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延安的三位美国记者,晚年都没有定居美国,各自的结局怎么样?

 Loading69 2022-06-19 发布于四川

“3S”分别是路易斯斯特朗、史沫特莱以及斯诺,他们都是美国记者,采访中国革命时被中国人民所感动,开始在国际上宣传中国革命。“3S”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晚年都没有定居在自己国家,那么“3S”各自的结局怎么样呢?

文章图片1

第一,斯特朗

斯特朗出生于1885年,出生在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青少年时期的斯特朗如同大部分美国少女一般在本土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不同的是,斯特朗从小对新闻感兴趣,立志当一名记者。1905年,20岁的斯特朗成为美国《前进报》的一名记者,她开始广泛报道美国的工人运动,尤其是关注童工群体,并为他们发声,争取自由平等的权利。

文章图片2

在这个过程中,斯特朗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她开始关注工人群体,并对工人运动产生极大兴趣,也因此在1921年,斯特朗离开美国前往莫斯科,开始报道苏联的革命。在苏联期间,斯特朗也了解到中国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革命,1925年,她前往中国,开始报道中国的工人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斯特朗曾两次来到中国,报道中国的抗日事业,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解放战争时期,斯特朗前往延安,继续报道中国的革命事业,她也在此期间与中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斯特朗做出人生中最多重要的决定之一,她决定不再回自己的国家美国,而是选择定居中国。晚年的斯特朗一直居住在中国,在中国生活地非常快乐,并称“中国是最理想的归宿地”。斯特朗于1970年在北京因病去世,终年85岁。

文章图片3

第二,埃德加斯诺

对大部分人来说,对“3S”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埃德加斯诺了,这主要是因为斯诺曾经创作了一本宣传中国革命的名著《西行漫记》,也叫《红星照耀中国》,斯诺也因此被中国人民广泛熟知。

斯诺的成长经历与斯特朗几乎一致,出生在美国,从小对新闻感兴趣。斯诺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之后成为一名记者,进入中国,开始报道中国的革命历程,也在这个过程中,斯诺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

文章图片4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斯诺致力于保护中国进步学生,而且还在国际上广泛宣传中国的抗日事业,是一位有功于中国人民抗日事业的外国友人。1942年,斯诺因为工作发生改变,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返回美国本土,不过他却在美国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在自己国家无法立足,走投无路的斯诺只能前往瑞士。晚年的斯诺一直定居瑞士,曾三次访问新中国,均受到热烈欢迎。斯诺于1972年在瑞士因病去世,值得一提的是,斯诺去世前,特意留下遗嘱,要把自己的骨灰的一部分葬在中国,他的后人根据他的遗愿,把他葬在北大的未名湖畔。

文章图片5

第三,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出生于1892年,美国密苏里州人,她进入中国的时间是1928年,当时恰好是土地革命时期,因为广泛报道红军的反“围剿”以及长征,史沫特莱逐渐与红军结下深厚友谊。西安事变后,她接受邀请前往延安,开始集中报道八路军的抗日活动,也在报道八路军抗日过程中,史沫特莱与朱老总结下深厚友谊。

文章图片6

在延安期间,史沫特莱采访了朱老总,为她以后创作《伟大的道路》奠定了基础。上世纪四十年代,史沫特莱离开中国,不过她返回美国后却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被迫移居国外。晚年的史沫特莱定居英国伦敦,于1950年在伦敦去世,终年58岁。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