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大概念”之概念的几个问题

 课程教学研究 2022-06-13 发布于浙江

什么是大概念?(余文森、徐洁、温·哈伦等)

大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及其特殊性的、构成学科框架的概念,它是一种高度形式化、兼具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普适性极强的概念。

大概念(big idea)也译作大观念,是指学科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概念、原理、方法。

大概念的“大”不是宏大、广大、基础,而是“核心”。大概念指将众多学科理解与连贯的整体联系起来的关键思想,处在学科的中能反映学科的主要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学科的骨架和主干。

大概念即Big Idea或Big Ideas,亦称“大观念”或“核心观念”。它并非学科课程的某一具体知识性概念或名词,而是集中反映学科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共识性、统领性等共性,能将离散或琐碎的不同主题和知识实现“有意义”地“黏连”,从而帮助学生以“专家式思维”阐释和预测较大范围物体、事件或现象的某种有组织、有结构的“核心概念”“知识模型”或“学科大图景”。

大概念与学科概念的金字塔结构(《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

学科知识的构成上,最底层是学科基本知识、技能等事实性知识及统摄性较低的分解概念,即小概念;第二层是基于学科内知识整合的核心概念与方法,即核心概念或基本问题;第三层是基于跨学科内容整合的概念或主题,即跨学科概念或共通概念;最顶层是统摄其他所有知识的“元认知”,即哲学观念。较之事实性知识、学科分解概念等小概念,学科核心概念或基本问题、跨学科概念或共通概念和哲学观念等都属于大概念范畴。

大概念的特征:

学科大概念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特性(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等)。

(1)抽象性:大概念是从众多具体史实或概念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概念或原理。

(2)统摄性:大概念应该具有统摄相关具体史实或小概念的功能。

(3)迁移性:大概念可以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之中。

(4)意义性:大概念应该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关联的概念、命题或原理。

大概念不局限于概念。大概念还表现为主题、有争议的结论或观点、反论、理论、基本假设、反复出现的问题、理解和原则。所以,大概念可以表现为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一个核心概念、一个基本问题或一个正式理论都是大概念 。

大概念五方面的重要特征(徐洁):

(1)中心性。大概念不是基础概念,而是聚合概念。大概念居于学科的中心位置,大概念群集中体现学科结构和学科本质。大概念虽然只是相对的概念,可以是某一学科的大概念,也可以是某一单元的大概念,但仍然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大概念就如同一个文件夹,提供了归档无限小概念的有序结构或合理框架。

(2)可持久性。大概念不是暂时保存的记忆,它具有可持久性,是经验和事实消失之后还存留的核心概念。大概念能用于解释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和毕业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的物体、事件和现象,贯穿学生的一生。

(3)网络状。大概念并不是无序游离在学科结构中,而是呈现出网络状结构。这种网络状结构包括了学科内网络结构和学科间网络结构(也可称为跨学科网络结构),每一个大概念则是完成网络结构间通讯的基站(网络上的纽结)。

学科大概念网络将某一学科进行纵向联结,不同学段以大概念为中心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织,这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线索。

学科间大概念网将某些学科进行横向联结,跨越两个或者更多个知识领域,不同学科之间基于某概念进行合理对接,有效地模糊了学科之间的边界。

(4)结构性。学者建构了基于大概念的金字塔模式、系统网模式、线性链模式等。金字塔模式从大概念出发,明确了大概念与其他各级概念之间的层叠关系;系统网模式从学习任务出发,在与大概念的交互过程中,构建了围绕大概念的任务体系;线性链模式从大概念出发,按照逻辑脉络步步推演,最终建立起基于大概念的课程设计体系。

(5)可迁移性。根据布鲁纳的观点,迁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迁移学习就是使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不断扩大与加深认识。从本质上说,迁移一开始不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是学习一个一般观念。这个一般观念是认识后继问题的基础,这些后继问题是开始所掌握的观念的特例。埃里克森指出,大概念有极大的迁移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被应用于许多其他纵向的学科内情境和横向的学科间情境,以及学校以外的新情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