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工资与五险一金两者有什么矛盾吗?工资是能力和市场价格的体现。五险一金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员工应得的合法权益。工资与五险一金,不是对立的,更不是二选一的问题。 正规企业不存在哪个重要的问题。估计题主想问的是:有些企业不上社保,但给你多点工资,实现“企业少付人工成本,个人多点现实收入”的“双赢”,应该接受哪一种?这个问题,既要看企业,还要看年龄,更要看未来发展,看完以下三点,你应该能做出准确选择。 第一,从法律角度讲,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但现实中总有人放弃。企业必须给员工上社保,这是劳动法严肃的规定,也是员工长期安全保障。正规企业基本都上社保,只是基数可能互相不同。但也有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私企,不上社保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严重侵犯了员工利益。 因为企业如果足额按照社保标准和法律规定,另外还要包括计提的教育培训2.5%、会费2%等等,人工成本是翻倍的,给你发5000元工资,企业成本是10000元左右。员工觉得社保意义不大,退休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变化呢。所以,企业与员工商量,放弃社保,但多给一点工资。尤其是流动性比较大的员工,根本不愿意到处迁移社保,干脆不要了。 企业与员工私下的协议是无效的。一旦员工申诉、劳动部门发现,企业还是补缴社保的。所以,员工不用担心企业不给你交社保的问题,也不用担心企业想赖账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员工自己不愿意自己缴纳那一部分而已。 比如,月薪一万左右,每年交社保一万多元,还不如现在就拿到手里,几十年以后退休还太遥远,听了许多退休金传言,还是不缴最好。当然了,许多高管、打工族,自己在老家缴社保,经常跳槽,干脆保留老家的社保,不要企业的社保了。(注:一个人在全国只能上一份社保) 第二,从安全性和归属感上讲,有社保,增强员工的长期稳定感和获得感。社会保险,就是防止意外和退休后生活保障。谁也不希望自己病无可医、老无所依吧。社保是一项基本制度,能让人产生长期稳定感和安全感。比如,沿海一些省份,许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还是可以的,有的甚至超过在职人员的社平工资,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社保制度,不仅关系在职人员未来保障,也关系他们的父母。由于父母有社保,让大批量年轻人可以轻装上阵,闯自己的事业,甚至在买房结婚带孩子等事情,适度地“啃啃老”。即使在农村,目前正在推行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也能帮助他们度过一些难关。 因为,如果差不多的条件下,我建议员工务必要选择有正规社保的单位。有些小企业,不给你上社保,多给你一点钱,或者让你去自己缴。这样的企业,可能被劳动部门处罚,至少不正规,能不能长远发展不好说。但差不多条件下,还是要选正规企业。 第三,从经济上讲,社保带来的实际获得感也比较多。 看了一些回答,许多人觉得社保没有用,那是因为你们还年轻,当然也有一些人对社保库存表示担忧,害怕到时候自己还吃亏了。交了这么多,活不到那么长,自己缴的钱都被别人“统筹”了。这些顾虑虽然正常,但还是希望自己要给自己留足后路。 社保,虽然自己要交一部分,但自己的获益也是比较大的。比如住房公积金,你交12%,单位交12%,假如你是北京的,按照高限缴,每月3200元,单位给你3200元。这3200元是你自己的收入。 而且你上了社保之后,你买房可以公积金贷款,假设最高贷100万元,这块资金的低利息也是你的实际收获。养老保险也是,你交一部分,单位给你交一部分,这两部分都会影响你退休金的多少。 如果你有条件选,还是要选那些正规企业,最好是“六险两金”的企业,有的好企业再给你买一份补充医疗保险,比如你看病,最高能报销95%,解除了你的后顾之忧。还有企业年金,你交2%,单位给你交4%,假设北京单位最高限交400元,单位给你交的800元还是你的实际收入。 最后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总结: 除非你是高收入者,年薪几十万,每年可以拿出一两万自己交保险,你还是赚大头。但是,对于一般择业人员,不要为了一点短期利益,而选择不交社保的企业。不想上保险的企业,一般盈利能力脆弱,也不合法,不要轻易选择。 还有你是流动性很强的就业者,在老家上一份保险后,可以选择不在企业上保险。还有,就是你已经45岁以上了,缴纳年限不够或者享受社保时间不长,也可以考虑更实际点。除了这些特殊情况外,建议就业时尽量选择有正规社保的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