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 历经3年半的艰苦奋战 由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 中央企业参与建设的 和田至若羌铁路 (以下简称和若铁路) 正式开通运营 标志着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 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形成 结束了新疆且末、民丰、于田等五县 及多个团镇 不通火车历史 南疆地区出疆距离缩短1000多公里 
此次通车的和若铁路
为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东起格库铁路若羌站 向西沿昆仑山北麓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 终至喀和铁路和田站 全长825.476公里 设计时速120公里 为国家Ⅰ级单线铁路 
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 由和若、南疆、格库三段 分阶段施工完成 线路全长共2712公里 相当于北京市到南海三沙的直线距离 铁路在世界第二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画”了一个圈 囊括面积37.7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山东、江苏、浙江三省面积之和 ▲视频来源:中国铁路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神秘的沙漠铁路看看央企建设者的地表最强“闭环”! 
和若铁路在戈壁沙漠中由西向东穿行 风季长达7个月 不仅自然条件极其恶劣 还要面对施工材料、施工用水紧缺 和经常肆虐能见度不足10米的沙尘暴等问题 毫不夸张的说 整个新疆和若铁路的修建过程 就是和流沙、沙尘暴、高温严寒 斗争的过程 线路施工要穿越460公里 无水、无电、无路 无人烟、无信号的魔鬼地段 三万步、十斤汗 抱着水壶满场转 深一脚、浅一脚 踩着沙子现场跑 这是和若铁路建设者们的工作日常 
▲在野外工作的和若铁路建设者们席地而坐就风咽沙吃午饭 他们整日奔走于施工现场
从未因为恶劣的外部环境而 降低对于工程质量的极致追求 因为 “修建一条经得起检验的铁路” 早已成为建设者们的奋斗目标 沙漠建铁路施工 修建路段多为流动性和半固定性沙丘 这就迫切需要在技术上进行革新 
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 和若铁路采取“以桥代路”的设计方案 建设“过沙桥” 让风沙能够从桥下穿过 减少对线路和列车运行的影响 
建设者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 利用搭积木的方式 改变了以往现场浇筑桥墩的做法 破解了沙漠铁路建设中 风沙影响、自然环境恶劣 用水难及混凝土养护难等建设难题 简化了工序、提高了工效 
▲和若铁路全线首根装配式工艺性管桩在玉龙湾中桥现场进行试桩试验 
和若铁路全线 5座“过沙桥” 长度达到40多公里 桥上列车贴着沙海飞行
桥下流沙穿过 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壮丽景象 和若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 有534.77公里分布在风沙区域 占线路总长65% 气候干旱风速大 地形开阔温差大 沙源丰富能见低 沙害成为影响铁路建设的头号难题 
沙漠修铁路,治沙要先行 和若铁路建设者 在全国铁路建设中首次提出 “治沙先行”的建设理念 通过植物防沙与工程防沙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做到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 
▲防沙草方格工程 针对风沙移动的问题
中铁北京工程局根据图纸设计要求 边施工边设置芦苇防沙工程 铺设了0.3米草方格59万平方米 0.8米中立式储沙障43.9万平方米 1.5米高立式储沙障21.8公里 有效减缓风沙在施工过程中的危害 同时对于铁路周边一些比较危险的沙丘 采用戈壁料进行平面固沙 或铺设一层密目网进行防沙固沙处理 有效预防沙害对铁路的影响 
除了工程防护 抵御风沙也少不了植物防护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采用 “外阻内固、外高内低”的防沙模式 先期在外侧设置1.5米高立式阻沙障 
同时在靠近铁路侧 设置芦苇方格固沙 在阻沙障与草方格之间 种植易于在沙漠生长的 梭梭、红柳、胡杨等作物 
▲治沙植被沙拐枣 中铁大桥局、一局建设者总结形成了 “护、取、时、养”经验作法 从幼苗前期培育、选取 到移植和灌溉养护 都制定了严格的方案 同时采取树坑换土种植 树苗种到哪,土壤就换到哪 和盐碱地增长速度做赛跑 有效提高了植物成活率 
▲500米高空航拍和田段和若铁路路基工程 如今,空中俯瞰 连绵300多公里的防风固沙带 近1300万株梭梭树、红柳、沙棘等 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成为铁路的绿色卫士 在铁路两侧形成永久性防风固沙林带 顶替工程防沙成为沙漠铁路防沙工程的主力 成功地为和若铁路建造了一道“绿色屏障” 
中国铁建铁一院负责全线勘察设计 其中和若铁路新建9座客运站房 结合地域、气候特征 每座站房各有特色 
听说过国家宝藏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么? 1995年,在民丰县尼雅遗址发现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 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在设计建造过程中 民丰站就是以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为主题 借用织锦昆仑山下出现五星连珠元素 再现“汉之兴,五星聚东井”吉祥盛世 寓意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历史见证 
且末站提取了 河东防沙治沙生态工程纪念建筑的元素 展现且末人民誓与风沙战斗 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屯南戍边”南屯站 你可以看到一座长得像军营的火车站...... 
一路上 不同寓意极具巧思的车站 带你揭开这片沙漠城市的神秘面纱 今天 如果你是第一次乘坐和若铁路 请一定要买靠窗的座位! 因为窗外的景色真的是太美了! 在和若铁路建设过程中 央企各参建单位 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通过提供就业岗位 优先采购当地物资 开展捐资共建、助学助教 援建基础设施等帮扶举措 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中铁北京工程局参与拉伊喀扶贫示范村村委会办公楼、卫生所及超市等房建工程 中铁北京工程局建设者 优先使用当地服务 购买当地生产生活物资 租赁施工机械、砂石料 等材料约2亿元 吸纳当地劳动力1000余人次 投入约1400万元 承担和田县罕艾日克镇拉依喀村 的乡村振兴建设 
▲中铁五局建设者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在一起 中铁五局建设者 在奥依亚依拉克镇 项目部免费提供 砂石料60000立方、水泥300吨 总价值36万元 用于该镇修建养羊场 确保牧民、牲畜能够在之后平安过冬 在且末县琼库勒乡欧吐拉艾日克村 对住房进行翻新并采购滞销农产品 在且末县英吾斯塘乡、阿羌乡和 托格拉克勒克乡 与且末县委县政府合作 组织了100余名当地群众 参与铁路附属工程建设 中铁三局建设者 主动参与和田地区四个村的 振兴工程建设 累计为当地拓宽主干道3600平方米 并先后多次慰问当地群众 
这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世界首条环形沙漠铁路
将进一步完善新疆铁路网结构 加快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 极大便利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 带动资源开发 维护民族团结 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