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武则天三伯父武士逸,及其子孙后代,在唐朝留下的历史痕迹

 思明居士 2022-06-19 发布于河北

隋末唐初乱世,武则天娘家武氏家族,把宝压在了太原留守李渊身上,在李渊起兵时,老大武士棱和老四武士矱都参与了,而这两兄弟在大唐建国后,都成了国公。

关于武士逸是不是参加了晋阳起兵,没有确切记载,不过肯定是沾了家族的光,在武德初年,被赐予爵位安陆县公。

文章图片1

武德初,武士逸被李渊调配到了王府当户曹,户曹掌管籍账、婚姻、田宅、杂徭、道路等事。赐爵安陆县公。武德二年(619年),武士逸跟随齐王镇守并州,在齐王李元吉逃跑后,武士逸被刘武周所擒,他在被擒后,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想方设法,把看到的情报,秘密传回京师长安,并且传达了怎么打败刘武周的计策,在刘武周被打败后,武士逸被救出,李渊见到他后,对他没有投敌的行为,非常赞赏,累功授益州行台左丞,归于李世民麾下,因为李世民在平定刘武周后,被李渊任命为益州行台尚书令。武士逸任职期间,数次上表关于时政的得失,都被李渊采纳并予以褒奖,这样看来武士逸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人才。

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贞观初,武士逸调任为韶州刺史,此后事迹不详,死于韶州刺史任职期间。

文章图片2

作为武氏家族的老三,有没有参与晋阳起兵,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由于史料记载不详,不得而知,虽然历史上名声不显,但是武士逸的能力可圈可点。

这就是武则天的三伯武士逸,武氏家族一门三公,看样子在玄武门之变后,作为武德臣子,是没有被清算的。

咱们看看武士逸的子孙后代,在唐朝留下的历史痕迹。

武士逸有三个儿子武元忠、武仁范、武安业。

武元忠门荫入仕,官职仓部郎中。这个职位属于尚书省民部仓部司长官,从五品上,这也算是能上朝的人员了。

文章图片3

武士逸的孙子辈

第一:武仁范一脉,有三个儿子,武尚宾、武重规、武载德。武尚宾和武载德死的早,后来被武则天追封,武重规后来从郡王爵位降到国公,曾担任天兵中道大总管,左金吾卫大将军,他有个女儿是李隆基的贤仪,和武惠妃并立,大概在李隆基开元中期进入宫中,有小武妃之称,肯定是比不过武惠妃的,李隆基的第二十九子李璿、第三十子李璥,都是武贤仪生的。

第二:武安业这一脉,武安业早亡,有一子武求己,武则天登基后,也没有他们父子郡王爵位的记载,估计大概率也是早亡了。

第三:武元忠一脉有两个儿子,武懿宗、武嗣宗。他们哥俩紧跟武则天步伐,支持武则天,武嗣宗在武周时期,被封临川郡王,宗正寺卿,后来降爵管国公。死于神龙三年707年。

这一代最值的一提的是武懿宗。

武懿宗是武则天子侄辈最狠的一位,随着武则天权势的日益增长,武氏家族的人有的不为所动,有的紧紧拥抱在武则天的身边,武懿宗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武氏家族的第三代人物,武懿宗门荫入仕,调补太子右千牛备身、泽州司法、泉州司兵参军,迁都水监丞、六安县公,历任水衡都尉、司农卿、殿中监。天授年间,武则天改朝换代,册封河内郡王,拜右金吾卫大将军、宗正卿,迁洛州长史,出任魏汴同许四州刺史、营缮大匠,迁神兵军大总管,抵御北面异族。神龙初年,降封耿国公,转太子詹事、怀州刺史。

文章图片4

武懿宗最狠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

武懿宗讨伐契丹时,大肆屠杀被契丹掳去的汉人百姓,武则天时期694年,当时武懿宗是河内王,武则天当政后封的爵位,武懿宗为行军大总管,娄师德为靖边道副总管,以二十万大军讨伐契丹,而当契丹几千骑兵到了冀州时,武懿宗的做法很是让人无语,连打都不敢打,直接吓得退守至相州,军中物资损失惨重。

而当契丹之乱平定后,朝廷让武懿宗和娄师德以及狄仁杰等安抚河北地区,武懿宗的做法非常狠辣,史载“百姓有胁从贼众后得归来者,懿宗以为同反,总杀之,仍生刳其胆,后行刑,血流盈前,言笑自若。”武懿宗不仅要把被胁迫的老百姓尽数诛杀,而且还要把老百姓的家人全部诛杀。

