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不尽察与民不尽贤》

 野之老 2022-06-18 发布于新疆

所谓“民不尽察”,说的是普通民众是做不到明察秋毫的;故韩非有言“察士然后能知之,不可以为令;夫民不尽察。”其意思是说,通常只有明察秋毫的人士,方可成为学识渊博的通晓之人;而这些学识渊博的人是不可能制定法令的,因为普通民众是根本无法做到明察秋毫的。而所谓的“民不尽贤”,则指的是普通民众基本上都是不贤能的;故而韩非有言“贤者然后行之,不可以为法;夫民不尽贤。”韩非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只有贤明的人才能够做到的事,基本上同样也是不能拿来作为法律的;因为普通民众中间,贤明的人本来就没有几个。

对此韩非继续论述道:“杨朱、墨崔,天下之所察也,干世乱而卒不决,虽察而不可以为官职之令。鲍焦、华角,天下之所贤也,鲍焦木枯,华角赴河,虽贤不可以为耕战之士。故人主之察,智士尽其辩焉;人主之所尊,能士能尽其行焉。今世主察无用之辩,尊远功之行,索国之富强,不可得也。”

韩非这段话翻译过来意思是说,像杨朱、墨翟这样为天下公认的明察之人,尽管他们想整顿乱世,但却终究还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说尽管他们的学说虽属明察,但却并不能作为官方的法令。再如鲍焦、华角这些同样也是天下所公认的贤能之人,其结果,鲍焦抱木而死,华角投河自尽;所以,他们虽属贤能,但却并不能成为为国家耕作打仗的人。故总而言之,凡国君所加以明察的,智士则就在这方面去竭尽巧辩;而凡国君所予以竭力推崇的,则能人就会在这方面全力去干。而当代的国君,其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功效行为被人们广泛认同,如此想要求得国家的富强,则是绝不可能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