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印:赵之谦“伏敔堂”,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儿?

 三个小布丁 2022-06-14 发布于河南

赵之谦的篆刻成就是憋出来的!

就如同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是憋出来的一样,恰好,他们都是绍兴人。实际上,这两个绍兴人很有意思,赵之谦(1829-1884)去世之前三年,鲁迅(1881-1936)就出生了,像是在接班的文化人。

前面说了,赵之谦并不打算在艺术上获得成就,就像鲁迅最初是学医的。赵之谦的人生目标是“致君尧舜上”,他跟杜甫一样有家国之怀,要走仕途,旧时代的文人,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吧,吴昌硕不也做了“一月安东令”嘛!

赵之谦的书法、绘画、篆刻,在30岁之后突飞猛进,原因很简单,就是生活艰难,他不得不向艺术用力,先养活了自己再说——

1858年,赵之谦三十岁,在《赵撝叔手简》中记下了这样一段话:

“弟八月以后,穷极无奈,方谓走头(投)无路,忽意旧业中兴,索书索画之人接于户庭。金虽不多,鲑菜尽供敷衍。……明春拟游沪上,转至吴中,半快眼福,半觅衣食……”

为生活所迫,他要满足求书、求画、求印者的需求,才能获得生活资料,这也使他在艺术能力上突飞猛进。

书、画不是我的专业,专说篆刻,他的篆刻水平,也在三十岁后日见精进,尤其是三十四岁“家破人亡”之后,他真正成了为“六百年来橅印家立一门户”之人。

(赵之谦墓)

简言之:赵之谦是后来篆刻人的开路之人,我们这些当代从事篆刻的业内人,都应当感谢他,赵之谦的墓前,我们都应当膜拜前去,并奉上一束鲜花。

本文我们再读一方赵之谦的朱文印,就是这方“伏敔堂”:

(赵之谦和他的“伏敔堂”)

如果说这方印对于后世的贡献,我们可以这样归结:王福庵“铁线篆”风格的作品,大概发源于赵之谦此类作品。

我们总结过:“铁线篆”印风是细朱文的一种,它区别于“元朱文”的最大特征有两条:

1、小篆线条与元朱文不同,线条很少作圆形,而是多作微弯的弧形,像两端加压微弯的钢条,劲力内含,刚性十足;

2、印内各字之间以及字与边之间连接较多,结构相对紧密,全印多字犹如一字,整体感很强。

先看这方印的边款:

(赵之谦的“伏敔堂”及其边款)

边款中说:

癸亥十月十六日,灯下作此,寄弢叔闽中。稼孙买石,悲庵题记,时客都下。

显然,这是赵之谦为江湜所刻堂号印,“伏敔堂”是江湜的堂号,石头是魏稼孙(即魏锡曾)买的,刻这方印,是赵之谦在灯下完成的。

再说印面的“铁线篆”味道:

(那些经过处理的直线)

印面文字,除了具备小篆“匀齐”的规律之外,文字中的线条在经过刀法与篆法处理之后,都带有微微的弧形,似两端加力致使弯曲的钱丝,富有弹性,劲力内含,即便是应当是完全水平(比如“吾”部的水平线)或者完全垂直(比如“堂”字头部的中竖)的线条,都处理成了这样的特征。

有了这些特征,小篆的柔媚被一定程度的化解,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刚”性,这正是“铁线篆”作品的魅力之一。

再有,就是字与字之间的团聚了。我们看,这方印:

1、单字之内的团聚:“伏”字左右结构,中间有连接处,“敔”字左右结构,中间有连接处;“堂”字半包围结构(或称上下结构),也处理成了连接在一起的结构。这是三个字独立团聚之后形成的三个团聚字块。

2、三字之间的团聚:“堂”字顶部向右一笔与“伏”字搭接;“敔”字横线与“堂”字下部搭接;“敔”字的“攵”部上部又拱入“伏”字的下部;这样的操作,让三个字形成了团聚的整体。

(搭接形成的整体性)

全印文字,只有“堂”字头部左笔孤立,又被安排它跟上边框与左边框的搭接。如此,全印连成一片,整体感强烈,“印章”属性得到保证。

当然,章法方面,这方印还有很强的“赵之谦味”,就是从邓石如处继承来的“疏密”,就是所谓的“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除了三字的紧密连接外,“堂”字下部被设计出了大片的“空地”,有了这片空地,全印就有的聚散(疏密)对比,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既密实紧凑,又疏朗透气。当然,这片“空地”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印面的上部、右部还各有一处相呼应的“空地”,呈现“品”字分布,既照应有情,又促进印面安定。

(空地的分布)

当然,这方印里的“书写”意味也值得强调,这也来自邓石如,但却又有着强烈的“赵之谦味道”。比如“堂”字的两条外弧,它与邓石如的弧线是反向的,实际也就是与元朱文完全相反。

还有,就是铁线篆和元朱文都属细朱文的“亚类”,都有“小篆入印,文字线条连边,边框略细于文字”等共性特征。这些特征,是在赵之谦这里才变得越来越“显性”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