第二件事

武懿宗主持过很多案件的办理,期间的阴险狡诈狠辣表现的淋漓尽致,有人密告刺史刘思礼和参军綦连耀谋反,到了地方,刘思礼贿赂武懿宗,就答应了只要他牵连别人,就免除他的死罪,牵连的对象不仅有平时得罪过武懿宗的人,甚至还有宰相李元素等三十六家,很多都是被严刑逼供,屈打成招。史载李元素等“皆族诛之,亲党连坐流窜者千余人。”

文章图片5

中宗李显第一次上位后,为了缓和矛盾,主要还是朝臣反对以武则天为首的武氏家族,于是降维打击,所有的武氏族人都被或多或少的牵连,武懿宗被降为耿国公。

据武懿宗墓志铭记载,武懿宗是最后在担任怀州刺史时去世。

武士逸的曾孙辈

第一:武懿宗有武震等八个儿子,武震在史书上有记载,武震在朱泚手下当差,公元784年,朱泚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李怀光也是个有狼子野心之人,他私下与朱泚结为兄弟,希望能够各自登基。然而,当李怀光反叛朝廷后,朱泚却发出诏书,以国君对待臣下的礼仪对待李怀光,这个举动使得二人有了嫌隙。不久之后,官军李晟部、骆元光部、尚可孤部进逼长安,起兵讨伐逆贼,朱泚势单力薄,落败逃亡,最终被随从韩旻、薛纶、高幽嵓、武震、朱进卿、董希芝等人斩杀。

文章图片6

第二:武嗣宗有武琇等三个儿子,至少一个女儿谯国夫人。

第三:武重规有两个儿子,武成卿、武成艺。一个女儿是唐玄宗李隆基嫔妃武贤仪。

第四:武载德有两个儿子,武平一、武敬一。

武平一隐居在嵩山,屡次被朝廷征召,就是不当官,在唐中宗上位后,母亲死后,守丧期间,被强迫征召为起居舍人,上表朝廷要守丧完成,没能如愿。唐中宗景龙二年,兼修文馆直学士,迁考功员外郎,后来曾随送亲金城公主嫁吐蕃,李隆基上位后,被贬苏州参军,大概在开元末去世。

武士逸的玄孙辈

据墓志铭记载,武就是武平一的第三个儿子,满岁的时候,就迁居到了洛阳,官至润州司马,唐德宗贞元六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前期是陇西李氏女,生下长子后去世,继室夫人为中书舍人周思钧的孙女周氏,后封汝南县君。

文章图片7

武士逸的五世孙辈

第一:武就的长子武谭是前妻李氏所生,官职金坛令。

第二:武就继室夫人周氏所生武元衡,这个个儿子武元衡非常牛,和白居易是好友,又是情敌,争抢女诗人薛涛。

武元衡既是有名的诗人,又是铁血宰相。

他以科举状元入仕,后来唐德宗召见他,非常欣赏的才能,让他担任比部员外郎,工作出色,一年内,官升三级为左司郎中,可以参知政事,发布号令,804年升迁御史中丞,因工作出色,被唐德宗夸奖,说他是宰相之才。

文章图片8

唐顺宗继位后,被人诽谤,改任太子右庶子。

唐顺宗只做了一年皇帝,唐宪宗继位,几次升职,807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户部事务。

因为武元衡主张对藩镇节度使铁血政策,又发现裴度这个人才,这俩人对待藩镇节度使都是铁血,元和十年,815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武元衡带军平叛,这引起了和吴元济勾结的,淮西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割据势力的恐惧,决定刺杀武元衡等主战派大臣,以图“围魏救赵”救蔡州。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杀,同时另一个宰相裴度也被刺杀,没死,只是受伤。

文章图片9

第三:武元衡的堂弟武儒衡,生于唐代宗大历四年,唐宪宗时,官至户部尚书,唐穆宗长庆四年,798年去世,当时官职兵部侍郎,时年五十六岁。

武士逸的六世孙辈

武元衡的儿子武翊黄,科举入仕,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状元,在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是极为少见的,总共也就十七位。

武翊黄中了状元后,得意忘形犯了大错,和妻子的陪嫁婢女薛荔谈起了恋爱,看妻子不顺眼,随意打骂,被人所不齿,为此朝廷要罢免他的官职,当时的宰相是李绅和他有同窗之情,所以为他求情,结果还是被驱逐了,政敌太多不容于朝廷,自作自受,最后就是流浪于他乡,什么时候死的也不知道。

武则天三伯父一脉,从618年到武元衡815年去世,两百年时间,他这一脉也是武氏家族,在大唐做官最长的一脉!

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