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题报告案例:《小学校园心理剧剧本创编的实践研究》

 老胡聊科研 2022-06-16 发布于河南

《小学校园心理剧剧本创编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问题提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心理剧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校园生活紧密结合的有益载体,有利于展现当代中小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和独特的心灵世界。新《纲要》因此明确把校园情景剧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一种形式。

我校的校园心理剧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据双减政策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精神,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自己创编、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同时发展学生个体和团体的自我觉察力、人际关系技巧、价值判断力、自发行为水平与想象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心灵成长。

结合我校“七彩阳光心理剧场”社团的活动开展,我们发现,没有好的剧本,很难呈现出好的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的剧本创编是整个活动的核心,剧本创编直接影响到校园心理剧的演出质量。因此,搜集素材确立主题并创编剧本是校园心理剧社团开展活动的重要环节。而在社团学生自主创编剧本的过程中却存在以下问题:

1.创编剧本的积极性不高。在开展校园心理剧社团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参演校园心理剧积极性很高,但是对于让自己根据自己或他人的故事创编剧本时,不少学生都出现了畏难情绪,只想参演现成的剧本,不想自己动手编写剧本。

2.创编剧本的质量不佳。部分学生主动编写剧本,但是编写的剧本内容剧情简单,素材单一,而且还会模仿现成剧本的剧情内容,缺乏原创性。

3.创编剧本的有效性不强。部分学生在编写剧本时可以将自己或他人的心理问题展现出来,但是在剧情解决心理问题的部分,还不能运用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心理剧方法进行创编,导致剧本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只展现了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简单,缺乏有效性。

(二)原因分析

经过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不断反思研讨,以及对学生的访谈,并查阅文献资料,我们课题组教师对学生创编剧本积极性不高、剧本质量低、剧本缺乏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原因如下:

1.学生对独自创编剧本有畏难情绪。

剧本的创编其实就像写一篇长长的有情节的作文,如果剧情太短,就不能很好的展现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而要写出一篇剧情丰富饱满的剧本,对于一个学生创编来说确实难度比较大,学生觉得自己独立完成一个剧本的创编很困难,因此出现畏难情绪,不愿意尝试写剧本。

2.学生缺乏收集整合素材的能力。

学生在尝试自主创编剧本时,有时选取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现象不具有代表性,因此造成问题展现不突出,问题解决空泛化,学生虽有真情实感,但剧情的创编缺乏丰富素材支持,或直接模仿已有剧本情节编写,造成编写的剧本情节单一简单,或者不具有代表性和原创性。

3.学生还没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能关注到自己和他人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能将问题和现象通过剧本展现出来,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自身还较难有效的去解决问题,因此创编剧本时在解决问题的部分就会出现方法简单或者缺乏有效性。

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教师将小学校园心理剧剧本创编的实践作为研究主题,扎实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自主创编剧本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创编剧本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自主创编剧本的质量。以达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效果。

二、概念界定

校园心理剧的含义:校园心理剧是由社会剧发展而来,有戏剧小品的特点,比一般心理剧具有更大的表演性。它在校园环境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发地将生活经历再现出来,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由心理剧产生的校园心理剧,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本研究中的校园心理剧,以发展个体或团体的自我觉察力、人际关系技巧、价值判断力、自发行为水平与想象力,从而使个人获得心理成长为目的来开展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心理剧的有限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功能,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育,充分体现尊重原则,打破了一般教育的语言式、灌输式、结论式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力学生共同成长与和谐发展。

剧本创编: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和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剧本创编是指根据事先拟定好的大纲进行舞台或影视剧本文本创作。本研究中的剧本创编,是指学生通过搜集身边或自身发生的心理故事,依据校园心理剧的固定结构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分享感受这四个部分,自主创作形成校园心理剧剧本。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心理剧是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J.L.More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法。早期的心理剧以心理咨询和治疗为目的,不是去分析、诠释人们带来的问题,而是提供一个场所和一种氛围,让人们从多重的角度,以自由表达的方式探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促进个人成长,使个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心理剧本创编的论著并不多见,但是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对于心理剧的创编做出了自己的研究。王国钧在《心理剧本创作刍议》一文中指出心理剧本就是以舞台故事表演形式体现心理治疗效能的活动过程的指导书。心理剧本创作是心理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应该具有相当的心理能量,应该是原生的、自创的,这样现实生活中当事人由于所遭遇时间发生的能量会被自然地导入情境之中。陈健在《浅析校园心理情景剧原创剧本的写作要点》一文中提到一部成功的校园心理情景剧是从一个好的剧本开始的,它不同于一般的舞台剧,也不同于心理治疗用途的心理剧,剧本的写作有其独特性。叶华文在《高中校园心理剧剧本创作技术应用案例解析》文中提到校园心理剧的剧本创作是整个活动的核心,剧本创作直接影响到校园心理剧的演出质量。

