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理解阴阳?

 神明的食粮圣地 2022-06-18 发布于海南

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很多人认为是迷信,嗤之以鼻;那么到底是不是迷信呢?跟我们治病有什么关系呢?

《黄帝内经》前几篇的重要概念,就是阴阳和五行,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本来想直接讲五行、讲金木水火土的;刚写了没多少,就发现少不了阴阳。

今天先说下【阴阳】

世间万物都是在进行着能量状态的变化,永不停歇;简化到极致,就是【阴阳】。

【阳】是指向外扩展的能量状态;

【阴】是指向内收敛的能量状态。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所以天属阳;

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所以地属阴;

太阳属阳,月亮属阴;

早上的太阳属阳中之阳,下午的太阳属于阳中之阴;

上弦月,月亮逐渐变圆、变亮,叫阴中之阳;

下弦月,月亮逐渐变缺,变暗,叫阴中之阴。

木和火,即春和夏,都是能量的释放,属阳;

金和水,即秋和冬,都是能量的收拢,属阴;

我们开汽车的时候,油门可以说属阳,刹车可以说属阴;我们去上班工作,可以说属阳,我们下班回家,可以说属阴;所以如上各种举例,阴阳无处不在,是相对而言的,阴或阳,不能独立存在。男人和女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站在一起;一般是男的比较阳刚,比较好动,所以属阳;一般是女的比较温柔,比较安静,所以属阴;也有家里女的比较外向,负责处理外面的事情,男的比较内敛,负责打理内部事务,那么这就是女的属阳,男的属阴;

《黄帝内经》中有“阳中之阳,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这是什么意思呢?

男人中的李逵,可以叫阳中之阳;女人中的黛玉,可以叫阴中之阴;男人中的人妖娘娘腔,可以叫阳中之阴;女人中的花木兰穆桂英,可以叫阴中之阳;独立团里李云龙属阳,那么老赵就属阴。电视媒体里,娱乐节目中越来越多的男不男、女不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损害我们民族的正常发展。后悔的单身女人昨天看到一个短视频,一个40岁的女人,在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结婚、没有小孩;年轻的时候,算得很清楚,算养小孩的支出、算迁就另一半的损失;算来算去,什么都算清楚了;现在才发现,算不清楚的东西,才是更重要的东西。年轻的时候,被一部分思维带偏了,低估了阴阳不平衡的长期力量;男的年纪大了,即使后悔也有后悔的机会,还是可以找到另一半的;女的年纪大了,要后悔就有点晚了,不是想找就能找得到另一半了。男的平均寿命都比女的短;因为女的阴比较多一点,依附的阳气也多一点,寿命自然长一截。有很多事情,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一定理解;短视,高估了自己高学历下隐藏的低维的认知;对自然最好有点敬畏之心、在实践中加强理解。

【阴阳】在治病中的应用

气属阳、血属阴

人体内血属阴,在脉搏脉管的里面流动;

人体内气属阳,在脉搏脉管的外面走行;

气是膀胱的海底经过真阳的蒸腾,形成的水气,是保证我们白天四处行动的基本能量;

血是心包的热能经过心阴的萃取,形成的血液,是收藏我们黑夜脏腑补给的基础物资;

所以,比如寒凉食品、熬夜、纵欲、受伤、手术,与病邪斗争等,阳气持续受到损失,阳气就会不断消耗,如果得不到补充,造成阳气的亏损,还会形成阴血的亏损,这个我们在《阴虚是怎样形成的》里面讲过;阳虚造成的轻度的阴虚脉搏速度超过90次/分钟,晚上睡觉体内有点燥热,耳鸣;

治疗的时候,既要治阴血的血热、补充阴血,用山萸肉、熟地黄、金匮肾气丸等;又要顾及肾阳的不足,用附子、淫羊藿;还要顾及脾阳的不足,祛脾经的寒湿、运化脾经,用生姜、干姜、白术、砂仁、肉桂、炙甘草等;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既兼顾阳、也兼顾阴。

重度的阴虚脉搏会洪大有力,速度快100次/分钟以上,同时会怕热出汗,舌体发红,甚至狂躁不安;那么就主攻阴虚,用生地黄、牡丹皮、阿胶、玄参、丹参,或犀角地黄汤,犀牛角(30倍水牛角代替);

一般人不会这么严重,进入重症者才会,比如长年阳虚、瘟疫新冠肺炎中晚期、癌症晚期、狂犬病等;当然这些重症,还要考虑是否有痰湿的存在,痰湿是另外一种成形的阴,一般肿瘤都是痰湿 血瘀的结合体。

