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六)

 杏林网事 2022-06-15 发布于山西

致敬岳林先老师!致敬刘勋老师!

致谢邢台市第三医院功能科团队

致谢邢台市第三医院病理科老师们

致谢公众号“鲁博中超声

致谢公众号“新青年超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反应性增生:1、受细菌、病毒等刺激,引起的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导致淋巴结增大。2、颈部I区、II区淋巴结多有反应性增生。3、淋巴结结构清,纵横比多大于2,门结构清晰,形态自然,皮质无明显增厚。4、血流信号可增多,门样血流信号。5、巨大淋巴结增生,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又称Castleman病,淋巴结内淋巴滤泡增生。6、Castleman病超声特点:体积较大的肿大淋巴结,无囊变坏死区,内部多个条状强回声或粗回声,血流丰富,多数可见环形或半环形血流。这种内部的条状强回声,是超声诊断此病的关键特点,它是由于淋巴结内的滤泡间及副皮质区的毛细血管增生、部分管壁增厚伴透明样变和纤维化,钙质沉积血管壁而形成。淋巴结周边的环形或半环形的血流,在病理上对应的可能是包膜周围的绕行血管。(参考王魁老师公众号“新青年超声”文章《典型病例:Castleman病》)。

菊池病1、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菊池病 。2、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 。3、淋巴结有压痛,多见于颈部,也见于腋窝、腹股沟等处。4、淋巴结肿大,淋巴门部分破坏、偏移或消失,包膜完整、无融合。5、坏死型淋巴结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或囊实性回声,淋巴门缺失。6、周围高回声晕是重要声像图特征,其形成主要与淋巴结周边组织受到炎症细胞浸润有关。7、丰富门型血供,内部血管分支边缘不规则。极低回声区血液充盈缺损,为坏死区域。8、鉴别:结核,淋巴瘤。(主要参考山东博兴县中医院超声公众号“鲁博中超声”文章《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超声诊断》)

淋巴瘤:1、又大又黑又圆。(肿大,类圆形,回声极低)。2、皮质明显增厚,髓质几乎消失。高频放大看,可以看到细小网格。3、淋巴瘤阻滞毛细淋巴管内淋巴流动,导致瘤体周围淋巴组水肿4、可融合呈不规则分叶肿块,分叶之间见强回声间隔。5、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6、晚期坏死、出血回声不均,或呈囊实混合回声。7、早期血流丰富,低阻。血流信号呈门样和“树枝状”,分支血流可达皮质区或淋巴结包膜下,充满整个淋巴结。治疗后和时间较长者血流信号不丰富。主要参考岳林先老师《实用浅表器官和软组织超声诊断学》。

结核:1、颈部淋巴结多见,常多发,可融合成块。可穿破皮肤形成窦道。2、回声减低、杂乱,结构不清。有寒性脓肿时,内部可见不规则液化区,边缘冲蚀样,加压局部可见流动。愈合钙化者内部可见粗大钙化。3、急性期血流信号丰富,呈淋巴门型分布。鉴别:恶性淋巴瘤血流信号充满整个淋巴结。4、胸壁肌层内不规则混杂回声伴非纯液化者多为结核。5、与转移瘤鉴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