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的高档蔬菜 牛蒡——发散风热药 草部·隰(xí)草类 又名:鼠粘、恶实、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入药的部分是牛蒡子,也被称为恶实。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根非常 粗大,可以做菜吃,对人体有益。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药用部分 ☛牛蒡子 【修治】雷敩说:凡用拣净,以酒拌蒸,等到有白霜重出,用布拭去,焙干后捣粉用。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主治】明目补中,除风伤。(出自《名医别录》) 治疗风毒肿,各种瘘管。(陈藏器) 研末浸酒服,每日服二三盏,能除各种风症,去丹石毒,利腰脚。又在吃饭前揉捏三枚恶实子吞服,可散各种结节筋骨烦热毒。(甄权) 润肺散气,利咽膈,去皮肤过敏,通十二经。(张元素) 消斑疹毒。(李时珍) ☛牛蒡根、茎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陈藏器说:根须蒸熟曝干用,不然的话,会让人想吐。 【主治】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肿,口渴,尿多。久服会轻身耐老。(出自《名医别录》) 根主牙齿痛,劳疟,各种风症引起的双脚无力,痈疽,咳嗽伤肺,肺脓疡及腹内积块,冷气积血。(苏恭) 根浸酒服,可祛风及恶疮。将根与叶同捣碎,能外敷杖疮、金疮。(陈藏器) 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能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甄权) 将茎叶煮汤,用来洗浴,可消除皮肤瘙痒。还可加入盐、花生同捣烂,外敷一切肿毒。(孟诜) 【发明】 ☛李杲说:鼠粘子功用有四种,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 ☛苏颂说:根做成果脯食用,很好。茎叶宜煮汁酿酒服。冬天采根,蒸晒后入药。 ★医家名论 李时珍说:牛蒡古人种子,用肥沃的土壤栽培。剪嫩苗淘洗干净当蔬菜吃,挖根煮后晒干做成果脯,说是对人很有好处,现在的人已经很少吃了。三月长苗,茎高的有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状,淡紫色,结的果实像枫梂但要小些,花萼上的细刺百十根攒聚在一起,一个有几十颗子。它的根粗如手臂,长的近一尺,浅青灰色。在七月采子,十月采根。 ★使用禁忌 该品能滑肠,气虚便溏者忌用。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痈疽已溃,非便秘不宜服。牛蒡苷有轻度利尿、泻下作用,过量使用会因呼吸和肢体麻痹而引起死亡。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1~2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丛生,广卵形或心形,边缘微波状或有细齿,下面密被白色短柔毛。花成丛状,淡紫色,果实像枫梂但要小些,花萼上的细刺百十根攒聚在一起,一个有几十颗子。根粗大,浅青灰色。 ☛子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主治】明目补中,除风伤。 ☛茎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肿,口 渴,尿多。 ★成品选鉴 根呈纺锤状,皮部黑褐色,有皱纹,肉质而直,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黏。牛蒡子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表皮褐色。 ★主要药用部分:根;种子 ★实用妙方 ☛风热浮肿,咽喉闭塞:牛蒡子一合,炒至半生半熟,研成末,每次用热酒送服一寸ヒ。 ☛痰厥头痛:牛蒡子(炒)、旋覆花等份,研为末,用清茶送服一钱,一天两次。 ☛一切风疾,年久不愈:牛蒡根一升,生地黄、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装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中,每天饮适量。 ★牛蒡在日本 牛蒡在宋代时传入日本,并培育出很多优良品种。现在日本等东亚国家因受我国传统医学影响,对牛蒡的药用价值情有独钟,并将其奉为营养和保健价值极佳的高档蔬菜。牛蒡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欢迎,又因其具有药用与食用双重利用价值,资源丰富,综合开发简便易行,被日本卫生部认定为“新资源食品”。牛旁不仅风靡东亚、东南亚,还引起了西欧和美国有识之士的关注,可与人参媲美,有“东洋参”的美誉。 |
|