年轻人,长期阳虚不治愈,导致的阴虚日久,也会出现危险情况;比如冒冷汗、同时手脚冰凉、气息喘逆、脉搏虚无、跳动飘忽不定、次数120次/分钟以上、脸色发暗或发白、头胀痛、眼睛上翻、呕吐;这就是长期阳虚不治,阳气所剩不多,同时阴虚也不足、阴血虚热,形成了阴阳两虚的局面,最后阳气无法依附,阳气要飘散了;用张锡纯的来复汤,山萸肉60克 生龙骨牡蛎各30克 山药15克 白芍15克 党参12克 生甘草6克,视吐逆情况可以加代赭石15-60克;

其中山萸肉清除血热、收敛虚汗,生龙骨牡蛎收敛飘散的阳气,白芍柔肝血祛胆火浮热,山药收涩敛肺祛脾湿,党参提供脾经元气,生甘草运化脾经并缓和诸药走行速度;这个我用过,效果很好,一剂见效,两剂大为好转;

当然,阳气的彻底恢复,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调养。

在此基础上,著名李可老中医,创造了破格救心汤,用来拯救所有濒临死亡,阳气亏损之极,阴血虚热,同时最后阳气即将飘散的病人;

在新冠肺炎的重症这种瘟疫患者病危的时候,最后一步就是用参附汤(红参 附子)拯救阳气,阳气恢复一点,再用生脉饮(红参 麦冬五味子)恢复最后一点阴血,略微恢复了阴和阳才能进一步救治;我没用过。

治病先辨阴阳

这里的辨是指判断、辨别;这里的阴阳,是指阴虚还是阳虚,判断是阴虚为主,还是阳虚为主;还是阳虚为主,夹杂着少量的阴虚。

先辨阴阳

说起来简单,但是大部分中医医生,之所以成为庸医,就是不会辨别阴阳;

导致阳虚为主的体质,错误地用了大量清热寒凉药物;

导致阴虚为主的体质,错误地用了大量辛温发热的药物。

阳虚的主要特征:

喜欢喝热水,或者长期不渴、不想喝水;

总体比较安静,不好动,很少或偶尔会脾气发作;

不爱运动,走走就想休息;

不怎么出汗,或者出汗就会发冷;

冬天手脚冰凉,或者上身发热,下身冰冷;

身体怕冷,嘴唇干裂,冬天特别容易干裂,有的夏天都发干;

睡觉时,越睡越冷,盖很厚的被子,身体里面也觉得发冷;

经常喷嚏、鼻涕、感冒、鼻炎、痰稀白;

舌苔水滑,有白苔、黄白苔、厚腻苔、舌边有齿印;

脉搏轻按很弱,重按就没有了,尤其是关脉和尺脉,很弱或为空。

阳虚为主,夹杂少量阴虚的特征:

在以上阳虚的主要特征下,还出现:

偶尔要喝凉水,但只能喝一点点;

牙疼、牙龈肿痛、蛀牙;

容易上火,稍微吃点带火气的东西,就上火,喉咙痒、微痛;

很困,但睡不着,头脑烦躁、耳鸣,不该睡的时候又犯困;

脉搏速度快,90次/分钟以上,但重按无力;

阴虚为主的特征:

喝凉水,喝很多,都不解渴;

烦躁好动,停不下来;

晚上睡觉,体内燥热,身体滚烫;

脉搏一分钟次数在90次以上;

脉搏有力、重按抵抗力强,脉搏象剑鱼穿梭前进,或象弹珠子一般快而有力,或脉管感觉发胀,像潮水沸腾;

我们自己首先是庸医

多数人,一出现上火症状比如牙疼、比如口腔溃疡、比如头疼就到处找清火的药吃,其实当时好个两三天,过几天又来了;始终好不了。

在我接触的人当中,怕上火的人很多很多,一说生姜,马上就是不行,我吃了上火,还有那句如雷贯耳的“怕上火,喝***”有一次,老母亲问我:我平时吃点生姜,油炸的东西就上火;你配的中药里面,生姜用60克、干姜40克,还加小茴香15克、桂皮10克;怎么我吃了那么多都不会上火?我说,你原来体内寒湿太重了;

少量的生姜,下不去,刚吃下去就被反弹上来了,就形成了假上火;

加大生姜干姜的用量,再加大量附子,破开了寒冰,反而不会反弹上来;

再加上用白术、炙甘草、砂仁、白寇、葱白、桂枝、茯苓,这些宣通气机,打通循环的药物,回收上升的能量,引导归入肾阳;就像太阳晒了,再下下雨一样,自然就不会上火了。

所以真寒假热身体总体的阳虚,是真寒;

身体局部的痛痒,是假热;

治疗中

总体要用大量的治疗阳虚的药;

即使有假热,也只用一味、重量很小的清热阴虚的药。

一个网友找当地中医院一个花白胡须的老中医看咳嗽;

