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春月 其实能够采访梁寒教授实属不易。采访当天得知梁教授有七台手术,让我心中甚是震惊,本想改约时间,但梁教授却答应中午抽出时间接受采访。中午1 点多,我接通了梁教授的电话,随着不断的交流,一段属于梁寒的行医历程也慢慢展开。 通过与梁寒教授的几次接触中,治学严谨与言出必行这两个词早已在我心中烙下印记,行医30 载如一日的坚持也在与梁寒教授的交谈中得到了答案——只因热爱。 小学四年级时,梁寒的爷爷因罹患肝癌遂从山东老家赶来天津治疗。当时诊断设备相当落后,影像诊断只有“A 超”,肝脏肿瘤只能显示非常粗线条的轮廓,加之病情较重且没有好的治疗手段,只能无奈回到老家,最后很快离世。梁寒自小就和爷爷感情非常好,爷爷的病逝世给梁寒带来了很大的心灵创伤,这也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感觉到癌症的可怕。 不久后,连续有2个远房亲戚因患肝癌和宫颈癌来到天津治疗,母亲带着年幼的梁寒来到癌症病房,在那里梁寒见到了正在接受雷锭放疗的亲戚,感觉到癌症病房里阴森恐怖,死气沉沉,几乎每个女患者都因为脱发而头戴白帽。探视完亲人的他,几乎是逃跑般的离开了医院。 他觉得肿瘤太过可怕,难道就不能治愈吗?得了肿瘤就一定得死吗?今日回想,或许决心从事肿瘤治疗的种子已经埋在了梁寒的内心。 【1983年在天津医学院上学期间作为2506届集邮小组成员与我国内分泌学科创始人朱宪彝院长(前排左4)等院领导合影。】 由于文革时期倡导“在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初中连续三年梁寒都没能系统的学习,直到1977 年国家恢复高考。1980 年,尽管大学本科录取率只有3.7%,但梁寒这个名字依然出现在医科大学的新生入学名单中。 问起他为啥选外科,梁寒说,“ 这可能与我父亲喜欢在业余时间做木工活有关,毕竟木工与外科大夫都是用刀嘛”。玩笑过后他才慢慢道来,在他七八岁时,曾尝试用木头做手枪,不慎弄伤了手(至今在他的左手拇指虎口处仍留有5 公分长的伤疤),当时觉得惹祸了怕挨揍,就特别镇静的自己找纱布包扎,最终结果用医学专业术语描述是'达到I 期愈合’,他觉得如此有“天分”的自己,做外科大夫再合适不过了。1985 年,梁寒来到天津肿瘤医院工作,他想这就是缘分。 【1992 年刚到瑞士在瑞士肿瘤学会主席Sinn 教授办公室与邵莹医生(左2)向Sinn 教授转交郝希山院长的礼物】 梁寒在临床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积累,手术技巧在很短的时间就得到了迅速地提高。1999 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郝希山院长的带领下开始推动专科化工作,并在2004 年将胃癌专科独立分科,梁寒凭借自己的努力及过硬的技术,被任命为胃部肿瘤科第一任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2004 年以前,胃癌学科在全国没有任何学术地位。成立胃部肿瘤科以后,在胃癌的规范化手术方面梁寒下了很多功夫,同时着手建立胃癌病例临床数据库。在全体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梁寒团队的学术工作很快获得了国内同行的认可。 2006年时,作为国内10家顶尖胃癌中心之一,梁寒应邀参加著名的CLASSIC研究,当时韩国延世大学Noh教授作为研究的外科PI出席了在北京肿瘤医院召开的中国参加研究单位的启动会,每个中心用PPT介绍胃癌D2手术录像。正式这次会议让Noh教授对梁寒的手术技能刮目相看,在他看来,梁寒教授的水平已经与日本同行不相上下,立即邀请他到延世大学去做交流。 如今,梁寒从医已是第31个年头。年华易逝,30 年的岁月将一个懵懂的医学生历练成胃癌外科名医。在这期间,梁寒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两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培养了大批胃癌领域优秀医生,而他组织建立的胃癌临床数据库仅用10年就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胃癌临床数据库之一,今天的梁寒已然成为国内胃癌领域领军人物之一,但仍然奋斗在抗癌第一线,践行着治病救人的初心! Blood、Sweat and Tears, 刀尖上跳舞
【Fortner 教授说:外科成功的路途中充满着”Blood,Sweat and Tears”,即外科医生的勇气和汗水,患者和家属的鲜血和眼泪】 这句话一直被梁寒谨记,他说,所谓勇气就是敢为人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是伴随着患者的鲜血和家属的眼泪成长起来的。外科手术堪比活体雕塑,优秀的外科医生应该同时具备科学家的严谨和艺术家的修养,对待每一台手术都像进行艺术创作。外科医生手术时是在搏动的血管、神经、组织及血肉间用手术刀进行“雕刻”,犹如在刀尖上跳舞。艺术家出现失误可能意味着毁掉一件作品,然而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如果偏离了哪怕1毫米,也有可能致命。
【后记】 每个人都是脆弱的,医生也有无力之时。2002年,梁寒的父亲被诊断为肺癌时已属局部晚期。尽管那时梁寒已经在胃肠外科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儿子,却忽略了父亲的身体健康,对此梁寒感到特别愧疚,更让他遗憾的是肺癌不是他的专长。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药物,术后父亲的生命仅仅维持了7 个月,这7个月也是他陪伴父亲最长的时候。作为一名肿瘤医生,他深刻体会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使得梁寒能够更加理解每一位肿瘤患者和家属。 他最后对我们说,“记得父亲去世的前一天一会清醒,一会昏迷,一夜我都未敢合眼。第二日,父亲离世,那天我做了一例胃癌根治手术,很成功” 来源:肿瘤医学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