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缇室飞灰:时气相应,候气之法,葭管吹灰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时气之应,黄帝讲:“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问题是,怎样具体通过候气之法来确定这三种不同情况呢。这就是“葭管吹灰”之法。

一、葭管何来?吹灰何意?

《吕氏春秋·卷五·仲夏季》讲:“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

班固《汉书·卷二十一·律历志》讲:“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

“葭管”。管内放有由蒹葭内壁薄膜所烧之灰的长短不一的竹管。竹管长短形制先以“三分损益法”厘定宫、商、角、徵、羽五音(请参看推文:“三分损益法”厘定五音,取司马弃管子),然后再创制出六律六吕之十二律吕以对应夏历十二月的节气。

“吹灰”。特定节气到来之时,相应月份的特定竹管内的葭灰就由地气吹散。

二、十二律吕对应十二月中气之法

十二律吕之形制如下图所示:

 十二律吕,数奇者为阳之律,数偶者为阴之吕,六律六吕,合称十二律吕。十二律吕之数,起于黄钟大吕,如下表所示:

十二律吕各自名称含义,《淮南子·卷三·天文训》有明确解释,附录如下: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指寅,则万物螾也,律受太蔟。太蔟者,蔟而未出也。指卯,卯则茂茂然,律受夹钟。夹钟者,种始荚也。指辰,辰则振之也,律受姑洗。姑洗者,陈去而新来也。指巳,巳则生已定也,律受仲吕。仲吕者,中充大也。指午,午者,忤也,律受蕤宾。蕤宾者,安而服也。指未,未,昧也,律受林钟。林钟者,引而止也。指申,申者,呻之也,律受夷则。夷则者,易其则也,德以去矣。指酉,酉者,饱也,律受南吕。南吕者,任包大也。指戌,戌者,灭也,律受无射。无射,入无厌也。指亥,亥者,阂也,律受应钟。应钟者,应其钟也。指子,子者,兹也,律受黄钟。黄钟者,钟巳黄也。指丑,丑者,纽也,律受大吕。大吕者,旅旅而去也。其加卯酉,则阴阳分,日夜平矣。故曰规生矩杀,衡长权藏,绳居中央,为四时根。

据此作十二律吕对应夏历十二月二十四节气图如下:

三、夏至、冬至候晷仪日影以定气之至、不及、太过

夏至和冬至是最重要的观日影、候地气的时间节点,《易纬》讲:“冬至人主不出宫,寝兵,从乐五日,击黄钟之磬。公卿大夫列士之意得,则阴阳之晷如度数。夏至之日,如冬至之礼。冬至之日,树八尺之表,日中视其晷。晷如度者其岁美,人民和顺。晷不如度者则岁恶,人民多讹言,政令为之不平。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月食则正臣下之行,日食则正人主之道。”

四、夏至、冬至如何葭管斥候?

司马彪所续《后汉书·志一·律历上》讲:

“夫五音生于阴阳,分为十二律,转生六十,皆所以纪斗气,效物类也。天效以景,地效以响,即律也。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除。是故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权土炭,效阴阳。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于先后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状闻,太史封上。效则和,否则占。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历。”

“缇”为据唐《乐书要录·卷六》讲:“缇谓黄色赤色也,染白练为之。”古代黄帝出巡时的护卫骑兵称“缇骑”,就是根据颜色来命名的。

候气三重之室,密布“缇”缦,故又称“缇室”,并反映于文人诗词之中,如宋代 王之道《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其一》诗讲:“怪得青腰稍霁威,却应缇室报飞灰。”明代多炡《长至日内集分阳字》诗讲:“缇室飞灰月转阳,闭关兄弟且持觞。”

缇室外形如下,上圆下方:

“缇室”之所以要“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是为了尽可能地隔绝外界杂音,以更精确地斥候地气吹灰之音。在唐武则天敕撰《乐书要录·卷六·汉律宝图》中,曾向祖冲之之子祖暅学习过数学的信都芳提供了“缇室”布局图:

《乐书要录·卷六·汉律宝图》讲:“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畔必周,密布缇缦,室中缇谓黄色赤色也,染白练为之。三重室者,外室南户,此室北户,中室南户,皆上圆下方,各闭使密,勿得来风。外室之内,以布漫之,复以缇缦之。次室、中室亦然。通壁三重,杨子谓之九闭。如此作者,令微风不起,纤尘不形,清静闲居,外无声振。用水平地,是为律室也。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卑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葭莩灰抑其内端。用木为案,状象圆斗……案历而侯之气至者,灰去……律气至通,方谓实者,当律端也。其为气所动者,其灰动。

缇室飞灰或葭管吹灰候地气之法,可测候时气之至与不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