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战事系列(四)定鼎金陵

 金色年华554 2022-06-20 发布于江西
大同 科翔软装·米兰  故事会
          定鼎金陵
          文/吴天有
    至正二十三年(1363)四月,逃回武昌的陈友谅经过一年半左右时间的休养生息,自恃已经足够强大。统帅一支庞大的水军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试图夺回失去的地盘。这一次,陈友谅可谓是孤注一掷,他将家属、百官等都安置到他的战舰上,空国来攻南昌。所造的战舰也特别巨大,高数丈,上下三层,每船可容纳二、三千人,船尾高到可以直接爬上城墙。
    本来,南昌城面江的城墙原来紧临水边,以陈友谅的巨舰,可以从船上直接攻城。但朱元璋军占领南昌后,对城墙做了改建,城墙不再临水,而是后退了三十步,建在陆地上。这样,便打乱了陈友谅的突袭计划,改用常规方式来攻城。驻守南昌城的将领分别是朱元璋的侄儿都督朱文正、参政邓愈、元帅赵德胜、指挥薛显等。此时,由于主要兵力被分散在安丰、庐州等地,南昌城内只有少量军队驻守,情况岌岌可危。但陈友谅遇到了顽强的抵抗,直到七月中旬,也没有攻破。七月十六日,朱元璋率部抵达湖口增援,十九日,进入鄱阳湖内。陈友谅闻讯,立即解南昌之围,进入鄱阳湖迎敌。
     七月二十日晚,两支舰队相遇于康郎山,次日晨,两军开战,鄱阳湖大战自此展开。鄱阳湖之战一直进行到八月底,八月二十六日,陈友谅在突围时,被箭从眼睛射入,贯穿头颅而死。得知陈友谅的死讯后,他的军队立刻土崩瓦解,次日,失去主帅的陈友谅军约五万人投降。只有太尉张定边等带着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乘小船逃走。
    鄱阳湖大战的取胜,战略意义非常重要,它是明王朝建立的关键性战役,为明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即吴王位。三月,朱元璋进行了军事制度的改革,将各翼统军元帅府改编为卫,每卫5600人,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一人。卫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各领军1000人、100人。50人为总旗,10人为小旗。
    从至正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朱元璋主要致力于收复陈友谅之前汉所统辖的江西和湖广的土地。二月,逃回武昌并继位汉帝的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七月,徐达、常遇春克庐州。二十五年正月,常遇春、邓愈克赣州。五月常遇春攻克安陆、襄阳。至此,前汉的广大领土已被朱元璋全部收复。
    二十五年(1365)十月,朱元璋把讨伐的目标对准了张士诚。对付张士诚,朱元璋采取了“剪除肘翼,然后专取浙西”的战略方针。即先将张士诚南北两翼剪除,然后攻取张士诚的苏州老巢。润十月,徐达攻克泰州,十一月北上围攻高邮。二十六年三月,攻克高邮。四月,徐达再取兴化、淮安。至此,淮东诸郡既平。
    剪除了张士诚的北翼后,八月,徐达、常遇春以20万兵围湖州,李文忠也于同期封锁了杭州。十一月,徐达下湖州。同月,杭州守将被李文忠劝降,文忠兵不血刃进入杭州。
    十一月底,徐达兵围姑苏城。
    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苏州城被攻破,苏州城从被围到攻破,一直延续了10个月。张士诚在自杀时被活捉,之后死于应天。十一月,方国珍降。至此,南方基本平定。
     元至正二十八年即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基,座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国都。自此,大明王朝开始了它的历史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