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读精选:《丰田模式》

 唐道述 2022-06-17 发布于辽宁

关注我们,开启精益变革之旅!

丰田公司,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生产制造商之一。丰田的成功主要源自于其卓著的质量声誉,消费者知道他们可以信赖丰田汽车,不论新购还是使用了一段时间,其性能都很可靠,不像大多数美国或欧洲制造的汽车,刚开始时性能还不错,但是开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出现大小毛病,需要进到修理厂了。而丰田公司获得如此成就的秘诀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在《丰田模式》一书中学习到的内容了。

丰田的成功秘诀,是丰田卓越的作业流程所创造出来的直接结果。这种卓越性,一部分来自闻名制造界的生产工具和质量改善方法,包括准时制、自働化、改善、单件流等,另一部分来自于其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能培养领导力、团队与文化,有效地制定战略,建立坚实稳固的供应商关系,以及建立并维持一个学习型组织。

在其它企业争相效仿丰田公司实施精益改革时,常常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引用了丰田的生产方式,就可以达到丰田公司所获得的惊人效益——极短的前置期、可观的成本控制等等,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这些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并不能达成真正的丰田模式,丰田背后真正的力量是持续投资于“人”,并倡导持续改善的公司文化。

丰田公司的企业文化源自于其特殊的发展史,作为丰田家族不同时代的领导者,从丰田佐吉到丰田喜一郎,他们都是杰出的工程师出身,是最早的“现地现物”实践者,在错误中不断尝试,在干中学,直至发掘更好的作业流程来解决难题,为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

丰田的发展史也并非一帆风顺,在1948年就险些因为通货膨胀而破产关闭,当时的丰田领导者——丰田喜一郎承担了所有责任,要求1600名员工提前“自愿”退休,以降低通货膨胀对丰田公司的冲击,当然,这激起了员工的强烈不满,为了平息员工的怒火,丰田喜一郎辞去总裁职位,才化解了企业走向破产的命运。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牺牲自我,成就企业未来的精神,被公司继任者很好的传承下来。

同时,经历过危机的丰田公司,对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不断改善其生产流程的意志也更加执着,并在其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震惊制造业的丰田模式,本书第一部分就总结概况出了丰田模式中的14条基本原则,并以雷克萨斯与普锐斯的研发过程,加以举例说明。

通过对丰田发展历程的深入了解,可以看见丰田的成功,不是依靠任何一套工具或方法,而是长期对“人”的投资,无论是领导者,还是作业员工,都很好的传承了企业文化,一心为了企业的存亡,不断的改善自身的作业流程,从而换来了丰硕的回报。

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下一个丰田,但是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精益之路。

丰田模式的14项原则,开篇便强调的是长期理念的重要性。

丰田模式,亦或说是精益改善,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是从上至下贯彻的信念,是每天重复的、即使只改变一点点,却不惜短期财务指标下降的持之以恒地态度。

其次是建立正确的流程,正确的流程方能产生正确的结果。发现并减少流程中的浪费,形成单件流缩短前置期,这都是正确流程的发展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各级管理者,一定要深入生产现场,才能了解实际情况,粗浅的报告是无法反应生产实际状况的,只有对现有流程和标准充分了解,才能发现问题和找到改善的关键,并且就像前文所述,让每个人都参与改善,流程才能更顺畅。一个趋于完善或适宜当下的作业标准,一定出自与之每日相处的作业者之手,而不是远在后方的工程师。

在施行连续流或者说是单件流的时候,起初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作业者抵触的心里,比如快速暴露出的问题,却没有快速的得到解决,从而使整条产线停滞,比如为了使产线流畅需要更多的设备、夹具投入等,许多企业失败的案例便是停步于此,需要予以警惕。

至于现场的可视化管理,其目的并非指导员工如何去做,而是让督导者更容易发现问题,让影响流程上的“不和谐”更容易浮出水面。这里很多人依然存在误区,以为精益生产方式就是只应用5S管理即可,其实不然,5S只是可视化管理流程中的一部分,做好5S管理可以使你的连续流、准时制,更加稳定顺畅,并且能让问题更容易暴露和发现。

在新技术的引进方面,丰田公司异常谨慎。新技术的引进必须经过彻底的评估与测试,以确保技术能促进创造价值。丰田公司不会为了新技术的引进而改变自己的生产流程,让作业人员去服务于新的技术,而是在自己的生产流程中,引进能够创造价值、完善流程、服务于人的新技术,在这里,“人”仍然起到主导作用,这跟丰田以人为本的理念息息相关。

通过丰田模式的14项原则,你能清楚的知道,要使企业做精益转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这对于我们后续的精益改善工作至关重要。

前面,我们了解了丰田公司的创造的成就,知道了丰田公司特殊的发展历程,又是什么样的企业经营理念造就了如今制造业的翘楚,也明白了丰田生产方式中所应用的生产工具和方法,这些工具方法是如何帮助生产流程减少浪费、缩短前置期、节省成本的,仅仅这样就足够了么?或许在某一时段来讲,是的,但当领导者发生变动,企业掌舵人变化后呢?会不会带来新的经营理念,从而使整个丰田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丰田公司是怎么做的。

丰田与其它公司不同,更善于从企业内部培养领导者,而不是外部聘用。诚然,外部空降而来的、在行业中赫赫有名的领导者,由于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常能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让停滞不前甚至在衰落边缘的企业发生转变,让业绩突飞猛进或使其走出困境,

然而,一旦公司发展再度遇到瓶颈,这样的企业往往会缺乏勇于挑战来解决困境的毅力与耐心,几番尝试后的最终结果,可能又是再度换帅,这样的企业是缺乏凝聚力的,是无法形成长远经营理念和公司文化的,就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跑的虽快,但是缺乏稳定性,最终被历史淘汰;相比之下,丰田的理念却与之不同,他们更善于从内部培养深谙企业文化的领导者,按照公司的既定方针稳步向前,就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乌龟,永远知道方向在哪儿,永不停歇,坚实向前。

那么如何培养深谙企业文化的领导者呢?这里又回到最初讲过的“现地现物”了。现地现物是丰田文化的一项要素,这在丰田历代领导的晋升当中就有所体现,因为只有你充分的观察、深入的了解、切实的感受过生产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肤浅的从报告中的认知,才能做出更有效的决策,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领导自己的部署,继续甚至更好的应用丰田模式,传承企业文化。

除了重视对“人”(个人与团队)的培养外,丰田公司也同样重视合作伙伴及供应商,激励并助其改善。他们知道,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是互利互惠的,只有共同发展才能保证生产流程的稳定,外部供应稳定,内部流程稳定,则创造的价值也就相对稳定,于是就有了丰田公司帮助供应商进行改善的示例,这也让丰田公司与其供应商的关系更为牢固。

在本书的最后,讲述了怎么把丰田模式应用于你的组织,算是做了个最终总结,实际看了前面的文章,你也应该大体明白了,要怎么实现精益企业的转变了,还是那句话,投资于“人”,而非设备或其它什么,人所能创造的价值才是无可估量的,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再在适当的工序尝试应用精益生产工具和方法,精益企业的转变也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