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医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意识此民不畏惧心神的威严,而纷动思智耗散元气。则会有大的可畏祸害降临了。 不要让后天意识纷动思智去影响心神的安静,不要厌恶后天意识纷动思智的产生。 圣人能够知道自己心神的恬淡虚无之益,所以不妄动思智,不自我表现。懂得爱惜自己的真气,不自恃高贵。 修道者必须保持心神的慈柔虚静无欲平和态,去掉意识妄念的纷动态。 《黄老玄示经》云:“福者祸之先,利者害之源;治者乱之本,存者亡之根。上德之君,质而不文;不视不听,而抱其玄;无心无意,若未生焉;执守虚无,而因自然,原《道德》之意,揆天之情;丧我之槖;无焉之名,养我之宅。有货之货,丧我之贼;无货之货,养我之福。......心为凡圣之根,身为苦乐之聚。圣人知患生于心,愆者由己。是以清新除患,洁志消愆。凡俗之流,其即不然,肆情纵欲,不知欲出于心;悔慢矜奢,不知慢生于已;情骋愚暴,不顾其身,故以祸难所皆由之,不识危亡自此,日用不知。” 忆昔童时,诵读千字文有这么两句,“性静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这是养生格言,它教诲人们心性要清静,情志要安闲。若心意动念过多则精神必疲倦萎靡。爱惜守护真气则肾气足精神旺,追逐身外食物的欲念过多,就会动摇意志的坚定性,消耗元气,有损健康。 |
|
来自: sunyaohai > 《道医学堂丨老子养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