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穷小子,考上北大,毕业后却跑去卖猪肉,身家百亿,为啥

 朱小鹿 2022-06-20 发布于湖北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前不久,一家公司的放假通知火了!



为了给自家员工谈情说爱的空间,这家公司选择在520这样的日子放假一天。
 
通知一出,立马在网上引来热议:
 
有人支持,说公司有爱;

也有人反对,认为是炒作。
 
任舆论纷纷扬扬,公司老板完全不当回事,还直接来句“不在乎别人看法,我的员工我来宠”。
 
老板的霸气回应瞬间在社交平台圈粉无数,很多网友直呼:“这样的老板我也想要。”
 
深扒一下,才发现这个老板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传得沸沸扬扬的北大屠夫之一——陈生。
 
(陈生)
 
那时,他是北大高材生,放着分配到手的“铁饭碗”不要,非得下海创业卖猪肉。
 
当时他选择做屠夫生意,也是“轰动一时”,招来议论不断,有人说他是北大丑角,丢了名校的脸面。
 
面对外界质疑北大毕业卖猪肉这回事,他也从未放心上,反倒一直深耕卖猪肉,即使它看上去不够高大上。
 
这一干就是十多年,越做越有热情,他也从受尽冷眼的屠夫变身如今受人敬仰的励志传奇。
 
他已经将猪肉生意做到年销售额10亿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猪肉大佬”。
 
当属于陈生的商业帝国清晰起来后,当年那些质疑声纷纷消退。
 
在被邀请回母校北大分享创业经验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演员不仅有漂亮的,还有长得不好看的丑角,我们就是北大的丑角。

我们没自S、没跳楼、没出国,我们是正面的。”
 
自嘲是北大丑角的陈生,身家现已经高达180亿,狠狠打脸那些瞧不上卖猪肉行业的人。
 
在他身上,从来就不缺争议,更不乏精彩。
 
如今,再看陈生的过往人生历程,堪配“传奇”二字。
  

学渣变学霸,逆袭进北大

 
广东有个叫遂溪县观湖村的地方,这是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偏僻小山村。
 
道路不畅、自然资源困乏,多年被定为国家级贫困村。
 
1962年,陈生就出生在这里,父母几辈都是务农为生。
 
苦寒出身的他早早就学会了体恤父母,放学后会经常去地里帮忙干活。


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给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沉重一击。

尽管如此,母亲依旧尽最大努力支持他继续求学,不惜起早贪黑干活。
 
1979年,陈生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
 
然而结果不是很理想,高考四门科目加起来才164分,物理、化学两门加起来才5分。
 
这样的成绩,离中专录取线也差了一大截,更别提踏进大学之门了。
 
高考失利的那个暑假,陈生天一亮就下地干活。
 
烈日炎炎之下,身上被晒得脱了好几层皮。

晚上躺床上,更是浑身酸痛无比,久久不能入睡。
 
在经过一番身体折磨与思想斗争之后,终于有一天他想通了,明白自己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我就是颗流星,也要闪耀一下”。
 
于是,他敲开了母亲的门,说出那句足以改变命运的一句话:

“妈,让我再试一次吧,我想考大学!”
 
一心望子成龙的母亲立马答应了儿子的恳求,17岁的陈生由此开始了勤奋的复读之路。
 
一年下来,身高1米86的他体重只剩下96斤,拼命式努力下奇迹发生了。
 
1980年再战高考,他竟然拿到了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录取通知书,完美演绎什么是学渣逆袭成学霸。
 
然而,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陈生既激动又忧愁,他知道家里没有足够的钱交学费了。
 
母亲为此也是愁眉不展,这天大的喜事碰上陈家的境遇竟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
 
就在一家人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热心的村民们敲开了陈生家的门。
 
大家你一块、我五毛地往桌上掏,说怎么也得给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凑足学费,甚至有村民一下子给了21元巨款。
 
看着乡亲们送来的皱巴巴一堆钱,陈生感动万分,连身说谢谢,并在心底记下了这份恩情。
 
就这样,陈生如愿以偿地踏进北大的校门。

他的思维、眼界都将在这里发生改变,由此走上不一样人生道路。
 

放弃铁饭碗,下海创业

 
在北大求学的四年里,陈生几乎是争分夺秒地在求取知识。
 
完成课业之余,他大学期间阅读书籍不下1000本。
 
与此同时,他还干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那就是把1949年到1984年的人民日报统统看了个遍。
 
