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主动,就是不喜欢吗?

 路远情长 2022-06-13 发布于北京

01.

对方要是真的喜欢你,一定会主动来找你。这句话的确有它的道理。可落实到现实中,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所导致的性格不同,对喜欢的表现和行为也有所不同。细化到喜欢与不喜欢,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一个人,还需要辩证去看。

对方不主动,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对我们完全没感觉。

这类人不管我们再怎么主动和迎合都是没用的。可能我们说十句话,对方只回了一句话;可能我们经常主动约对方,对方却从没约过我们;可能我们精心制造的每一个巧合,也只能换来对方一句淡淡的「好巧」。

如果哪天我们不再主动了,或许就再也见不到对方了。

所以辨别对方是否有感觉也很简单,看对方是不是对我们的消息没有回应,看对方是不是对我们的个人生活没有兴趣,甚至不跟我们聊ta的个人生活,看对方是不是一点分享的欲望都没有。如果这些行为对方基本都中了,那就是对我们完全没有感觉。

02.

对方不主动,第二种可能性,就是我们常说的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这种可能性还存在着两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是对方对我们是有好感的,但是没有想好两个人接下来要怎么去发展,对这段关系充满了疑惑。

可能两个人之前是很好的朋友,可现在的暧昧状态又超出了朋友。然后对方会开始犹豫,是真的喜欢吗?是真的合适吗?如果被拒绝了,最后会不会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第二种情况可能是在相处的过程中,一方没有主动给到另一方明确的进度条,导致了不敢主动。

可能对方也主动过,但是我们因为某些原因拒绝了对方,比如矜持高冷,或者是刚好有事不能赴约等等,结果导致了对方误以为我们没有交往的想法,于是减少了主动的频率。

03.

对方不主动,第三种可能性,就是成长环境所导致的性格内向和不善言辞。

这类人的不主动一般更多表现在恋爱的中期。比如在完成了和我们在一起的目标后,在之后的相处中对方可能会回归自我。这里的回归自我指的是对喜欢的表达方式和大众定义中的喜欢有所不同,会更自我化一点。

可能不会说那些甜言蜜语,不会做那些撩人耳朵发红的套路,但每一次我们需要对方的时候,对方都会站在我们身边,以一个倾听者的姿态,听我们说那些趣事和牢骚,甚至是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也是性格内向的人特有的温柔方式,并不代表不喜欢。

04.

此外,在性格内向的人群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人群,他们可能是回避型人格,他们大多数都不太主动,而且随着关系越深入,甚至会越排斥。

具体会表现为:因为害怕被批评和否定选择回避社交活动;不敢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极为拘谨;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的先占观念;因为能力不足感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抑制;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如果对方的日常行为和以上吻合,那对方大概率就是回避型人格。

当然,如果我们真的很喜欢对方,那对于之后的相处我们可以这样去做:

首先就是不要去强迫对方做事。因为大多数回避型人格的思维中很怕麻烦,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很抗拒,大概率并不会照我们说的去做,相反会找一种方式去逃避。

其次是要慢慢地推进关系,不要急于一时。因为回避型人格很难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即使进入亲密关系他们也会下意识的排斥,因此太热情的人他们会招架不住,我们越热情,对方可能越逃避。

最后就是,要懂得给自己设限,不要没有底线的付出。和回避型人格相处,我们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可如果对方一直在拒绝我们,我们也感觉到和对方相处时,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就应该马上停止付出了。

05.

说到底,对方不怎样怎样,就是不喜欢。这种句式,落实到现实中,真的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喜不喜欢是要用我们自己的心去判断的,喜欢是心与心的贴近,没有固定的模板,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人本身就是捉摸不透的。

而恋爱中的判断,并不是去判断人心,类似于对方现在是不是喜欢我们,对方会不会继续喜欢我们,对方到底有多喜欢我们……这种判断是怎么也判断不准的。

判断是观察对方愿意稍微靠近一点我们,ta若愿意靠近一点,我们就欣然接受,ta若原地不动,我们也不要费劲去拉对方。

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