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皮品种

 文香阁 2022-06-17 发布于河北


陈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广陈皮主要来源于橘的变种茶枝柑和四会柑的干燥成熟果皮。

图片


其中以茶枝柑作为广陈皮的主要来源,又茶枝柑主产新会又称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700多年的种植栽培历史,是广东“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之首,也是十大广药之一。

图片

本草考证

陈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当时还不叫陈皮,叫橘柚,因以果皮入药,故曰:“橘皮”。

唐宋以前,就有关于的记载,均以“橘柚”之名记载,对橘柚的区分多以大小区分,橘皮用药存在橘柚不分的现象。

由于陈皮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作橘柚,所以当初柚子皮也是陈皮的来源之一。

图片

唐代,《新修本草》对橘皮的性味有了进一步描述:“柚皮厚,味甘,不如桔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桔,有甘有酸,酸者名胡甘”。

到唐代,虽对橘柚有新的认识但仍以“橘柚”之名载入古籍。

宋代虽明确橘之分,但也出现橘、柑混用的现象。

明清时期,对橘、柑、橙、柚有了准确的认识。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橘实小,其瓣味微酢,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


图片

产地变迁

本草古籍记载陈皮道地在历史的变迁中发生道地迁移。

《神农本草经》:“生南山川谷。”即今天的秦岭一带,属于长江中游流域。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开始注重陈皮道地产区的区分:“以东桔为好,微xhcp688西江亦有而不如。北人亦用之,并以陈者为良。”“东桔”应是今长三角地区的江浙一带,而西江则应是今江西地区。

图片

宋代苏颂对其产地描述曰:“橘柚,生南山川谷及江南,今江浙、荆襄、湖岭皆有之”。

自此至元代陈皮道地记载并无过多扩展与变化,到明清时期,随着医药发展陈皮道地记载发生变化。

自《本草品汇精要》开始强调道地广东,各医家在陈皮用药上多以广产者为良。至今仍以广产者为道地。

李时珍《本草纲目》:“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江西者次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