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新秀“下水”课件(13):七下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专题复习)

 赣榆摆渡的人 2022-06-17 发布于江苏

附: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一、复习目标: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知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明确法治的意义。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3.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学会依法办事。

二、复习重点: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三、复习难点: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学会依法办事。

四、复习准备:考标课件教案

五、复习过程

游戏导入】——游戏激趣,复习更有趣

  课前小调查,我们班有多少同学喜欢玩网络游戏?最喜欢的玩的频率比较高的有哪些?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启新时代法治课堂下的网游法律课,大家好奇不?有没有很期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法治天地,首先老师先来揭秘游戏升级规则。

本游戏说明:

  请同学们每组派个代表点击你们组想选择的英雄上的红色的小按钮,再点击一下你喜欢的英雄,就可以开始闯关升级了,答题完毕后点击返回键。

【考标导向】——心中有考标,复习更高效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识记)

  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理解)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识记)

【思维导图】——学会思维法,知识全记忆

   核心考点梳理:(开启游戏模式之前的预热,法律知识储备阶段)

 实战演练】——导学更导行,立德又树人

困惑议题一:

  1.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与未成年人遵纪守法矛盾吗?

生答:并不矛盾,涉及到法律是平等的含义和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教师精讲:【考点精讲点拨】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地位决定了他们需要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要注意区分六大保护的内涵;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外在保护,更需要未成年人自己珍爱生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与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并行不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要学会依法办事,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2.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①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劳动法。

学生默写,教师强调错别字和法律条文的书写要求。

  3.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基础知识考查识记)

困惑议题二:到底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六道防线是谁?

小组抢答升级赛:判断以下内容属于哪项特殊保护

①妈妈辅导宁宁做作业,生活上关怀无微不至。

②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

③公安机关清理校园周边酒吧。

④公安机关逮捕未成年罪犯,戴上头套保护他隐私。

⑤法院批准了遭受父亲暴力的小磊的人身保护令。

⑥法院和检察院到校开展法治宣传。

⑦学校邀请法院和检察院到校开展法治宣传。

⑧《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平局加赛:

教师和学生归纳总结学法:六道防线判断标准方法:

①明确主体:谁在保护未成年人

②理解内容:做啥事

③网络保护:只看保护内容不看主体情境中涉及“广泛主体+网络生活”

④司法保护:

主体:司法机关

对象: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在办理与未成年人有关案件时的保护针对与案件相关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困惑议题三:现实生活中,你认为如果遇到剧中的陈念一样的遭遇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

生: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师:防止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暴力,让法律保护每一个少年的你。同时,我们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考点聚焦一实践创新题例

  当代青少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出生、成长于信息化社会,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当大家获悉"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知行合一、重在实践,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为工作原则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时,就七嘴八舌地提出,应该在互联网上加强法治文化宣传,在网络上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在互联网上推广、宣传法治文化,你有什么好主意? (三个方面即可)

[答案]教师借助这题实践创新题设置,希望能够激活学生的答题思维,学法用法做好普法宣传。

(1)创建以宪法、民法典等法律宣传为主要内容的网页,要求各主页面推出"学法、懂法、用法”等的小栏目;

(2)开发"学法闯关”等题材的网络游戏;

(3)开展与法同行"有奖问答;

(4)在抖音、短视频上制作发表一-些与普法有关的内容;

(5)在弹窗广告,上推广一些法治公益广告。

学有所悟——谈收获  助成长

 情感升华——感恩有法,学法奉法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要积极维护法律的权威,只有全社会都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我们的国家才能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六、板书设计:(学生梳理知识思维导图,教师补充调整)

七、教后反思:

注:本课件是赣榆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赛课课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