四、研究目标

1.通过学生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积极性提升的策略研究,激发学生创编剧本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创编,消除学生畏难情绪。

2.通过学生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让学生学会收集整合素材,使创编的剧本剧情更丰富,更具有代表性。

3.通过学生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创编剧本的有效性。

五、研究内容

1.学生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积极性提升的策略研究。

2.学生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

3.学生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所谓行动研究法是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具体说来就是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将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社团运行实施的过程中,边实践、边修正、边完善。

2.调查研究法。该课题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将主要运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现象,并做以分析运用。

3.经验总结法:依据实践过程所提供的事实,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分析概括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最后进行汇总,形成整体实践成果。

七、课题创新点及研究价值

(一)课题创新点

1.激发学生自主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的积极性,可以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呈现的心理事件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及心理体验,进而增加校园心理剧剧本编写的有效性。目前校园心理剧剧本的创编多由教师根据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现象进行编写,学生较少主动提出关注的问题来进行创编,学生自主创编剧本的积极性较低。

2.以学生社团形式开展校园心理剧剧本的创编,使剧本创编常态化,让学生在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校园心理剧知识,提升自身编演水平,激发学生编演的积极性。目前一些校园心理剧的创作多是以单独剧本为载体进行编演,较少以社团形式让其常态化。

(二)研究价值

本课题立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依托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小学校园心理剧剧本创编的实践研究。探索构建激发学生创编剧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实践总结提升剧本质量的理论方法,不仅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八、课题研究条件与保障

1.研究人员保障:课题组主持人王兰为金水区农科路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长期组织开展学生校园心理剧社团活动,有着丰富的社团教学管理经验和专业的校园心理剧理论知识及实操经验。课题组成员郭苗苗担任农科路小学德育处副主任,曾长期从事专职音乐教师,经常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学生编演歌舞剧目,有着丰富的舞台排练经验。课题组成员徐伟丽为农科路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曾参与编写《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操作实务》一书,有着丰富的组织开展校园心理剧编演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课题组成员贾俊俊为文化路一小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有着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教学经验,积极组织学生编演心理剧,提高学生创造意识。课题组成员李旭为文化路三小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的编排和创作,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学习儿童心理学专业知识。课题组成员均有丰富的校园心理剧创编及排练经验,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并且通过继续认真学习实践相关理论和先进经验,完成该课题研究是有保障的。

2.物质条件保障:所研究的对象是校园心理剧剧本的创编,对于创编剧本所需要的资料和书籍,学校和家长都给予大量支持。

3.环境条件保障:农科路小学开设有七彩阳光心理剧场社团,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活动,具备较好的研究环境条件。

九、课题组成员组织与分工

本课题研究将以实践研究为主要研究形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方法。课题组成员依据各自工作情况,分别分工负责。

王兰:负责提出课题计划、措施和方案,负责课题申报、分工、制定研究计划,负责课题研究全过程,全面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完成研究报告。

郭苗苗:负责学生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积极性提升的策略研究,搜集理论资料,拍照记录以及相关资料整理。

徐伟丽:负责学生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搜集实践过程中的资料,拍照记录以及相关资料整理,并负责中期报告的撰写。

贾俊俊:负责学生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记录、反馈,形成书面报告。

李旭:负责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做好整理分类,并负责结项报告的撰写。

十、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2.2--2022.4)

(1)2022年2月,对我校校园心理剧社团学生在创编校园心理剧剧本时出现的素材搜集困难,剧本情节单一,创编剧本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情况,确立社团学生剧本创编水平提升的研究。

(2)在我校校园心理剧社团学生中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他们对于创编剧本的兴趣,创编剧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创编剧本中感兴趣的话题,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3)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供研究的思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4)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2.5--2022.12)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开展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等相关的理论。  

(3)按照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将研究内容渗透于日常社团活动开展工作中。 

(4)借助日常社团活动开展,与学生积极交流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问题、成果、收获,并与同伴交流,乐于与同伴探讨实践中的问题,坚持不断总结经验。

(5)及时收集研究信息,对日常社团活动做记录与反思,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6)定时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调整不足。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3.1--2023.2)

(1)对于研究有关的各种现象做总结,并归纳出行之有效的社团活动方法及社团活动模式。

(2)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3)完成结题并按时上交。

十一、预期成果

1.课题的实施方案与结题报告

2.学生原创校园心理剧剧本

(课题主持人:王兰   金水区农科路小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