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误治疗后体质变差!4种儿童常见病及治疗方法,教你温养孩子体质!

 mxb08 2022-06-15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大家好,我是茯苓妈妈。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最近坐诊遇到的一些令人痛心的事情。

有句话叫做关心则乱,说的就是我们这些为孩子操碎了心的家长。

图片

每次孩子一生病,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只要能赶紧把孩子的症状消下去就行,激素药先吃上。

上星期有位宝妈通过公众号留言找到了我,说是孩子咳嗽老不好,反反复复两个月,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问都给孩子吃了什么药了?

这位宝妈说到,孩子刚开始感冒咳嗽,后来尿床又受凉发烧,加重了病情。

图片

去当地的医院给开了某咳嗽药配合退烧药,效果非常快,半天就不咳了。

过了一周又有点轻微咳嗽,中间吃了该咳嗽药又做了雾化。

但是这次却没有了效果,孩子每天断断续续的咳着,不知道该怎么办。

经常关注我们公众号的医友们应该知道,这是典型的肺寒症状。

雾化、寒凉药一时将肺的虚热消了下去,但是将寒气闷在了肺里,能不反复吗?

图片

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是否有自己的影子:

医生给开了方子,人走了方子没抓,或者是抓了方子,有这顿没下顿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地吃着,根本坚持不下去;

还有的按照方剂吃了一两次没见效,就立即改用寒凉药。

说的是不是你?

所以孩子本来咳嗽慢慢见好了,却硬是治成了久病不愈,甚至发展成了肺炎。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图片

临床上还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茯苓医生,孩子发烧是不是要通便?”

他们认为通便是排出身体的垃圾,孩子的病就会很快得到缓解。

但实际上发烧是人体正气和邪气在体表斗争表现出来的症状,这时只要用葛根汤等解表的药,给正气加把力,孩子一出汗就好了;

但是就有有些家长强行给孩子通便,这就相当于在前线作战的正气要抽调出来供应后方,正气不足,邪气入体,病好的就慢了,对孩子的体质也会有损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给6个月大的宝宝灌肠退烧的那个新闻,最后退烧不成反而造成肾衰竭,导致宝宝终身都要靠着透析维持生命。

图片

就因为家长的无知和冲动,剥夺了孩子一生的健康。

你可以不听医生的嘱托,但不是所有过错都有挽回的机会。

图片

在《伤寒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正治小病。

什么意思呢?

就是正确的治疗小病症。

小孩是稚阳之体,体内的阳气像一个小火苗,风一吹就能灭的那种,非常脆弱。

这个时候特别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蚀,表现在孩子身体上尤为明显,身体马上鼓舞正气与外邪相抗争,这就是发烧。

这个时候用药微微发汗,邪气驱除出身体就好了。

但是家长着急助孩子一臂之力,一挂水,寒凉顺着孩子血管进入身体,这就好像正气抗争得正热闹呢,一盆冷水浇了上去,正气直接偃旗息鼓了,外邪就更猖狂了。

图片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疑问,那为什么我用寒凉药孩子的病反而好了呢?

这是因为外邪进入身体与正气对抗达成了一种短暂平衡的状态,体现在身体上就是症状没了。

症状没了,不代表外邪没了。

它会在身体里长期消耗着孩子的正气,导致孩子体质变差。

图片

倘若出现一些额外的状况,比如说降温啊、吃寒凉的食物啊等等,身体就会抽调正气去解决这些问题。

此时正气与邪气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人就会生病,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孩子病情反复不容易好。

长期损耗孩子的体质就不是感冒的问题了,慢慢的就会形成肾炎、肝炎,甚至白血病!

图片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总是生病的根源,因为小时候生病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

那孩子的一些常见病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治疗呢?

这里,今天茯苓妈妈就再给家长们总结一下孩子常见病的正确治疗方法。

图片

1

感冒、低热

 
发低烧(低于38度),伴有明显的怕冷、怕风的情况,可以用生姜葱白煮水,用此水冲服两袋小柴胡颗粒,两小时后再服用。

图片
 

2

高热

 
发烧超过38度,建议用经典解表方剂葛根汤
 
图片

葛根汤原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 炙甘草二两 白芍二两 大枣12枚
 
家长们可以买药来煮,也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些葛根汤颗粒
 
用葛根汤后,邪气从体表排出,自然便会微微出汗。
 
此时喝点热米汤,补充津液,调理脾胃,效果更佳。
 

3

咳嗽

 
1、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
 
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吃温热的橘瓣即可。小金桔可以多吃几个。
 
图片

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味道也是很容易接受的。家中孩子咳嗽的家长不妨试一下。
 
2、百合润肺汤
 
百合润肺汤不仅能止咳,还能补津润燥
 
参考剂量:百合30g  五味子10g   天冬10g 炙甘草20g 冰糖适量
 
3、经方治疗
 
对于咳嗽的情况,想要彻底治愈咳嗽,就非把邪气排出去不可。
 
肺合皮毛,必然用发汗的方法,就用到了方剂——小青龙汤
 
图片

小青龙汤原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咳嗽时间比较久,虚热情况比较明显,例如咳有黄痰、舌胎黄厚,甚至有肺炎的情况,可以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加上石膏。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小青龙汤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本身作为发汗剂伤津液,在使用过程中一定注意多喝米汤、热茶热水等补充津液。
 

4

鼻塞

 
方法一:按摩液门穴。
 
图片

按摩此穴每次约3分钟,左右手轮流,基本上很快就能见效。
 
此方法为应急使用,持续效力偏弱。
 
方法二:揉搓大鱼际。
 
图片

此区域为肺经循行之处,按摩此处,每次5分钟左右,鼻塞即可缓解。
 
以上两种方法,婴儿尤其有效。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又不贵,夏天是冬病夏治的时节,好好温养孩子的体质就会慢慢变好。
 
比起挂水和雾化,这样是不是好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