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船队为什么必须裁撤?兼论大清组建北洋水师的战略错误

 思明居士 2022-06-17 发布于河北

现代的人都以为自己比古人更聪明,更有智慧。拿穿越文来说,穿越到明朝的男主篡不篡位不好说,但是打造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基本成为标配。

大明王朝从永乐爷开启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继任的皇帝们和当权的大臣们要毅然决然地裁撤郑和船队?

文章图片1

要知道,永乐爷之后的两任皇帝,不是什么昏君,而是妥妥的明君,号称“仁宣之治”的明仁宗和明宣宗。仁是仁德、仁慈,宣是宣扬、传播教化,都是极好的谥号。

他们不懂郑和船队的价值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不卖关子了,皇帝们和大臣们都认为,保持庞大的郑和船队无意义,耗费巨大,而没有什么产出。

归根结底,这其实就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果说,永乐爷组建郑和船队下西洋,一是寻找建文帝下落,二是宣扬大明皇煌天威,以便万国来朝,打造东亚版的新秩序,三是为了贸易。那么,到了仁宗宣宗的时候,已经有了结论。

结论就是,建文帝找不着,可能已经死了;大明版的万国来朝已经成型,那些叫花子只上贡少许土特产,大明却需要彰显天朝上国之威,赏赐海量的珠宝,实在不划算;最后,那些叫花子穷得要死,还处于部落阶段,有什么东西是天朝上国看得上眼的?

所以,郑和船队的命运就此终结,就连当时最先进的海船图纸也遭到焚毁。后人想造船也造不出来。

站在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的角度上考虑这个问题,他们的结论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错。如果要殖民东南亚或征服东南亚,那就是另外的考虑了。

毕竟,大明的直接威胁来自于北方,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南方那旮旯小地,穷部落,就算是求着大明去管理,大明也懒得去管理。后来的乾隆爷也是一样的想法,当时东南亚有个华人创立的国家,要求并入大清,乾隆无情地拒绝了。

谈完郑和船队的故事,再引申到大清后期组建北洋水师的事。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大清已经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已经在开展。当时爆发了著名的“塞防”和“海防”之争。

塞防论的旗手就是著名的左宗棠,海防论的舵手就是至今还大名鼎鼎的李鸿章。这一回合,谁也没赢,谁也没输。老佛爷和恭亲王决定,塞防也要,海防也要。

左宗棠扶棺西征,一战于陕甘,二战于新疆,收复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留下了“湖湘子弟满天山”的传说。至今我们还享受着左公的遗泽啊!

李鸿章耗费几亿两白银,打造出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水师的高级军官全部是经过层层选拔后留洋过的,军舰均购自海洋最强国的英国新兴工业大国的德国。北洋水师是大清耗费无数精心创办的当时大清最先进、最有文化和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文章图片2

可惜的是,没卵用!北洋水师一败于黄海,二败于刘公岛,全军覆没。十几年后,大清也亡了。

以现代人的视野,以成败论英雄,难道左宗棠的塞防论是正确的?李鸿章的海防论是错误的吗?

其实,左李两位大人是当时国人的翘楚,他俩的能力和见识远远高出同时代的人。他俩的塞防和海防都没有错。错的只是李鸿章海防应对措施。

没错,敌人是自海上来。李鸿章的应对措施就是打造强大的海军,拒敌于海上。

拒敌于海上,这个举措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后面的历史发展就充分证明了这个错误。而且,攻击方还不是西方列强,而是新兴的小日本。当时的小日本远不能跟英法俄这种传统的西方列强相提并论,更不能跟后来的1937年的日本比。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陆地大国和人口大国,有极其雄厚的兵员。以海军对海军,那叫以弱击强。毕竟军舰和炮弹都是购自西方,命根子捏在别人手里。西方列强虽然也有他们之间的矛盾,但在瓜分中国这点上都是出奇的一致。

所以,以当时大清的国力,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最佳举措不是组建强大的海军,而是要打造强大的陆军,新式的陆军,如后来的袁世凯小站练兵的北洋六镇般的陆军。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国土的纵深,不要想着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是要放进来打。在有利地形布置要塞,重兵防守,然后一些精兵强将游击袭扰敌方的补给线,坚壁清野。如此这般,这是上策啊!

如此这般,不仅省钱,几亿两白银能编练百万新军;而且还能引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生产线,实行仿造,并且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而且,大清和大明一样,在海外没有什么利益,平时养着庞大的舰队,空耗军饷,着手让大臣们诟病啊!

经过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和淮军大败的洗礼之后,清廷终于痛定思痛,采纳了袁世凯上的折子,编练新军。但是,几亿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已经没了,还要支付一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大清的江山社稷已经处于倒计时,没有多少时间了。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解放军的陆军一直都是世界强军,海军一直都是短板。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和工业的迅猛发展,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增多,海军的发展才迎来了黄金时间。

几相对比,就能得出结论了。

你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