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打坐:学会日常功夫,妙用无穷!

 潜学无涯 2022-06-16 发布于吉林

 欢迎订阅微颜至说  常乐山人的胡言乱语

不论门户,不争教义,万法归宗,殊途同归;

不讲玄学,不作高深,破除迷信,普适大众。

大家好,我是常乐山人,上期文章发布后,很多后台留言没有公开,我会收集、梳理、汇总后回答,欢迎大家有疑问就留言。

有个朋友问道,打坐之外要注意什么,这是真正的聪明人,打坐是一种修行,可不仅仅只在盘腿上坐的时候。

很多人学了上坐的知识就开始打坐,结果5分钟心乱,思绪像脱缰的野马,20分钟开始腰酸,上半身越来越弯像个虾米,40分钟双腿疼得怀疑人生,最终选择了放弃。

记住,打坐是一门贯穿每时每刻的功夫,行住坐卧处处可练,而最容易忽视的,恰恰是日常。就算你每天盘腿上坐两个小时,还有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再加上游戏、休闲、看书、吃饭,这些时间远比打坐多的多,也叫下坐时间,这段时间如何度过,可是重中之重。

比如,进了办公室不停说话,伏案工作歪脖塌腰,刷手机看电脑,下班后应酬娱乐,再加上吸烟喝酒。久而久之,口干舌燥,缺津伤气;脊柱不正,督脉堵塞;用眼疲劳,伤神耗肝;再加上熬夜颠倒,心神不宁,血气不养,病灶潜伏,身体就像充满孔洞的基石,落在打坐的范畴,就得补缺回填,也叫筑基,但依靠两个小时的打坐如同破桶子装水,灌入十分,漏跑八分。

所以,下坐的时间要懂得用功,养成几种习惯,不复杂,多练即可。

首先要学会自酿长生酒,中医叫津液,道家叫琼浆玉液,说白了,就是唾液,这可是好东西,别觉得恶心。有本书叫《修龄要旨》,是大明的养生家冷谦所著,里面专门介绍了一种方法就是用唾液洗脸,差不多半月之后,皮肤光润,效用明显。

关于唾液的好处,各种书籍和文献都有介绍,此处不累赘,总之,在西医看来,唾液由多种腺体共同分泌形成,里面包含着各种生物酶、生长因子和腺素。东方的认知则强调,它由精气所化,因为元精充盈,则肾水上升,化育津液,咽下后能润心,使心火免于过盛,水火相济,阴平阳秘谓之长生酒。

而唾液中含有一种腮腺素,对于人体间叶组织的生长与维持极其重要,就是骨头、软骨、牙齿、结缔组织、脉管等等,如果腮腺素缺乏,将导致软骨病、骨质疏松、牙周病变、血管脆化。

但是从20多岁开始,唾液腺就开始萎缩,分泌量逐年减少,到了60多岁,其中的腮腺更是只有原来的60%。

你可以问问身边的老人,是不是口水越来越少,而且特别稀薄?他们伴随的恰恰是骨头、牙齿、血管之类的老化疾病,但腮腺素的提取和制备是个难点,一是唾液中含量很少,二是化学合成后,其氨基酸可能会消旋,成本太高。

所以,减缓唾液腺的衰老,增加唾液的分泌,对于防止衰老特别重要。

但平时的口水,还需要一个“酿造”的过程,这样唾液才会又多又稠,黏而有味,甚至有种果冻在口的感觉。

都听过舌顶上颚吧?很多瑜伽、内家拳、太极拳老师都会教你这一点,先学会顶上牙龈,随着功夫深了,再贴住上颚壁,说这是修行的次第顺序,对此我不评价,但我要求你一步到位,直接用究竟的功夫!

