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说,中药里有一类药叫做温性中药,一般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而归入胃经的温性中药,往往有和中散寒、温里益中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颇有裨益。 1、白扁豆。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着健脾,化湿,消暑的作用。常用于主治脾虚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烦渴胸闷等病症。 2、白术。始载于《清异录》,味苦性温,归脾胃经,功效良多,主要有补脾、益胃、和中、安胎、燥湿等等,主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涨泄泻等病症。 3、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性温,归脾胃经。是各大方剂中常用的一味药,功能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常用于治疗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等症状。 4、苍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性温,归脾胃经。苍术也是温中燥湿的常用药,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等病症。 5、沉香。始载于《名医别录》,味苦性温,归胃、脾、肾经。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等病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