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兵河:阳光倾泻下,杏林春暖时

 肿瘤医学论坛 2022-06-16 发布于广东

何谓医者?医者,仁也。古往今来,一代代医者用实践告诉我们,疾病面前从不缺专家和权威,缺的是能付出真心的医生。他,被大家称之为“暖男”;他希望自己能像一束阳光,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他是最早开展肿瘤耐药性研究的学者之一;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他都认真对待,精益求精;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教授。

徐兵河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长、北京肿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肿瘤组副组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论证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评议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同行评议专家、卫生部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St.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团成员、晚期乳腺癌(ABC)治疗国际专家共识指南团成员

不计得失,厚积薄发

1982年大学毕业后,又先后经过3年硕士、3年博士研究生学习的徐兵河,至今已从医30余年。回顾自己从医路上的得与失,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的他,用平缓的语气向记者说道:“虽然当初选择学医是'服从分配’,但是既然已经做了医生就要认真去做。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很多,失去的也不少。可是,有得有失才是生活的写真。人生中的事情都有两面性,得未必真得,失未必真失,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何谓得,得就是拥有;何谓失,失就是失去。可是生活告诉我们,拥有时,并不代表如意;失去时,也不代表结束。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得失相伴而生的过程。就是这种不计较一时得失的平常心,让徐兵河主任心无杂念地致力于肿瘤的诊疗,深耕于临床与研究。

  

谈及临床研究,徐兵河主任自豪地说道:“最近五年,我们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进步。乳腺癌临床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亮相,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相比于一蹴而就,徐兵河主任更相信厚积薄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付出的努力终会有回报。”30余年的拼搏进取,徐兵河主任在肿瘤内科治疗方面造诣颇深,特别是在肺癌、胃肠道癌、骨及软组织肉瘤等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抗肿瘤新药的临床研究。

希望自己能像一束阳光

“每一个医生都要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这样才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一名合格的医生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其次,提高业务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这就要求不断地学习,从上级、同事、学生、病人身上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查阅文献学习等等。第三,医生要善于思考、研究,从临床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在学术上有所成绩,最重要的是提高临床疗效,让病人获益。”徐兵河主任一直热爱并享受着自己行医的过程,用充满正能量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他希望把这种正能量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希望自己能像一束阳光,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与希望。  

作为肿瘤科医生,徐兵河主任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医生和病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治病,基于这样的前提,医患之间是能达到相互理解的。在治病过程中,医生要掌握沟通的技巧,站在病人角度考虑问题;要有诚恳的态度,多些体谅与耐心;工作和生活不能混为一谈,切忌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甚至传递给病人。”徐兵河主任对记者说道,“医生要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肩负起生命的重担。”临床上,很多肿瘤病人会由于承受不了疾病的困扰而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于是,徐兵河主任在治病过程中还会着重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必要时会进行心理疏导。“如果我能给病人带去温暖,让他们有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我会很满足。”说着,徐兵河主任露出暖心的笑容。

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任重道远

在美国学习期间,徐兵河主任第一次听到“个体化治疗”的概念,回国之后便深入研究并申请了“十五”攻关课题——肿瘤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这是国内第一个被批准的肿瘤个体化治疗的课题。经过研究,徐兵河主任带领的团队发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肿瘤个体化治疗”进行临床和基础研究,并且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发声、多篇文章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每年新发患者约27万例,特别是随着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变迁,乳腺癌的发病率更是一直居高不下,对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徐兵河主任表示,“随着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乳腺癌的认识越来越深。研究发现,乳腺癌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由不同亚型组成的一组疾病,也就是说,乳腺癌存在不同的分子亚型: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乳腺癌。不同乳腺癌亚型的预后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实际工作中,医生应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分子亚型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的共识。个体化治疗就是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肿瘤的不同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点、病期、病情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对每个患者'量体裁衣’,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获得最佳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卫生资源。” 

 

 

徐兵河主任对记者说道:“目前,我国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治疗水平已和国际接轨,晚期乳腺癌综合生存期比国外还长一些。但是,就整个国家的治疗水平而言,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差距,还需要专家学者、临床医生的进一步努力。那么,这部分差距可能主要是因为早期诊断方面的不足。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是今后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在中国,所有肿瘤的平均5年生存率仅为31%,乳腺癌的平均5年生存率最高,约为73%;在美国,所有肿瘤的平均5年生存率已达66%,其中,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超过95%,乳腺癌、皮肤癌约为90%。由此可见,中国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创新是解决目前中国临床用药窘境的唯一途径。徐兵河主任表示:“医学创新是我们亟待提高的一个领域。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如果只能做到跟随,那么任何领域都不会进步。”  

  

徐兵河主任深知医学创新的重要性,多年来,带领团队针对抗肿瘤新药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2018年ASCO会议上,徐兵河主任团队继2016年口头报告汇报UTD1药物无进展生存期(PFS)数据之后,再次代表中国学者在ASCO大会上向全球肿瘤学同道展示UTD1在复发难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总生存(OS)结果。UTD1是基因工程合成的埃博霉素类似物,在前期研究中显示在肿瘤移植模型(包括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的移植物)中,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达到70%-90%的抑制。在Ⅰ/Ⅱ期临床研究中,徐兵河主任团队探索了UTD1剂量爬坡的给药方案,发现在经过多次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中有明显的治疗活性,单药的客观缓解率达25%左右。基于Ⅰ/Ⅱ期的临床研究结果,研究团队组织了全国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共有26家医院参与研究,405例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到UTD1联合卡培他滨以及单用卡培他滨的研究。2016年,徐兵河主任团队报道了该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结果,PFS可以从4个月延长至8个月左右;同时客观缓解率也明显提高。这个结果不仅在当年的ASCO会议上做了口头报告,而且也被《柳叶刀肿瘤学》杂志约稿发表。经过两年的长期随访,2018年ASCO会议上徐兵河主任团队再次带来了令人鼓舞的结果:PPS人群评估显示OS可延长5个月,从15.9个月延长至21个月;ITT人群评估OS延长4个月,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这是第一个证实埃博霉素类药物可以延长经过多重治疗后失败的乳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的研究。药物毒性方面,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也很低,基本为1~2级,没有3级。

  

“目前我国正在开发的新药并不算少,但是很多国产药物还是处在一个仿制药的阶段,创新药相对较少。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创新,我们去年进行的一个I期临床研究的药物叫吡咯替尼,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研究结果发表于JCO杂志。这也是国内目前为止唯一发表在JCO上的I期临床研究,其Ⅱ期临床研究对比了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及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结果也显示对照组中位的PFS只有7个多月,而研究组达到了18个月。基于该研究的突破性的结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药审批中心也将其作为一个突破性进展,接受了吡咯替尼有条件上市的请求。”徐兵河主任语重心长地说道,“当然,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国产研究的质量问题。目前国内进行的临床研究、药物试验非常多,但能做到高质量的研究者和研究中心相对较少,保证研究的质量才能保证研究的可信度,这一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我认为从临床研究的申办方到临床的合同组织CRO以及CRC等都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认知和研究水平,只有临床研究各个层面的水平和质量都提高之后,我国的药物研究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我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更好的中国原创药物推向全世界!”

记者手记

如今,作为我国肿瘤内科尤其是乳腺癌治疗的领军人物,徐兵河主任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他将这份责任化作前进的动力,一路披荆斩棘,只求无愧于自己身上的白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