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亳都新说 || 刘学中

 华豫之林 2022-06-13 发布于河南


亳都新说

/刘学中


亳的甲骨文,从高,从草木,意为高地之城,周围适合农耕。那么,古之亳在哪儿?
学者岑仲勉在《黄河变迁史·亳》中引用《左传》载记,昭公九年周王的使人詹桓伯说: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在周代人心中,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封于商(宋),商(宋)土在河之东,古豫州东部,故称东土;而亳土,在燕土之南,古冀州东南部,故称北土。
龙山文化晚期,颛顼帝在濮水之阳建都,颛顼墟古称帝丘,位于濮水之阳大河之东,地属古兖州。夏代时期,大禹(夏后禹)继虞舜帝位,史称第一代夏后,都阳城。夏后仲康,夏后启之子,夏后太康之弟,夏朝第四任君主,当是时,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把持夏朝政。仲康崩,夏后相继位,夏后相治理不当,后弈代夏,夏后相逃难居帝丘。东夷族伯明氏寒浞辅政后羿,得势杀后羿取代后位,又派子(浇)追杀夏后相于帝丘。古帝丘在殷商时期,称为相,有姒姓相氏一脉传承至今。
引《伯刘史话》载旧《滑县志》记:帝喾高辛氏初封于辛,及为天子都于亳。”“帝喾城(墟)在滑县东北七十里土山村。三国时期《皇览》记载: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亳阴野中。东汉顿丘城在今清丰西南二十五里。东汉所称亳阴之亳,当为帝喾都亳之处。这与《左传》周代亳土一脉相承。帝喾都亳,为龙山文化后期之亳,为夏前之亳,为《尚书》所称周代三亳之南亳。龙山文化晚期,即为颛顼帝喾大禹时期,帝喾封地之辛、帝喾建都之亳、契封地之商,当为今商丘睢阳高辛、安阳内黄亳城、邯郸临漳附近三个地区。
《史记·殷本纪》记载: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从先王居,地望当在帝喾都亳一带高地居住。经征战灭葛伯、昆吾氏,又征战灭夏桀后,还师于亳,并建都于此,是为亳都,位于商代黄河东流之西,为商亳,为周代称三亳之北亳,为宋史载记商中宗陵在今内黄县亳城东刘次范村一带。今亳城位于颛顼帝喾陵(古鮒鰅山)之北,是商汤南迁从先王居和灭夏桀之后建都的地方,商汤亳邑(史称北亳,位于今内黄亳城一带)乃商汤龙兴之地。
商之始祖契,乃有娀氏之女帝喾次妃简狄所生,因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帝舜所封于商。有学者李忠湖先生考证,甲骨文中有一滳字,是水名。滳水在卜辞中屡见:王其侑於滳,在有石燎有雨王其寻舟於滳,亡灾涉滳,至磬,射左豕,擒求年於滳,求禾於滳,可见滳河在商代是一条重要河流。商地,乃滳水流域之地,滳水为古漳河前身,在古九州之冀州域内,太行山以东、古黄河支流古漳河之下游地区。契封地于商,滳水流域也,当在古漳水中下游地区,而非商中期成汤东征而得的夏臣葛伯之地,即今商丘地区。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成汤自契至汤八迁,历契、子昭明、子相土、子昌若、子曹圉、子冥、子振、子微、子报丁、子报乙、子报丙、子主癸,共十三世首领,只有处在九河地带,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才好解释如此频繁的迁徙。同时期的河东夏葛伯,却无频繁迁徙的记载。帝太戊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都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居)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说明在河南河东立政的帝中丁、帝外壬、帝河亶甲,由于大河阻隔了战略后方交流,远离西部青铜冶炼区,导致武备不足,当是殷道复衰因素之一。
帝喾之亳都,当为颛顼都城相承,后称帝丘。大禹时期,黄河被分流东西,东流至帝丘以东,颛顼冢始位于禹黄河东西流之间的三角扇区,与帝丘(帝喾亳墟)隔河相望,日后经十数代人南扩而成为夏代商部落南疆之土,直到成汤始居于亳。此时商部落的北疆为古漳河(古黄河支流漳河之中下游地区)流域,西疆太行山东麓,东疆黄河东流,南疆黄河东西流三角扇平原亳地,水丰地广的农耕之地,为商部落扩张发展提供了人口和粮食基础。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盘庚渡河(古漳河,笔者注)南,复居成汤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经告谕诸侯大臣后,乃遂涉河(古漳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帝盘庚迁都于殷,实为亳地之殷城,帝盘庚城在今安阳殷墟。帝喾之都南亳(帝丘,今濮阳或内黄梁庄一带,古属东郡濮阳,笔者注)、成汤之都北亳(亳城,今内黄亳城一带)、盘庚之都西亳(殷城,今安阳殷墟一带),是为周武王克商后,周代所称之商都三亳