基于对30多年时事新闻的了解,他大致预判出未来国家的经济趋势,为他后来下海创业埋下了伏笔。
 
 
1984年,陈生顺利从北大毕业,一开始被分配到一所大专院校当老师。
 
结果,因为报道时说话口吃,被院长又给差遣回来。
 
最终,他被安排到当地政府部门办公厅工作,端起了让人羡慕的“铁饭碗”。
 
工作很安逸,他不知不觉就在那里待了6年。
 
这期间,他的月薪共涨了5次,每个月到手86元。
 
即便如此,生活还是过得紧巴巴,“给老妈寄去50元,自己就30元。”
 
囊中羞涩的陈生,就连出门坐车都得精打细算,不甘现状的陈生动起了挣外快的脑筋。
 
通宵三天写了篇文章投稿到广州日报,不曾想20元稿费刚拿到,他就被领导教育批评了一顿。
 
更让他郁闷的是,在东街摆地摊卖衣服的大哥一个晚上就能赚到30多块,相当于他小半个月工资。
 
眼看副业无望,他向单位递交了辞职报告,毅然放弃了这个铁饭碗。

为此,母亲还跑到单位苦苦相劝。
 
一门心思想下海的他,最终还是不顾母亲反对走上了创业之路。
 
事实证明,他这个北大经济学毕业的高材生还真是个经商的料。
 
刚开始2年时间,陈生就通过卖衣服、卖菜攒下了上百万。

揣着这笔钱,1993年他又做起了房地产生意。
 
做房地产正好踩对了点,陈生3年就做到了当地房产界的前三,赚得更是盆满钵满。
 
可做房产需要不停地去求人应酬,让他觉得不舒服。

哪怕这行业很赚钱,他还是选择退出了。
 
有人觉得他有钱不赚真任性,他却认为作为创业者更应该“认清自己的优劣势,才能在选择行业的时候更理性”。
 
折腾了一圈下来,他洞察到一个机会,那就是醋饮料生意。
 
那时候有位大领导来湛江考察,指明要喝陈醋加雪碧。
 
随后,广东就开始流行这样的喝法。

从这里面,陈生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亲自跑山西榆次村请酿醋高手来广东助力自己大业。
 
英国托·富勒曾说过: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经过一番筹备后,第一瓶“天地壹号”苹果醋于1997年6月4日成功诞生了。
 
半年时间,这款醋饮料生意突破2000万。
 
之后,陈生的醋饮料生意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于2015年成功上市,为他带来百亿身价。
 
对于自己一手打造的饮料,他总是信心十足:

“我们的饮料像十八岁的姑娘,亭亭玉立、人见人爱,是最好的时候。”
 
在醋饮料上大获成功的陈生,并没有满足,仍在不遗余力地寻找下一次腾飞的商机。
 

同另一北大屠夫,誓将猪肉卖出北大水平

 
2003年,陈生在湛江美食节上发现一家蒸汽鸡生意做得不错,于是动了养土鸡的心思。
 
做了2年发现,土鸡生意有个弊端,就是自己控制不了市场终端,只能通过鸡贩子卖。
 
他担心市场上一些鱼龙混珠的假冒土鸡,会对品牌产生破坏性。
 
认识到问题,他就会果断舍弃,继续寻觅新机会。
 
恰恰在这时,“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传得沸沸扬扬。
 
这个新闻的主角就是陈生的北大师弟——陆步轩。
 
当时舆论对于北大毕业卖肉这回事很不友好,甚至觉得这是抹黑北大。
 
连陆步轩都觉得自己是北大反面教材,而陈生却认为猪肉市场大有可为。
 
 
为此,陈生还专门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广州这边的人很难吃到真正的土猪肉。
 
他决定不仅要做土猪生意,还立志要做出北大水平。
 
至今,他仍然记得北大许校长说过的一段话: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并没有什么不好。

从事细微工作,并不影响这个人有崇高的理想。

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学家、卖猪肉的,都是一样的”。
 
在他看来,伟大总是从渺小开始的。做屠夫卖猪肉不丢人,只要一点一滴地去做好,一样能出彩。
 
为了能把卖猪肉生意做好,陈生决定联合自己那位师弟陆步轩一起干 。
 
就这样在2008年5月的时候,南北两大屠夫会面了。
 
初次见面简单交流后,陈生就看出师弟有能将200斤猪肉卖出艺术水准的本领,自己这边又对如何做销售、经营比较在行。
 
可以说,两个人合作简直天衣无缝。

为此,陈生还做了个生动的比喻:
 
“假如我是一头宏观的猪,他就是头微观的猪。

如果这两头猪能配合比较好的话,很可能把我们这个事业都做的更好。”
 