把舌头卷起来,朝着喉咙里送,这叫卷舌塞喉,越用力唾液分泌越多,也可以像吃奶糖一样,卷着舌头在口腔里搅动。

记住,自酿长生酒的时候,舌头不要放下来,这在日常不难,不说话的时候,就卷舌塞喉,别生出一点儿就下咽,要坚持,要积攒,越多越好,这是一个酿而又酿的过程,直到充满口腔,你会发现唾液变得粘稠,而且有种味道。

这时候一口咽下,有的人会听到肚子咕噜叫,有的人会很快饥饿,还有些胃里会微微发烧,没关系,都是好现象,特别是胃酸多的人,唾液中的粘蛋白会保护和修复胃粘膜。

卷舌塞喉还有一个好处,注意力会特别集中。因为“舌为心之苗”,它一乱动,思绪就要闹腾,所以,越是塞得紧,越是对治纷乱,而且这个动作会调节你的呼吸,一旦塞住,气道就有种被约束的感觉,呼吸的位置也会从鼻孔向鼻窦转移,慢慢的,呼吸会变得细柔而匀长,对于后续学习呼吸的法门至关重要。

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更要学会,一旦觉得不舒服,就用力嘬舌头,我认识一位长寿老人,常年心绞痛,始终坚持这么做,一旦发病,几分钟就好了,他说最用力的时候感觉舌根都要断了。

再给广大女性朋友叮嘱几句,用口呼吸会让你变丑,因为张嘴的时候,为了增加空气进入的空间,舌头会向下运动,这时,上颌得不到舌头的刺激,宽度会变窄,而习惯张口呼吸的人,往往还有颈椎和背部问题,特别是含胸驼背,喜欢探头或者仰脖,时间长了不单下巴会收缩,还可能导致龅牙,甚至地包天。

而卷舌塞喉恰恰制止了口呼吸,整个口腔周围的肌肉和骨骼都得到了全面刺激,一旦养成习惯,你的脖颈、下巴、胸背,都会得到改善,因为如果你不调整过去的错误姿势,卷舌塞喉会呼吸受阻,懂了吧?卷舌塞喉就像一盏明灯,通过它发现一系列问题,进行全方位改善。

记住,这个习惯一定要养成,因为卷舌塞喉也叫搭鹊桥,打坐中会一直用到,后面我还会讲。

第二个重要习惯是提肛,西医认为可以预防痔疮,提高性能力,中医也叫撮谷道,是打坐必用的法门,三阴不强,采药时会锁不住,容易塌炉子,中气也提不起来,一定要早早练习,两种方法即可。

方法一:早晨起床都会赖一会儿,躺在被窝里,吸气的时候收缩,呼气的时候放松,连续50下即可,也就3、5分钟,而且马上会清醒,特别是双眼异常清明。

方法二:日常之中,提肛不放,一开始会累,可以先忍几秒再松开,循序渐进,总之要尽量延长时间。

终极目标:想提多久就提多久!

但是,如果已经有痔疮的,最好先治疗,别贸然练习,否则会更加严重。

为啥要先讲这两个习惯?看过武侠小说的都知道,要成为高手,必须打通任督二脉,没啥玄的,窍决就是卷舌塞喉与提肛紧缩。

 任脉断于口,督脉断于肛。

就这么简单,卷舌塞喉就通了任脉,提肛紧缩就通了督脉,但此刻只是把脉管接通了,能不能周天运转,还得通过修行积累真气。

你可以感觉一下,如果提肛不松,同时把舌头塞住,会明显感觉到一些异样,比如,生殖器区域发痒,有种性感从三阴向里钻,后腰会自觉挺直,深呼吸时全身发麻。一旦习惯后,消化能力特别好,因为滋养了脾胃,大便也会没有味道,呼吸更变得匀细柔长。

说到呼吸,一定要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

你观察小动物,一定是肚子鼓来鼓去,还有婴儿,刚生下来,胸腔还没有发育好,也是腹式呼吸,但随着成长,很多人就变成了胸式呼吸。

从科学的角度讲,腹式呼吸能够提高肺部的通气量,加强胸廓扩张,增加肺泡收缩,改善心肺功能,所以,越早养成,越早受益,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学,腹式呼吸对保养和恢复脑部健康也有好处,我曾经看过一篇研究文献,腹式呼吸对脑卒中后的恢复,效果特别明显。

而从打坐的范畴来说,呼吸的运用是关键一环,不管是佛家、道家、瑜伽、密宗,呼吸的法门最繁琐最多样,以道家为例,要炼内丹,先用下丹田,就在腹腔,相当于炉子,元精这些就是各种药材,汇集起来要熬制,火候的掌握就靠呼吸,所以也叫拉风箱,有时候要快要猛,有时候要细要柔,都得依靠腹式呼吸。