成汤始居于亳,灭夏后迁九鼎都于亳,至帝太戊(商中宗)都亳驾崩为止,亳城作为殷商都城共约158年。河亶甲居相,继王位之后以相为都九年,那么相都在哪儿?
《史记·殷本纪》记载: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帝外壬崩,帝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
《新唐书·许敬宗传》记载:帝东封泰山,以敬宗领使。次濮阳,帝问窦德玄:'此谓帝丘,何也?德玄不对。敬宗俊曰:'臣能知之。昔帝颛顼始居此地,以王天下。其后夏后相因之,为寒浞所灭。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在此地也。后昆吾氏因之,而为夏伯。昆吾既衰,汤灭之。其颂日:'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是也。至春秋时,卫成公自楚丘徙居之。’”
商中宗帝太戊都于亳(今内黄亳城),属于继承帝天乙(成汤)都亳(今内黄亳城)。当是时,仲丁都隞(今郑州荥阳附近),河亶甲居相(古帝丘,今濮阳或梁庄一带)。帝太戊驾崩,帝太戊之子仲丁即王位,迁都于隞。帝仲丁驾崩,河亶甲继王位,迁都于相(古帝丘,今濮阳或梁庄一带)。河亶甲驾崩,河亶甲之子祖乙即位,迁都于邢(今邢台附近)。相(古帝丘城,今濮阳或梁庄一带)、隞(今郑州荥阳附近)、邢(今邢台附近)三处商都,分别居于帝太戊亳都之南、之西南、之西北,拱卫帝太戊亳都,其中,相土(古帝丘,今濮阳或梁庄一带),处于古黄河沿岸泛区内,早已深埋于黄沙。
河亶甲居相,称帝后迁都于相,为颛顼之都帝丘之墟,夏后相逃难帝丘所在地,殷人称作相土,相土当在夏代黄河东流以南。河亶甲居相都相,当在今濮阳或梁庄一带,而不在今内黄亳城附近。《括地志》云:故殷城在相州内黄(旧县)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故殷城。该史料判断有误,故殷城在安阳小屯在民国时期已成历史事实,故城当在古帝丘,今濮阳或梁庄一带。相在河东帝丘(颛顼城墟或帝喾城墟),因河亶甲立都当政只有九年,加上河水洪犯遗迹无存,相墟名声被帝丘大名所掩,以及在《括地志》中,相之地望被误认为在内黄亳城,也在情理之中。
今商丘,是商汤东征夏伯葛方国之地,殷人之一部族人集中活动的地方,周武王灭商纣王之后,封微子启于商,建立宋国,都于商丘,当无异议。今商丘地区,在殷商之亳地东南,与商王成汤居亳都亳无关。
黄河故道几经变迁,商王成汤始居亳、始都于亳,该都邑早已沉埋地下,有三杨庄汉代遗址为证,因年代久远,帝天乙成汤之都亳墟的考证难度可想而知。今内黄亳城作为北亳,是商汤始居于亳都于亳的所在地,当符合史实,可信度最高。
综上所述及《史记·殷本纪》有关记载,作概论如下:帝喾都亳,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黄河下游滳水支流域);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先伐葛伯,后伐昆吾,再伐夏桀,汤既胜夏,还亳;天子帝位传十代至帝太戊,是为商中宗,均都于亳;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自亳迁都于隞,当是时,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中丁、河亶甲、祖乙分别居于隞(今郑州荥阳)、相(古颛顼城墟,今濮阳卫墟)、邢(今邢台邢墟),三地呈龟背之形,拱卫商汤龙兴之地——亳墟,今安阳内黄商中宗陵;帝盘庚之时,已都河(古漳河)北,今邢台邢墟,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民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以遵成汤之德,乃遂涉河南(今安阳殷墟),治亳(南亳帝喾城墟、北亳帝太戊城墟、西亳帝盘庚殷墟三亳之地),行成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自盘庚徙殷至纣王(帝辛)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王时稍大其邑,南据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通过论证,判断商王成汤(帝天乙)都亳定位在内黄亳城周边,有利于正本清源,有利于安阳殷亳文化核心区的开发,有利于安阳殷亳文化产业合力发展。
2022.4.21




     作者简介:刘学中,笔名腊月九,河南内黄人,安阳市作协会员,文学和摄影爱好者。有散文散见于《奔流》、《内黄文化》、《三月三》期刊和网络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