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上窝:位于两条脐内侧韧带之间,是膀胱的位置,前方有腹直肌保护,在此区域不宜打开此处的腹膜,否则容易误伤膀胱。 内侧陷窝:位于脐内侧韧带与脐外侧韧带之间,相当于直疝三角(海氏三角)位置,是腹股沟直疝突出的部位。 外侧陷窝:位于脐外侧襞的外侧,是腹股沟斜疝突出的部位。 腹腔镜视野下可以辨认的一些结构 腹壁下动脉 在近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内侧处发自髂外动脉,在腹股沟管深环内侧的腹膜外组织内斜向上内,穿腹横筋膜上行于腹直肌与腹直肌鞘后层之间,至脐平面附近与发自胸廓内动脉的腹壁上动脉吻合。腹壁下动脉是直疝和斜疝的定位标志,也是将腹股沟分为内侧(Retzus 间隙)和外侧(Bogros间隙)分界标志。 输精管 该结构为白色的条索状,从膀胱底部后方,由中间向外上走行,跨过Cooper 韧带进入内环口,腹腔镜的的观察下进入内环口的位置右侧多是在8点钟位置,左侧多在4点钟位置。 精索血管 精索血管从侧方进入内环口,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汇合后形成精索。透过后腹膜,精索中的蓝色血管常清晰可见。 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 覆盖于耻骨上支有光泽的纤维样结构,由骨膜、髂耻束反折的纤维和腹股沟韧带组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韧带。是用于固定补片的主要结构。 髂耻束 为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之间的腹横筋膜增厚形成,全程伴行于腹股沟韧带的深面。。髂耻束跨过股血管的前方形成内(深)环的下界,最后呈扇状散开止于Cooper韧带内侧部和耻骨结节。髂耻束是直疝和股疝的分界线。 Bogros间隙 又称腹股沟区后间隙,这一间隙可看作是腹膜前间隙在腹股沟区的延续。其前方是腹横筋膜,后方是腹膜,外侧为髂筋膜。这个间隙内有一些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操作上必须小心谨慎。 Retzius间隙 指的是耻骨膀胱间隙。它位于正中线, 前方有腹直肌、腹横筋膜和耻骨, 后面是膀胱。这个间隙上至脐平面, 下至盆底肌, 外至腹壁下动脉, 主要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 基本为无血管区域。 耻骨肌孔 肌耻骨孔又称Fruchaud孔,法国学者Fruchaud在1956年首次所描述。Fruchaud认为所有腹股沟区的疝都发生在肌耻骨孔区域。肌耻骨孔为一个独立的潜在的孔隙,近似四边形,有上、下、内、外4个边界。 上界:腹横筋膜和腹内斜肌。下界:为骨盆的骨性边缘。 内界:腹直肌外缘。外界:髂腰肌。 肌耻骨孔外侧面 肌耻骨孔内侧面 危险三角 危险三角又称Doom三角,是专指在腹腔镜下所见的输精管和精索血管之间的间隙,因为在其中包含有髂外动、静脉和股神经。 疼痛三角 位于危险三角的外侧,是一个倒三角,内侧边与危险三角的外侧边共边。有腰丛神经的分支(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和股支、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穿过。比较容易损伤的是股外侧皮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股支。所以不能在该区域内钉合补片! 死冠血管(死亡冠) 死冠血管,是髂外血管的分支(腹壁下血管)与髂内血管的分支(闭孔血管)在耻骨后的交通支。因此,死冠血管被认为是髂内与髂外血管的交通血管,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异位闭孔血管。死冠血管有静脉型、动脉型或者混合型。其中静脉型多见。 若手术损伤此血管环,常造成严重的出血,且止血困难。腔镜手术时,在耻骨梳韧带位置打固定钉时容易损伤死冠血管,有时也可在游离嵌顿性股疝时,在陷窝韧带内侧非直视下切开时也可造成损伤。 各种三角和各种疝的位置关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