我一看单据,黄芩、黄连、蒲公英、薄荷、荆芥、胆南星、竹沥、川贝,都来了;

一个方子20多味药,1/3是寒凉的药物;

这个网友,身体怕冷、冬季咳嗽、鼻炎、大便细软易溏、吃不下饭;

是典型的阳虚特征;

即使有咳嗽、有几次半浓不浓的痰,也是由于阳虚造成的;

更没有阴虚燥热的情况;

分不清阴阳,这是大部分庸医,之所以成为庸的原因。

更何况一个一般的病人,一个方子20几味药,基本就说明他思路混乱;

反过来,如果你发现一个中医医生,给谁开药,都是12味以下,甚至6-8味为主,那么请注意,这个中医医生水平应该不差;

神医一般赶不上,但是良医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阳主阴

从阴阳本身是平衡的;但阴阳之间还是有主从关系。

比如:太阳是阳,月亮是阴,而太阳是主导;

一对夫妻,不管谁是阳,是阳的就是主导;

独立团里李云龙是阳,老赵是阴,李云龙就是主导;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出现真寒假热?

比如,我们发现白头发多了,可能认为阴虚了;

比如,我们牙疼牙龈肿痛了,可能认为阴虚了;

比如,我们耳鸣眼睛红丝了,可能认为阴虚了;

比如,我们口干、喉咙痛痒,可能认为阴虚了;

比如,我们舌头发黄有裂纹,可能认为阴虚了;

比如,我们脉搏心跳是很快,可能认为阴虚了;

比如,我们便秘有小便发黄,可能认为阴虚了;

很多情况是,阳气总体亏损,阳气不足,导致了很多,经脉的通路被寒湿、痰湿、瘀血给堵住了,从而造成了局部的阴虚,头发白、眼睛红、耳朵鸣、嘴巴干、喉咙痒、脉搏快、大便便秘、小便浑浊;

也就是之前说的,总体阳虚,导致了局部的阴虚,最后导致了整体的阴虚;

只要阴虚不是很严重,那么我们就要先总体治阳虚,用辛温燥热的药物为主;

那么,阳气足了,轻度的阴虚,轻度的寒湿、痰湿、瘀血,自己就会破除通开、大便就会通畅,小便就会干净;

中等程度的阴虚,我们稍微加点熟地黄,可能OK了。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

黄帝内经前几篇中,关于阴阳的句子有好多: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译文:黄帝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麽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 】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歧伯说:阴是藏精于内部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迫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片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  】

一个鸡蛋的蛋壳里面首先是蛋清,里面是蛋黄,蛋黄中间有胚胎;

蛋清就是阳;蛋黄就是阴;

鸡的胚胎,依靠的就是这个阴和阳;

阳负责外部对邪气的防护,阴负责内部对胚胎的滋养;

我们人的胚胎,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结构。

生命就是来源于这个阴和阳。

西医看得见血和肉,看见的只是阴;

他看不见阳气,更理解不了人体内部的能量流转;

初期也有可能是不想去理解。

所以,吊盐水也好、打抗生素也好、生长激素也好、开刀也好、化疗也好;都伤了阳气;

阳气遭重挫,邪气就更盛,更会复发、更会扩散,患者寿命更短;

很多时候,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幼稚白细胞是变少了,但是性命也快没了;

很多时候,肿瘤患者,经过化疗,肿瘤是缩小了,但是人的生命也快结束了;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人家钱还是挣到了。

《黄帝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就是阴血;神,就是阳气;阴阳充足,就不会生病;

为什么有的人,春天一来,就过敏?

为什么有的人,夏天那么容易中暑?

为什么有的人,秋天那么容易咳嗽?

为什么,冬天春节前后去世的老人多?

为什么,新冠有的是重症,有的是无症状?

都取决于阳气的多少。

这个很容易统计同一个班的孩子,那些长期吃水果牛奶冷饮,瘦弱、嘴唇干裂、脸色发白、不爱动的孩子,一看就是阳气不足的;

统计一下,他们一年当中生病的次数,每次生病的时长;跟其他阳气充足的孩子、胃口好、睡眠好、精神好、大便好的孩子;一对比就很容易得出结果。

但是孩子的健康,首先决定于家长的认知;

尤其是户主的中医基础;

而不是依靠医生,更不可能依靠神医;

户主识别不了恶医的恶,户主识别不了庸医的庸,一家人都跟着生病,跟着倒霉;

户主有基本的中医常识,有识别恶和庸的能力,即使不懂医术,一家人也都会长期走在健康的道路上,也很容易找到还可以的中医医生。

所以,中医养生、中医治病,【阴阳】最最基础的东西。

作者:黎明素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