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个朋友闲聊,问及今后的打算。我说,就想早一点退休。水沐提醒我,退休早了,亏就吃大了。 一年少个十万,至少十万吧。你看,住房公积金没了,绩效考核奖也没了,还有平时的延时服务费…… 提前五年退休,损失至少五十万!信不信,由你! 有没有五十万,我不知道。但,肯定会有损失。要不然,超过55周岁的那些高级职称的老师,完全没有必要还待在教学的第一线发光发热。 不管有没有机会评上高级,我都会选择到了允许退休的年龄,就赶紧退了。人生一辈子,不能总是霸占教学第一线的工作岗位。 最富有挑战性的岗位,还是早一点让给年轻人。况且,作为学生,自然更愿意接受富有青春活力的年轻老师。 年轻,就是美好;年轻,就是美丽;年轻,就是财富。 中学一线老师,很少会做到越老越值钱。这值钱,不是等同于因为工龄长而引起的高工资。这值钱,更应该等同于作为知识分子创造的人生价值。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教师都不能称得上知识分子。职称再高,学历再高,读的书再多,即使著作等身,也不能称之为知识分子。 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有良知的读书人。其中,“有良知”应该放在第一位。 但,许多读书人,以为读了一些书,掌握了一点知识,很容易把知识当智慧,把观念当作现实,把偏见当作真理。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做了教师之后,更不可能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的接班人。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做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迂腐。 不学习,不思考,习惯了偏见,擅长倚老卖老。这样的人,做人不踏实,待人不老实,其实已经不能继续敷衍教师这个岗位。 应该让最优秀的人来做教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大。教师待在一个岗位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滋生懒惰的心理。 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满腹经纶的老派教师。我很欣赏一些老教师。虽然才华横溢,却低调做人,培育人才兢兢业业,却从不偷懒耍滑。 这些老教师,只要他们愿意,真正可以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是一群有良知的中国教师。 不仅有完全的自我奉献精神,而且从不追名逐利,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不像现在的所谓名教授,人民教育家,恨不得占尽了天下好处。 长时间浸润在功名利禄的追逐中,乐此不疲,哪里能够安下心来搞学问,做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这是身为教者的做人底线。所以,绝大多数教师,都不能称之为知识分子。 像我,连伪知识分子都称不上。 充其量,只能算作一个教书匠而已。但,即便是教书匠,也觉得有些抬举了我。但凡能成为“匠者”的,都具备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于漪老师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就是工匠精神。 忠于职业,知识渊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磨砺自己,这样的教师,才具备教者的“匠心”。 我做教师,年轻时孜孜以求的,不是精益求精,而是追逐各种荣誉称号。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论文发表,上课获奖。 再回首,感觉似乎用了26年才明白一个道理:安静下来,只有安静下来,才能心无旁骛,教书育人。 虽然,距离退休的日子,屈指可数。但我,依然会做到尽心尽力,不逃避,不偷懒,不盲从,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教书匠。 至于退休之后,那将是属于我的另一种有趣的别样人生。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过自己的生活。 我的活法,注定了我将拥有与别人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只要是属于自己的选择,虽苦犹甜。 一辈子太短暂,做人也不容易,总要做一些是自己喜欢的事。人生很多价值,是金钱没有办法来衡量的。 虽然,我很喜欢钱,但比起有趣的人生,我似乎更喜欢不断地折腾。人生最美的规划,莫如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 余生,所有!都将忠于我自己。 【一起看电影】应广大影迷要求《唐顿庄园》它来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