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说起

 读原著 2022-06-16 发布于浙江
   当尧把帝位禅让给舜以及舜把帝位禅让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尊道贵德精神的继承,天下和平与百姓福祉的保护,还有华夏文明的薪火相传。尧帝谆谆嘱咐,劝后世勿失勿忘,代代都要铭记的便是以“心”为核心的十六字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尚书·大禹谟》)这两句话后来变成了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

   这“十六字心传”用现在的话说,即是——

   人的后天之心(简称“人心”)容易受到私欲干扰,变化莫测,常把人带入危境;道心,也就是人的先天之心,本来之心,赤子之心,初心,则无私中正,精诚入微;惟精的于事上致良知,修身为本,达到让道心,也就是本心,先天之心,初心莹彻,而无一丝一毫私欲沾染,便能天人合一,从容中道,致中和。   
 
   对此圣境的修炼,隋唐思想家王通提出了“思过而预防之”,“以性制情”,“穷理尽性”(出自《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存道心,防人心”等修养方法,他曾道:“周公之道,约而当,和而恕,其穷理尽性以至于性乎!”并对董常也说:“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

  “思过而预防之”即是“省察克治”,“见不贤而内自省”,“不贰过”;“以性制情”,“穷理尽性”则是讲致良知,反求诸己,敦于反己,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让元神归位,私欲自去。至于“存道心,防人心”,《传习录》中,王阳明先生说得最切——    

 徐爱问:“《朱熹章句·序》中'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从先生对精一的解释来看,此话似乎不妥当。”

  先生说:“正是的。心亦一个心。没有夹杂人为因素的称道心,夹杂人为因素的称人心。人心若能守正即为道心,道心无能守正即为人心,非人生来就有两颗心。程子认为人心即私欲,道心即天理,如此好像把道心人心分离开来,实则是领悟到了一个心的意思。而朱熹认为以道心为主,人心听从于道心,如此真正把一颗心分为两颗心了。天理、私欲不能共存,怎么会有以天理为主要,私欲又听从于天理的呢?”
  
 人的本心,初心,天心,赤子之心,只有一个,也可以称之为至善至诚的道心,而当本心,初心,天心,赤子之心一旦沾染,或是夹杂了私欲,即为堕落为人心,人这一生的修养,无非就是存养本心,初心,天心,不失其赤子之心,怎么存养和不失呢?当然是在事上存养,于事上正心,正所谓:致知在格物!致良知必定要在眼前事,身边事,平常事上修,事即道,道即事。   

《荀子·解蔽篇》中,荀子对此道:“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邵雍《观物外篇》中也说:“人心当如止水则定,定则静,静则明。”

  人的本心如果比作一杯水的话,人唯有至诚不已,纯亦不已的修身诚意,格物致知,才能保证这杯水的莹彻,一旦停止了修身,或是忘记了这个存道心,去人心的功夫,则本心必定被私欲带偏,水被风浪干扰,生命本来面貌被私欲蒙蔽,反认他乡是故乡,人自然变得六神无主,只管随波逐流,随欲妄为,纵性放失而不知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