练习腹式呼吸的方法很多,不作赘述,但要记住两点:

1、慢慢来,一点点鼓肚子、收肚子,前期需要刻意地收缩来引导,习惯了就自然而然了,但绝对不要太用力,感觉吸不进去了别勉强,否则会受伤。
2、憋憋气,肚子慢慢鼓起来后,停一会儿,再慢慢吐出,可以促进腹腔适应,同时能提高吸入的极限。

你可以体会体会,坐正身子,提肛收缩,卷舌塞喉,细而温柔地慢慢吸入,憋一会儿,再细而温柔地慢慢呼出,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脑子里想腹腔里面,很快,身体会发热,吸饱的时候,皮肤会发麻,渐渐生出一层毫毛汗,积攒的唾液也是最好的长生酒。

但一定要注意姿势,特别是日常,也就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当初我被恩师用棍子打,只要发现不对就是一下,这叫正身的功夫,后面我会专门用一期来讲,这里只强调三个日常习惯。

首先是脑袋,你仔细观察周围,很多人的下巴高高扬起,这是错误的,因为下巴一抬,头顶的顶窍就闭了,脑后的玉枕就关了。要向佛像学习,下巴微微内收,也叫颔首,这时候再轻轻顶脑袋,颈椎会一节节拔开,全身会发麻,或者会阴酸痒,这是顶窍开了,日常走路、站着、坐着,都要养成“收下巴、头虚顶”的习惯。


再者,戒掉二郎腿,这个毛病最影响脊柱,特别是后腰那节儿,一定要挺直,有个验证的窍门,你坐在椅子上,如果后腰挺直了,会阴区域会有感觉,可能是一种压迫感,可能是一股子酸麻,两肾的部位会有肿胀的挤压感,这就是腰正了。

第三,要学会展肩悬臂,两只胳膊不要贴着肋骨,很多男孩给人唯唯诺诺的感觉,新疆土话叫㩐不展,就是上身窝着打不开,很简单,腰挺直,想象胸口画个十字,背后画个圆。记住,不是挺胸!是胸与背的一种微妙平衡,姿势对了,肩胛骨那节脊柱如同垒积木,胳膊自然就悬起来了,好像胳肢窝被托住一样,上半身有种浮着的感觉。

这三点做到了,会觉得气脉通畅,你可以试试,比如,正坐的时候,深深吸一口气,停一会儿,脚脖子都会有感觉,而如果是登山、快走的时候,腰不塌,背不弓,脑袋不仰,肩膀展开,双臂悬起,越走越轻松!

以上的内容,环环相扣,更关乎你身上的大窍能否常开不闭!

记住,从今天开始,要学着体会与发现身体的感觉,包括发麻、酸胀、性感等等,这就是气感,要打坐,必须培养这种体察秋毫的能力,等到正式上坐的时候,受用无穷。

最后,强调一个关键问题,注意防风!

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美都穿的少,特别是小姑娘,我就见过在上海大冬天露个脚脖子或者小腿的,这些毛病都要改,否则过了35岁,各种潜伏的病灶全会爆发。

讲个笑话,我身边的朋友都叫我老年人,因为聚会落座一定远离空调,动不动用衣服围在腰上,夏天在夜市还要穿个大外套,其实不是怕冷,是害怕受风。

上海的冬天室内很冷,打坐不能开空调,但就算穿个单衣,用毛巾被盖住膝盖,双腿一盘,很快就浑身发热,但是对风特别敏感,哪怕这个房间没有明显的风吹,都能感觉到一股冷气在流窜,这是因为毛孔和骨缝打开的原因,一定要注意保护,不丢人!

好了,今天讲了日常用功的几个习惯,总结起来:

1、卷舌塞喉,提肛紧收,自酿津液,不多不咽。

2、微收下巴,虚顶脑袋,挺直后腰,展肩悬臂。

3、腹式呼吸,出入细柔,体察秋毫,防风护体。

我是常乐山人,欢迎大家转发留言,以便答疑交流!

著作版权归本公众号原创所有,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