由此,两个北大猪肉佬聚集到一起,联手做健康高端的品牌猪肉,共同书写他们的商业传奇。
 
 
没几年,他们的猪肉生意就红火起来,品牌越做越大,在土猪肉领域可谓是一枝独秀。
 
从2007年上市到现在,陈生打造的猪肉品牌先后在珠三角、北京、上海等地开了700多家连锁店。

每年还在以百家的速度扩张,销售额突破3000万。
 
2015年,他的土猪销量更是达到10亿的惊人数据。
 
两个人为了深化品牌专业度,还特意合伙创办屠夫学校,用以培训职业屠夫,就连20万字的教材都是两人结合经验编撰起来的。
 
想进这个学校可不容易,一个海归农博士就因为没来参加开学典礼,硬生生在陈生公司门口蹲守两天不睡觉,才勉强“插班入学”。
 
可以说,陈生把土猪肉生意做到了极致,打通了从研发、养殖、屠宰到配送等多个环节,真正兑现他当年那句壮语:
 
“做出北大水平。”
 
就像他当年从学渣逆袭成学霸一样,陈生又一次让平凡的事变成伟大,这其中都是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在公司里,他有个称号就是“工作狂”,经常半夜召集员工开会,每年都会写一封邮件给股东和管理层,及时关注公司问题并修正。
 
凭借这股子努力劲,陈生从杀猪卖肉的屠夫变成腰包鼓鼓的富豪。
 
对于财富方面的需求,他已经看淡很多。

很多时候他考虑的是如何扶持帮助过自己的人,去做一些反哺社会的事情。
 

做公益造福社会,在商业领域起浪

 
古话说得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富起来的陈生并没有忘记当年帮助过自己的乡亲们,一直想方设法带动家乡共同富裕。
 
功成名就的他,回乡看到乡亲们的居住环境依旧很简陋。
 
2011年,他便豪投2个亿为他们免费建别墅。
 
 
不曾想,2018年项目完工准备分房时,却遇到了大难题,使得当时的陈生备受困扰。
 
对于身处偏僻乡村的农民们来说,一套普通商品房可能都没见过,更别提独立的小别墅了。
 
面对这么巨大的利益诱惑,许多原本淳朴善良的乡亲们一下子变得面目狰狞起来,他们开始向陈生提出各种苛刻要求:
 
房子位置要选自己满意的、出嫁生娃的要求多分一些、甚至还有要求补偿自己拆迁款的……
 
一时间,建好的别墅根本无法分配下去,还有村民因没满足要求跑进别墅打砸窗玻璃的。
 
陈生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报答三十多年恩情的善举,竟然换来的是乡亲们的怨气、恨意。
 
最终在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花了整整3年时间,别墅分配工作才得以圆满完成。
 
在别墅分配庆典上,陈生对村民们说出这样一番话:

“我可以给你们建别墅、建猪栏,但是这只是几十万的事情,关键还是得培养后代。”
 
这次报恩,虽然曲折坎坷,但并没有就此令他寒心,而是充分吸取教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陈生及其公司开始从就业、助学方面来帮助家乡人逐渐改变命运。
 
如今,那个国家级贫困村,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临近花甲之年,陈生依旧热情不减,在稳步推进公益事业和现有商业体系的同时,还继续在商业领域冲浪。
 
他说:“管他前浪、后浪,人生就应该努力起浪”。
 
58岁的他又开始折腾起来,颠覆此前不看好互联网行业的言论,开始积极触网。
 
通过布局社区生鲜领域,打通线上线下通道,陈生又在忙着绘制他的新商业版图了。
 
相比其他商业人物的大胆激进,陈生更注重稳步向前。
 
他认为创业的成功之路就是要进行尝试、持续去摸索,这样才能一步步接近“正确”的过程。
 
他曾说:“我们做企业,慢慢做,生命往往会更强大。”
 
 
作为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陈生的办公楼里一直挂着“警钟长鸣”四个字,就是为了提醒自己要控制好风险。
 
他做生意就是认好一个方向,一点点去积累、去实践,坚持长期主义和品牌化。
 
不论是炙手可热的醋饮料品牌,还是广受追捧的土猪肉品牌,都是陈生和他的伙伴们从市场空白点发力,慢慢耕耘,持续蓄力而来的。
 
在他看来,成功不是做了一件伟大的事,而是看一个人能否通过主动选择做自己天性喜欢的事情。
 
心有所向,则行之有力。在面对外界质疑时,才能做到不妄自菲薄。
 
选择卖猪肉就是他想做的,正如他当年在北大一次演讲中所说:
 
很多人说卖猪肉给北大丢脸,我觉得猪肉卖得好,也是本事。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安身立命的行当,我一看猪肉就知道好不好吃,这是我的优势。”
 
北大毕业生从来不是他的包袱,更像是他的羽翼,让他于平凡的水平线起飞到不平凡的高度!
 
 
作者:朱小鹿&华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