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奚同发:一览小楷千载之流变​

 泊木沐 2022-06-15 发布于辽宁

钟繇《宣示帖》

祝勇先生在《故宫的书法风流》中写道:楷,是楷模,是样本,是规律,是标准。书写原本是出于实用,后来才逐渐拥有了美的形体,成为一种“美的自觉”。

小楷这种书体的革命自然因为书写材料与工具的革新而开始,与东汉造纸术改进,纸的使用成本降低导致使用范围的扩大密切相关。同时,一种书体的创新,还需要一批书家前仆后继的努力,并创作出足以与之相匹配,并呈现其书体特色及时代风貌的代表作品。

之前的竹简书写,人们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写出更多的内容,隶书的实用显而易见。纸上的书写,化解扁方的隶意,让字体舒展、方正或瘦长,肯定不是一个书家的功劳。大家公认魏国钟繇为“楷之鼻祖”,仅本丛帖就收入他的《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还未帖》等,足见他为此革新的不遗余力。这其中的《宣示表》后来还成就了“书圣”王羲之,王氏家族南渡时从伯王导曾缝于衣内携带,足见此帖当时已位重名贵。虽然钟体这些法帖尚存结体的隶意,但其笔画中长横波势重按的“蚕头”,收笔的“雁尾”“折刀头”,均明显弱化或消解。从书法史来看,这几帖的存在,足以让我们看到一种新书体的诞生和形成。

王羲之《黄庭经》

提到“二王”,大家脑海中立刻反射的多是《兰亭序》《中秋帖》等行书经典。其实,他们对小楷的贡献不逊于行书。如果没有他俩的传承及书风精进,小楷是否为日后风行,确实不好做历史的假设。毕竟,每一种流行,是需要一批有影响力的人来支持的。正如云平先生在从帖序中所言:“继承和发扬钟繇书风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中王羲之的贡献最大。他取法于钟,而又别开生面。其主要贡献是使小楷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在格调平和简静与天姿丽质之中,又流露出一种自然雅逸的气息,如《黄庭经》等。而王献之的小楷成就和影响虽不及其父,但也另辟蹊径,创造出了英俊豪迈的小楷新风格,如《洛神赋十三行》等。我们可以这样说,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钟繇小楷向成熟化发展的推动者。他们把小楷书法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因此小楷虽延续千余年,但不论是继承还是创新,基本上都无出其右。”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为“二王”立定了楷法的基本面貌,就否认以后小楷的演变及发展。楷书分小楷、中楷、大楷,从书法演化进程来看,是由小楷为楷书的确立而正名。而后因实用需要,出现了中楷、大楷(榜书)。比如佛教盛行带动大量摩崖造像催生了魏碑及抄经书体,楷书微可纸页上细钩慢描,大可远观其雄浑遒劲。再比如,与宋时活版印刷的规范为对应,书家则以自己个性追求创造性地把“尚意”的风格推到极致。还有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小楷成为应试者的统一书体,同样促使这种书体成为流行中的一种精彩,推波助澜,为涌现出既有书家个性又不乏标准化的书风提供了多种可能。

钟绍京《灵飞经四十三行》

小楷自诞生以后,便成为文人、士家启蒙必不可缺的童子功。即使唐代以后的四大楷家,把中楷、大楷的“度”规范到真正的“模”法,但作为楷体的母书,小楷一直独立存在,并蓬勃着自己应有的生命力。而且这种外形中规中矩、中宫内敛的楷模之书,与各时代书家的内在修养及气质是那么和拍,所以,即便民国风度的小楷,我们当代人如果不补足国学稀缺的失度,也很难还原小楷的古朴飘逸。

赵孟頫《汲黯传》

与古时法帖稀缺,贵族以拓片为载体的传承,或由书家书写作为范本,或是后来者官至朝廷得以遍阅内府所藏名帖等相比,如今图书印刷业的发达,一览名家名帖,可谓轻而易举。这套《历代小楷名品精选》丛书,精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各时期的小楷经典作品,既是一套可以用来收藏的书法史料,又便于读者从中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小楷的书风面貌与演变脉络,比如,历代名家从最初的书写至后来者的临摹,由智永开始,褚遂良、赵佶、米芾、祝允明、朱耷等或写或临的《千字文》,王沂孙、邓文原、姜夔等临写的《跋王献之〈保母帖〉》,赵孟頫、王宠等临写的“二王”《黄庭经》《洛神赋》,褚遂良、俞和等人摹写的王羲之《乐毅论》等,他们的书写,既有承传,用笔、结体来处分明,又因时因人而异,打上了个人的烙印。

弘一《心经》

当然,像作家的原始手稿,翻阅古人的书帖墨迹,我们似乎与古人对话,倾听他们的脉搏心动。同时,历史与人物的过往及旧事,随着纸卷墨色的流动,或碑碣饱经岁月漶漫的石花,演绎出书写者的时代脚步及个体的悲欢表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