候,河道就又堵塞了,当时的济源县令何荇芳也是亲自督工挑挖河渠,疏通了河道。至光绪年间,河道再度堵塞不通,碑文记载“河又大废,水无涓滴,田多亢旱,十堰村庄束手无策”,当时的济源县令姓陈,亲自勘察,督理此事,最后河道疏通,百姓十分感谢,就立了碑。到光绪年间,清朝即将没落,地方上的县令还能安心为百姓做些事情,也算是好官了。
 

3

小结

明隆庆二年(1568年),怀庆知府纪诫主持开凿广惠渠,其渠首现已淹没于沁河岸下。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济源县令甘国墀主持开凿甘霖渠,在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应该是重修过。“甘霖渠”石碣上刻有“孟津郭芳五,县长方廷汉督修”,“化时如雨”石碣上刻有“济源工赈会监修”,二石碣所留时间均是“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其渠首大部分被碎石掩埋。建国后在1959年,国家组织民众开挖广利总干渠,1987年,广利渠首闸重修,其水利工程依旧造福于沁河两岸的人民。历经千年的沁河水利工程,几经兴盛,几经衰落,演绎了多少风云故事,今日欣逢盛世,将其旧事浅谈,晓于后人,或有所得,亦为美事。


作者简介

张天宇, 河南济源人,供职于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爱好旅游、读书,闲暇之时喜欢写作,曾有作品发表于《济源晨报》《大河文学》《精神文明报》等。 

刘全胜 | 酒婆醉仙

张朝晖 :做个善于读书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